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泰中学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9.28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标☆的每小题3分,没有标的2分,共66分)1.☆2024年2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国博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出,在本次展览中“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被动采集食物变为主动生产食物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对于私有制的产生,下列观念中正确的是( )A.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B.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避免的C.私有观念是人们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天然合理D.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私有制就失去存在的土壤3.☆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内在规律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大的变革。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4. ☆恩格斯认为:“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但提到奴隶制,许多人却会质疑:“这种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怎么会是历史的进步呢 ”下列说法能够回答这一疑问的是( )①进入奴隶社会后,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出现萌芽②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④在奴隶社会,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话:“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当时人们靠狩猎、捕鱼、畜牧,或者最多靠耕作为生……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首先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公民仅仅共同拥有支配自己那些做工的奴隶的权力”下列对其进行的概括和推断正确的是( )①第一种所有制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②第一种所有制存在于原始社会,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第二种所有制中的奴隶需要缴纳苛捐杂税并依附于地主④第二种所有制存在于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 《陶者》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这首诗运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下列对诗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开始出现 ②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尖锐③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地主阶级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描述的是大旱之年农民和贵族子弟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下列符合诗中描述的时代的生产关系是( )①农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②公子王孙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③造成农夫和公子王孙生活截然不同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5年1月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将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他表示,将废除由现任总统拜登政府所推行的电动车政策,以挽救“正走向毁灭”的美国汽车产业。声称为美国消费者购车节省数千美元,并维护美国汽车工人的利益。美国政界对电动车的不同态度( )①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统治②缓和阶级矛盾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作用③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可以消除的④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最大弊端就是少数人垄断资本,垄断生产资料和不择手段地攫取短期利润,这势必导致生产资料迅速地被配置到利润最大化的领域,导致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和枉顾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资本家的剥削导致了市场上缺乏有能力的购买者,而市场的崩溃和社会的不平等因此就不可避免。马克思的观点( )①说明资本家获得利润是资本主义建立的基本条件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③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天生具有必然灭亡的“死亡因子”④表明资本家和工人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 )①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④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 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讲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④马克思主义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均未成功。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愿承担领导使命 D.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17.☆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 )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基本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鸦片战争后,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②党领导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③1921年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改变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因为: (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会议上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①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在筚路蓝缕中开基立业,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③极大地改变了全世界政治力量的格局④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2.小王同学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WTO”的新闻纪录片C.近景:村民老刘听说“乡村建设行动”即将启动,笑得合不上嘴D.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23.☆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5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五四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③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④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③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从当年的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到现在的潮涌东方、复兴气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立足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二、非选择题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南方谈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2021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摘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救中国的。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浦东逐浪……46年时光,世界更深刻读懂了“划时代的”波澜壮阔。何以改革?破藩篱、优机制、激活力、添动力,将“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喷薄而出;何为开放?御逆风,顺大势,今天的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从昔日追求高速发展到今日谋求高质量发展,从叩开世界大门到新发展理念深刻融汇于全球治理方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华丽转身。新时代我们要继续用改革开放的“工笔画”绘就中国发展的“大写意”。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续用改革开放的“工笔画”绘就中国发展的“大写意”。新泰中学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9.28选择题-5:BBBCC 6--10:CBBCA 11--15:CDACD 16--20:CBCAD 21--25:CDACC二、非选择题26.【答案】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基本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4分)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6分)③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更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27.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3分)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3分)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分)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3分)28.【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5分)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不仅破藩篱、优机制,也助力中国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因此新时代要继续用改革开放的“工笔画”绘就中国发展“大写意”。(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老校区(新泰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x 高一政治月考1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