资源简介 《气排球发、垫、传组合技术》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依据“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依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三个关键点,发挥体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课 堂教学中落实“教会、勤练和常赛”,通过学习气排球专项运动技能,形成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享受运动的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气排球作为一项既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运动项目,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爱。从身体发展方面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反应速度和耐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气排球课的练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在心理发展方面,七年级的学生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渴望在 集体中展现自己的价值。气排球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在 比赛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也能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技能基础方面来看,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 基础的球类运动,但气排球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项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基础技能的传授和练习,确保学 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第1页共5页)此外,七年级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在气排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指导。综上所述,七年级学生在上气排球课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 性,但他们的身体、心理和技能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提升 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气排球技能 并享受运动的乐趣。三、“学、练、赛”一体化设计思路在“学”的方面,学生们通过听讲、观察、模仿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学习气排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在“练”的方面,教师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包括个人技能练习、团队配合练习和模拟比赛等。这些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培养他们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在“赛”的方面,教师组织了小型的友谊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比赛的紧张和刺激。通过比赛,学生们不仅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还学会了如何在比赛中调整心态、制定策略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综上所述,初一年级第一次气排球课通过学、练、赛一体化的有机结合,采用了多种内容与方法,旨在达到多个目标。这些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气排球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及为未来的比赛和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气排球发、垫、传组合技术》课时计划主题 气排球发、垫、传组合技术 课次 1 年级 七年级 人数 40人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能说出并做出气排球垫、传和下手发球的动作要领,在比赛中体验比赛的乐趣,发展上下肢与核心部位的力量耐力; 健康行为:能与同伴一起参与学练,养成锻炼习惯,适应新的合作环境,在比赛中能正确对待胜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体育品德:养成遵守规则、团结协作、同伴出现失误时不埋怨,表现出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主要教学内容 结构化知识与技能:通过气排球的发、垫、传来让学生来学习排球的组合技术,通过组合技术的学练运用在自定义规则的5V5的比赛中。 比赛或展示:通过比赛创造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气排球的乐趣。 拓展(水平一)或体能(水平二及以上)练习:体能有身体四个部位上肢、下肢、腹肌、背肌的循环练习,上肢有俯卧拨球,下肢有俯身拍球跳起、腹肌有膝部夹球抬腿、背肌有持球俯卧两头起。重难点 学生学习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模仿和感受垫、传和下手发球的技术动作。教学内容 形成垫、传、下手发球等技术动作的串联,并在比赛中运用。教学组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升对技术动作的串联,从而能够参与比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减少不必要的队形组织调动,通过巡回指导,及时纠错,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为比赛奠定基础。安全保障 学生上课不带尖锐物品,穿运动服运动鞋 场地器材 羽毛球场地4块,气排球40个,标志碟20个 ,标记若干,优盘音响。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激趣导学 (3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安排见习生,宣布目标、内容。 3.趣味游戏导入 《听口令抢球游戏 》 教法: 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上课。 安排见习生 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 学法: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学生听教师讲解。 教法: 老师讲解游戏玩法;安排一名学生配合 示范游戏玩法。 学法: 学生明确游戏玩 法,积极参与游戏。 学生每人拿一个球成四列横队散点站立 要求:快、静、齐 两个学生前后面对面半蹲站立,球放置两人中间 1分钟 2分钟 110-120 次/分准备部分 4.热身操 教法: 教师带领学生做热 4分钟 150-160 次/分(4分 身操钟) 学法:学生跟随老师做热生操,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动作到位。或素养 提升 (30 分钟) 一、气排球发、垫 、传组合技术的讲解和练习: 1、正面双手垫球 2、正面双手传球 3、两人面对面传垫球 4、侧面下手隔网发球和接球 二、五对五比赛,自订规则的比赛。 三、10分钟体能练习 拍球跳起 俯卧撑左右拨球 膝关节夹球抬腿 俯卧持球两头起每个练习1分10秒,间隔5秒转换下一 个练习,两轮循环共10分钟体能练习 。 教法: 教师做完整示范,讲解技术要领,学生练习时巡视指导,随时指出学生错误动作,多鼓励性评价 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自抛、自垫和自传球 2.组织练习学生两人一组正面双手垫球和传球。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左右面对面站立八字抛击球。 组织对墙练习下手发球和学生面对面侧面下手隔网发球和接球,接球动作用垫球或者传球。学法: 认真听和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完成练习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自主练习和合作练习。 教法: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激发学生比赛的热 情,形成正确的胜负观。 学法: 1学生听清比赛规则 ,并积极参与。 教法: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能练习; 采用循环集体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完成体能练习。 学法: 学生跟着音乐练习, 组织形式 八字抛接球 五对五比赛,前三后二 五对五比赛,前三后二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50-160 次/分 150-160 次/分 180-190 次/分要求动作标准,认真练习,坚持持续、不停顿完成每次练习。学生能够互相鼓励,形成顽强拼搏的意 志品质。教法: 组织:四列横队。放松恢复 (3分钟) 一、静态拉伸 1.座位手臂拉伸 4×8 ×2 2.座位体前屈8×8 3.跪后倒8×8 二、小结本课: 1、归纳评价。 2、宣布下课。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拉伸。 学法: 1.学生跟随教师完成放松拉伸。 教法: 1、教师总结,评价 。 2、布置还器材。 3分钟 140-150 次/分学法:学生自动自我评价。协助教师归还器材。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 140-150次/分钟运动密度 75﹪~80﹪课后作业 自抛自垫:练习垫球、传球和对墙下手发球每个动作练习3组每组30个共9组课后反思 教法:本节课充分的运用了直观示范法、自主探究、比赛法等,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较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当中去。教师授课语言需更精炼,表达简洁,交流高效;学生数据情况及时点评。 不足:老师需要更加激情能够更好的带动课堂氛围,比赛环节中让学生更加自信,让他们知道在比赛中不怕打不好,要敢于打,才能在每一次的练习和比赛的中一次一次的成长。 学练赛: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多形式模仿练习以及比赛实时反馈,进行主动的学习与反思,课堂氛围浓厚,在安全情况下突破运动阈值,不断挑战自己。通过“学 、练、赛、评”一体化教学,顺利完成预计的学习目标,运动负荷也达到新课标优秀要求,课堂教学行为数据和身体素质数据也达到优良率预设。 学习数据:95%同学能够认真参与,不惧困难,积极参与学练赛。负荷数据:平均心率:141次/分钟;运动密度:75%;练习密度:55%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在教法还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在单元教学下次课中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反馈总结,对每节课进行过程性评价,最终完成“气排球”大单元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助力师生专业成长。课堂资源 歌曲名:TabataSongs来源QQ音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