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4张PPT)2026新高考(部编教材)一轮复习 和平与发展《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专题四核心内容目录1考纲考情分析2思维体系构建3核心考点突破4易混易错辨析5真题好题演练01考纲考情分析核心考点 2025年主权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广东12主权国家:1月浙江18;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广东13、20;湖北7;河北10;河北12;河南19(1);和平与发展:江苏19(1);1月浙江19;中国的外交:山东20(2);北京15、20;湖南19;湖北6;安徽11;云南11;黑吉辽蒙19(1);陕晋宁青18(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北京14;湖南12;湖北5;江苏13;河北11、17;安徽18;云南12、19;黑吉辽蒙12;陕晋宁青12;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作用:山东10;1月浙江28;联合国:湖南11;河南5;安徽1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山东11;陕晋宁青11;我国在国际上的发挥建设性作用:湖北19;黑吉辽蒙13;·考情考向核心考点 2024年主权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甘肃卷11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北京卷20;湖南卷11;湖北卷6;和平与发展:新课标卷21;安徽卷11中国的外交:广东卷19;湖北卷5;甘肃卷20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新课标卷40;山东卷17;广东卷13;湖北卷17;黑吉辽11、19;安徽卷12、17;甘肃卷12;浙江1月卷19、29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作用:新课标卷20;山东卷7;联合国:黑吉辽12;浙江1月卷20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湖南卷18;我国在国际上的发挥建设性作用:北京卷14;湖南卷12;湖北卷4;浙江1月卷18考情考向核心考点 考题 知识点 情境材料主权国家 2022 ●辽宁卷T12;2023●湖南卷T12; 主权国家 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大选;美国国会选举;《德意志意识形成》;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高层对话;数据安全;2022●海南卷T4; 2022●浙江6月T33、T34;2023 ●湖南卷T1;2023●浙江1月T23; 国家结构形式 世界多极化 2022●山东卷T1;2023●浙江1月卷T24; 国际关系 2022●北京卷T5; 2022●山东卷T1;2023●山东卷T20;2023●湖北卷T19 和平与发展 2023●全国乙卷T8 中国外交 经济全球化 2022●山东T17;2022●海南T14;2022●北京T9(2);2023●新课标T20; 2023●辽宁T11;2023●湖南T17(2);2023●浙江1月T3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国际组织 2022●山东T12;辽宁T13 中国与国际组织 2022●北京T2;2022●浙江6月T40;2023●湖北T6; 联合国 2022●辽宁T13;2022●浙江1月T25;2023●湖北T6; 中国与联合国 2022●海南T25(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山东T7 欧盟 2023●新课标T21、T39; 我国在国际上发挥建设性作用考情考向新课标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引用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引述有关资料,全面阐述当今时代的主题,描述世界多极化趋势阐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合作共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核心素养02政治认同01科学精神结合我国开展的系列外交活动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相关活动,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所作贡献,增强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通过相关时政热点,感悟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树立科学精神。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科学内涵。03公共参与正确看待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积极参与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提高公共参与能力。02思维体系构建全书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主线,把握当今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五课中国的外交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八课 主国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当今国际经济格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当今国际经济格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世界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单元框架国际关系时代主题挑战应对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外交思想外交成就原因内涵措施、意义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国际社会内涵意义基本内容决定因素中国外交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因素主要障碍国际关系民主化内容、基本形式、方式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世界主要力量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应 对挑战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含义重要性、现状发展问题含义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挑战与应对第四课框架03核心考点突破考点和平与发展考点时代的主题0102挑战与应对议题议题一:从泰柬边境冲突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诠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总议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议题二:从泰柬边境冲突的局势中分析面对挑战该如何应对?考点一时代的主题01议题一:从泰柬边境冲突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诠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考点一知识体系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含义重要性、现状发展问题含义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据泰国公共电视台7月26日报道,当天5时10分许,柬埔寨方面向达叻府的泰国部队开火,泰方反击,双方开始交火。泰国和柬埔寨边境冲突这两日持续升级。根据双方通报,此次冲突已造成超过20名平民死亡、数十人受伤,边境地区十多万民众被疏散。泰国代理总理普坦25日对媒体表示,泰柬边境冲突已造成20余名泰国平民死亡。当前事态是柬方来犯并已造成民众伤亡,泰方在全力保卫国家主权,事态可能升级为战争。议学情境一泰柬边境冲突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运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知识,全面分析泰柬边境冲突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 和平与发展①从和平问题看,冲突违背“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战争”的政治内涵,破坏地区稳定,使20余名平民死亡、十多万人疏散,威胁民众生命安全,印证“世界仍不安宁”的现状。和平是发展前提,冲突破坏这一前提,导致双方资源被迫转向军事防御,阻碍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②从发展问题看,冲突打乱正常发展秩序,违背“发展是解决问题总钥匙”理念可能拉大贫富差距,冲击地区经济协调。这凸显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唯有通过和平谈判化解分歧,才能为双方发展创造稳定环境,维护地区长远利益。议学提示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考点一: 时代的主题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1、和平问题:2、发展问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世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1)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①和平的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②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1)含义: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①地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②具体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考点一: 时代的主题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3、和平和发展的关系(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世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消除不稳定因素,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前提基础和平发展突破提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多边主义深入发展,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前提基础和平发展挑战:①局部动荡,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②贫富悬殊,南北发展不平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②世界多极化趋势使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到制衡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措施考点一: 时代的主题突破提升:两个”问题“和两个”主题“的关系考点一: 时代的主题二、促进和平和发展的因素考点一: 时代的主题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1、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各国相互依赖: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3、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国家间日益增强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随着国际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1 .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纵览世界大国兴衰历史,大国兴起时往往能够较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而衰落则与没有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密切相关。基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建新安全格局,是当前和今后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任务B.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C.我国要同步推动发展和安全,实现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D.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A:构建新安全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家安全环境的重要举措,但不是核心任务,A错误。B:材料强调各国都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国家安全的地位作用,B不合题意。C: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说明我国要同步推动发展和安全,实现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C正确。D:材料强调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不是只强调发展的重要性,D排除。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2.2025年4月2日,美方发布行政令,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对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加征34%关税。针对美国最近连续多次对华实施单边制裁、加征高额关税,我国正告美方,美国最新采取的对华关税升级措施,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将进一步损害各方利益,中国对此坚决反对。这说明( )①维护共同利益是中美两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构建中美利益共同体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国家利益至上,要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④国家利益是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的决定因素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①: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②:材料未体现构建中美利益共同体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美国最新采取的对华关税升级措施,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将进一步损害各方利益,中国对此坚决反对。这说明国家利益至上,要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的决定因素,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伦理、社会安全、版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中国还需要和全球一起共同研究,达成更广泛的共识,共同释放人工智能潜力,防范治理风险,这是因为( )A.全球治理过程中还存在和平赤字B.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很突出C.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协作必要性D.各国需要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典例精练【答案】D【详解】A:材料体现的是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不涉及和平赤字问题,A不选。B:材料强调的是一起研究,防范治理风险,不体现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不选。C:人工智能存在有点,也有问题和挑战,但这不是非传统安全,C不选。D:中国还需要和全球一起共同研究,达成更广泛的共识,共同释放人工智能潜力,防范治理风险,这是因为各国需要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D正确。故本题选D。典例精练4. 战争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冷漠荒凉,到处是一片荒凉与死寂。而和平所到之处,枝开繁茂花开遍地,天地间呈现出一片安详繁宁。和平使善良的人类在此安居乐业。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这表明( )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②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③维护世界和平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④发展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物质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①:材料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强调和平的重要性。该选项强调的是主权国家平等的问题,①不符合题意。②: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这表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②符合题意。③:和平所到之处,枝开繁茂花开遍地,天地间呈现出一片安详繁宁。和平使善良的人类在此安居乐业,这表明维护世界和平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③符合题意。④:该选项强调的是发展的重要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5.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声势壮大。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集体主义行动;在南方首脑会议上,要求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摆脱几个世纪以来被西方推入的“绝对不利境地”……全球南方国家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捍卫自身正当权益、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这印证了( )①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历史进步的方向②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建立③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契合和平与发展的现实需要④各国同等享有主权国家权利并同等承担国际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A【详解】①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声势壮大,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集体主义行动,在南方首脑会议上,要求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摆脱几个世纪以来被西方推入的“绝对不利境地”,印证了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历史进步的方向,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契合和平与发展的现实需要,①③正确。②: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建立,②不选。④:世界各国在责任划分上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而非“同等”,④不选。故本题选A。典例精练6. 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美国政策多变,飘忽不定。欧洲出于自身安全、经济等诉求支持乌克兰,力图“上桌”并施加真正影响。美欧不断拉扯、分歧明显,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加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谋求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②国体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③美欧利益分歧导致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变化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关系出现深刻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B【详解】①④: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力图“上桌”并施加真正影响。美欧不断拉扯、分歧明显,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加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谋求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关系出现深刻变化,①④正确。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②错误。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并没有发生变化,③错误。故本题选B。典例精练7. 在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各方代表朝着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文书更进一步,在文书结构和要素上达成更大程度共识,也更好地了解了各自立场和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在关键议题上仍持续存在分歧,最终未能达成一致。由此可见①世界各国难以就共同利益达成合作关系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塑料污染挑战任重而道远④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①:材料提到“达成更大程度共识”,说明各国存在共同利益并尝试合作,而非“难以达成合作关系”,①不选。②:材料指出“在关键议题上仍持续存在分歧”,这说明各国在参与国际谈判时仍以自身国家利益为优先考量,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正确。③:虽然会议在部分问题上取得共识,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这表明国际社会在合作应对塑料污染问题上仍需克服分歧,合作进程任重道远,③正确。④: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④不选。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8.2024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成员国增至10个。新成员的加入将进一步发挥上合组织在区域合作、安全保障、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作用。关于上合组织扩员( )①能更好地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反映了各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迫切需要③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④基于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 D【详解】①:上合组织扩员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无直接关系,且国际新秩序尚未建立,①说法错误。②: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不代表各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②说法错误。③④:新成员的加入将进一步发挥上合组织在区域合作、安全保障、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作用,这说明上合组织扩员是基于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典例精练9. 在2024年10月30日的中德人权发展论坛上,与会德国代表表示:特别感谢中方提到的谚语“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想把这句话带回去,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从中方的立场来看,这句谚语的启发应当是( )①大国应当加强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领导 ②各国自己的事务要由本国政府和人民来决定③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应当被各国普遍遵守 ④国际间的事应当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①:全球治理体制变革需要世界各国一起推进,该选项中“大国领导”的说法错误,①排除。②③:“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强调各国都有智慧处理好自己国家的事务,各国的内政不需要少数国家指手画脚,不强调处理国际的事务,②③正确,④:材料强调各国独立自主处理本国事物,不涉及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国际事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考点二挑战与应对01议题二:从泰柬边境冲突的局势中分析面对挑战该如何应对?考点二知识体系挑战与应对挑战应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泰柬边境冲突的本质可类比为地区利益博弈与外部势力影响下的局部对抗。部分外部势力试图通过介入边境争端,强化自身在中南半岛的战略存在,遏制区域内潜在主导力量的发展,以巩固白身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一方面,外部势力暗中支持一方推动边境领土诉求升级,打破原有平衡,迫使另一方不得不采取强硬回应以维护主权;另一方面,外部势力长期在边境地区煽动民族与文化隔阂,加剧双方民众对立情绪,最终引发冲突。这种冲突背后是外部势力借代理人博弈实现地缘目标,而领土争议与民族矛盾成为其激化冲突的工具。议学情境二泰柬边境冲突议学问题结合上述议学情境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和平与发展”的相关知识,请你对泰柬边境冲突的局势进行分析。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局部地区仍然动荡不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主要障碍为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议学情境一一、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考点二:挑战与应对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上升2、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表现:个别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2)本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上是将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1)内容: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表现: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的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落后贫困危机等挥之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一、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考点二:挑战与应对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3、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4、出现非传统安全威胁5、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1)表现: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贸易摩擦、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2)现状:世界和平面临诸多挑战难题,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非传统安全因素:经济动荡、金融风险、生态环境恶化、网络攻击、资源危机、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最突出和最严重的威胁来自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扩散。(1)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 国际秩序 、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2)建立国际新秩序;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知识拓展:比较国际新秩序与国际旧秩序奉行理念 表现 结果国际旧秩序 强权即真理,武力解决问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 和平受到威胁,地区冲突不断,发展受到影响,南北差距扩大国际新秩序 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 主权国家国际地位平等 世界长期和平,逐渐形成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考点二:挑战与应对二、国际关系民主化考点二:挑战与应对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1)中国角度: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2)联合国角度: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3)世界多样性角度:维护国际关系民主化,就应该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4)国际社会角度: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1. 针对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峻形势,我国公安部持续加强国际警务合作,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启动合作打击赌诈集团专项联合行动,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坚决扭转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等犯罪高发态势。这表明( )①四国立足国家共同利益开展外交,促进合作②四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共同解决国际争端③四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担区域治理责任④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人民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D【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各国立足本国国家利益开展外交活动,促进合作,而不是立足“共同利益”,①说法错误。②: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利益或法律权利的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和争执,材料与国际争端无关,②不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中泰缅老四国合作打击电信诈骗,体现了四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承担区域治理的责任,③符合题意。④:“我国公安部持续加强国际警务合作”,严厉打击本区域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犯罪,坚决扭转人口贩运及绑架、拘禁等犯罪高发态势,表明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采取行动,坚定维护人民利益,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典例精练2.2025年2月,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召开。会上,德国总统指责美国政府违反国际规则威胁全球稳定,并强调战略自主对欧洲的重要性。美国副总统则表示,对欧洲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欧洲内部,欧洲背离了“基本的价值”。美欧分歧( )①表明非传统安全威胁加剧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②体现了双方对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威胁的不同认知③根源在于利益对立,双方均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④将打破美欧同盟关系,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①:题干中德国指责美国“违反国际规则威胁全球稳定”,美国则称欧洲威胁“来自内部”,分歧焦点是国家间行为规则和内部价值观问题,属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一传统安全威胁,①排除。②:德国强调“战略自主”,认为美国的行为威胁全球稳定,而美国指责欧洲内部背离“基本价值”,这直接反映了双方对威胁来源和性质的认知差异,②正确。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欧分歧的根源在于双方利益的对立,③正确。④:美欧分歧只能看出双方存在利益对立,但美欧之间存在深厚的历史、经济和安全纽带,因此“将打破美欧同盟关系”说法绝对,④排除。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3. 2024年,我国元首外交“忙碌指数”不断刷新。在元首外交中,谈得最多的是友谊和信任,形成最广泛的共识是合作与共赢。中国实践充分证明,友好不分先后,只要开启,就会有光明前途。合作不论大小,只要真诚,就会有丰硕成果。中国元首外交( )①成功开启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②展示了中国外交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③体现中国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力量④以合作共赢为出发点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①: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是重要推动者而非“开启者”,该表述夸大中国作用,①错误。②:在元首外交中,谈得最多的是友谊和信任,形成最广泛的共识是合作与共赢。体现了元首外交聚焦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②正确。③:通过平等对话形成广泛共识,展现了中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立场,③正确。④:中国外交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合作共赢是方式而非出发点;我国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④错误。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4. 近年来,欧方不断挑起对华贸易争端。仅2024年以来,欧方就密集出台了31项对华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导致中欧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针对中国电动汽车为例,欧委会在没有产业申请的情况下,以保护本土产业为由,自主发起针对中方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欧方无视中国企业配合调查所提供的信息,人为捏造和夸大所谓“补贴”项目,违规裁定高额税率,严重干扰中欧经贸合作。这表明( )①欧方行为违背世贸组织公平竞争、非歧视原则②只有对话磋商才是中欧化解贸易摩擦的正确之道③各方应以维护双方利益为出发点,制定贸易政策④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将使中欧关系由竞争取代合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 A【详解】①:欧方在无产业申请下自主发起反补贴调查,无视企业信息、捏造夸大“补贴”项目、违规裁定税率,这些行为违背了世贸组织公平竞争原则,没有给予中国企业公平的贸易环境,也违背了非歧视原则,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不合理的差别对待,故①正确。②:题干指出欧方单边行动导致摩擦升级,而中方企业配合调查却被无视。这说明单边保护主义无助于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化解矛盾,故②正确。③: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维护双方利益为出发点,故③不选。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取代合作的说法错误,故④排除。故本题选A。典例精练5. 文化遗产合作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颇具活力的亮点。中国良渚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开展良渚古城水利系统木质遗存和法国某中世纪古堡木质结构遗迹保护修复以及价值认知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双方签署的协议书具有国际法效力B.中法对彼此历史文化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双方开展合作C.双方因木质遗存保护共性而携手,彰显文明伙伴关系D.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典例精练【答案】 C【详解】A:两机构协议非国家间条约,无国际法效力,A不选。B:合作基于专业需求与责任,“好奇心”说法略显表面,B不选。C:因木质遗存具有共性,因此二者加强合作(共同利益),促进文化交流进步,C正确。D:文化遗产合作对国际关系民主化影响不够直接,D不选。故本题选C。典例精练6.. 近年来,中俄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以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共赢精神深化“背靠背”合作,拓展各领域务实协作,为两国发展振兴及国际关系准则维护作出重要贡献。这体现出( )①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是动荡世界中的恒量②深化“背靠背”战略协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俄友好历史传统是双方能够患难与共的根本保证④中俄双方战略协作的主旨在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A【详解】①:在当今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俄以战略协作维护双边关系稳定,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稳定性和正能量,体现了成熟稳定的中俄关系是“动荡世界中的恒量”,①正确。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俄深化合作符合两国在安全、发展等领域的共同利益,进而维护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正确。③:中俄友好历史传统是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不是“根本保证”,③错误。④:中俄战略协作的主旨是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推进世界多极化是其客观影响而非"主旨”,④错误。故本题选A。典例精练7. 近年来,随着自主意识、变革意识的提升,拉美国家抱团联动,总是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提出拉美主张、发出拉美声音,日益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中不可或缺、不容小觑的力量。中拉论坛成立十周年之际,中拉关系有望借此东风,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迈上互鉴共进、合作共赢的新台阶。材料表明( )①拉美国家保持自身战略定力,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赢②求同存异、团结自强助力拉美国家化解外部风险挑战③中国将引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整体发展和一体化建设④拉美国家间一体化和地区整体对外合作进程稳步向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B【详解】①:材料中提到"拉美国家抱团联动,总是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提出拉美主张、发出拉美声音”,这表明拉美国家保持自身战略定力。“中拉关系有望借此东风,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迈上互鉴共进、合作共赢的新台阶”,说明拉美国家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赢,①正确。②: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拉美国家抱团联动以及中拉之间的合作等内容,并没有提及拉美国家化解外部风险挑战相关信息,②排除。③: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不会引引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整体发展和一体化建设,“引领”一词说法错误,夸大了中国的作用,③排除。④:拉美国家抱团联动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作用,中拉关系又有望在中拉论坛成立十周年之际深化合作,这体现了拉美国家间一体化和地区整体对外合作进程稳步向前,④正确。故本题选B。典例精练8. 站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强调,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坚持伙伴关系定位,中欧需要( )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充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②加强全方位合作,消除双方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差异③在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共同主导国际秩序的建立④秉持平等互利原则,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精练【答案】B【详解】①:中欧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只有超越这些差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才能保持良好伙伴关系,①正确。②:双方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客观存在,无法消除,②错误。③:中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但中欧不能共同主导国际秩序的建立,国际秩序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协商建立,③错误。④:秉持平等互利原则,能促进中欧在经贸、科技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方关系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B。典例精练9. 在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增产的背景下,部分国家粮食不安全的状况持续恶化,其原因包括经济落后、战乱和冲突、社会治理失效、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恢复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是减少“饥饿热点”最直接的途径。这说明( )①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持久和平的环境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障碍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其也面临着挑战④各国经济发展才能为实现和平奠定物质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精练【答案】A【详解】①:题干直接指出和平环境对减少饥饿的关键作用,说明人类共同发展需要和平。①正确。③: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战乱、冲突等挑战,符合题干中部分国家粮食不安全的原因分析。③正确。②:材料体现的是粮食安全受到挑战,但没有涉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不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的是和平对发展的重要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典例精练04易混易错辨析1、当今世界存在恐怖主 义、难民危机等难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发展问题,这表明发展是和平的前提。2、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仍旧是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平衡。3、全球化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4、和平是发展的基础。[点拨]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点拨]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点拨]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点拨]当今世界存在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难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和平问题,这表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易混易错辨析5、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对世界 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6、恐怖主 义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7、冷战已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点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易混易错辨析[点拔]一个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首先取决于国的对外政策。而贵献的大小。则与经济实力的独有有关,国如果对外政爱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又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那么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敏脱会较大:反之,如果对外政策是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则经济越发达,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就会越大。[点拨]谈判与对话是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05真题好题演练word文档——课后作业同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