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遗址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古城。通过考古学家持续努力,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双手被缚于身后,双膝下跪,看似一尊奴隶造型的石雕人像;实证距今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城市规划。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社会( )①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②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开始迈入文明门槛③个体劳动开始盛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④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话:“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当时人们靠狩猎、捕鱼、畜牧,或者最多靠耕作为生……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首先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公民仅仅共同拥有支配自己那些做工的奴隶的权力……”下列对其进行的概括和推断正确的是( )①第一种所有制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②第一种所有制存在于原始社会,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第二种所有制中的奴隶需要缴纳苛捐杂税并依附于地主④第二种所有制存在于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下列表格中的社会状况与生产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社会状况 生产关系①人们之间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人们单独无力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谋取生活资源必须共同劳动 生产中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在所有戴着脚镣做苦役的人中,最强壮最骁勇的被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 人类开始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④如果将100个面包分给穷人,穷人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买面包,所以只有将面包销毁,穷人才会想办法去买面包 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人,没有人身自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下图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不存在生产关系B.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带来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这是历史的倒退C.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推广,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农民D.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支配的5.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大胜,不仅以明显优势夺得总统席位,而且还拿下了国会参众两院的控制权。最高法院中倾向于支持特朗普的大法官也居多数。有观察者认为,面对当前美国的经济不振和社会撕裂,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人将会带领美国彻底走出低谷,摆脱危机,“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观点(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C.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弊端D.肯定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资产阶级,不管他们口头上怎么说,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当你们的劳动产品能卖出去的时候就靠你们的劳动发财,而一到这种间接的人肉买卖无利可图的时候,就让你们饿死。”这一论断( )①揭露了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秘密 ②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③说明了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④反映了无产阶级因被剥削导致贫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马克思指出:“无产者无国籍。凡是无产者,在本国内附属于资本家阶级,他寻得工作,只是一个契约,是暂时的幸运,他可以随时为主人任意抛弃。无产阶级在不同国家间没有祖国,对他们来说,所有国家都是故土,但对资产阶级来说,每个国家都只是一种商业利益的工具。”这揭示了( )①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②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正如第三等级即市民等级解放的条件就是消灭一切等级一样。”这一论述最能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之处是( )①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批判社会不平等现象②主张通过教育和示范实验逐步改良资本主义制度③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消灭阶级的历史任务④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和革命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毛泽东曾经在提到他最早读《共产党宣言》等书得到什么启发时说过,“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在延安时期他还说过:“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他还说过:“要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要精读,读了还要理解它,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分析、去探索、去理解。理论和实践结合了,理论就会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重视对《共产党宣言》学习的原因在于( )A.《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B.《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C.从《共产党宣言》中可以寻找解救中国的智慧和思路D.《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实践路径10.之所以说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 )A.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1.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把资本主义比作“一个四只脚的马”,其实力被不断削弱,“十月革命,砍掉了资本主义一只脚;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法西斯资本主义打倒了,法国内部最坏的东西垮台了,许多小皇帝也垮台了,小国家起了变化,都进步了,这又砍掉了资本主义一只脚”,剩下的资本主义比过去“更削弱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砍脚推动社会主义由空想朝着实践转变②又一次砍脚包含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③两次砍脚印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④两次砍脚促成中华民族实现最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进入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在这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大旗,领导全国人民发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是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主心骨③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伟大民族复兴④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面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被誉为“反法西斯文化战士”的作家郁达夫,1913年17岁在日本留学期间,在日记中庄严写下:“……余有一大爱焉,曰爱国……国即余命也,国亡则余命亦绝矣!”这一誓言成为贯穿他一生的精神主线。从郁达夫的身上可以看到( )①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复兴而矢志不移②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深刻影响③近代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发挥主心骨作用④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之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5年4月3日,一场被誉为“行走的思政课”——2000多名师生徒步百里赴固原市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祭英烈的活动刷爆全网。以下是任山河烈士陵园简介(部分):1949年7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直插彭阳任山河地区,打响了解放宁夏第一仗。战斗中有364名解放军指战员光荣牺牲,他们没有看到共和国成立的那个庄严时刻,甚至有100多名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364名解放军指战员,1955年4月1日,原固原县人民委员会将散埋在任山河战场周围的烈士遗骸迁移集中埋葬,并立碑建园。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能深刻感受到( )①人民军队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②实现人民解放要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16.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某同学乘坐天津地铁1号线进行参观学习。下图是该同学绘制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两个革命阶段互相衔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第一集《千年局变》,时间跨度:1840年—1911年。本集展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欺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复兴之路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充满艰辛的历程。第二集《峥嵘岁月》,时间跨度:1912年—1949年。本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历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结合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结合材料一,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火地岛上的居民将受赠的被子撕成一块块布片,分给每一个人。材料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材料三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材料四 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1)请分析上述四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社会形态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指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有何特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D C B B D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B A A A17.(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8.(1)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条件: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原因: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19.(1)材料一是原始社会;材料二是封建社会;材料三资本主义社会;材料四是社会主义社会(2)材料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称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材料四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