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月考答案1-10 CCDBC ADABD16-25AAADC CBCCD DDADB26(1)①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设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指导。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历史前提。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2分)(10分)①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8.(16 分)对中国的影响: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4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高一政治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下面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A.生产工具、政治制度 B.生产力、上层建筑C.生产力、生产关系 D.生产工具、政治体制2.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出现一种智能化、无人化的新趋势。有人提出:未来人工智能得到普及,资本家的用工将无限地趋向于零,劳动与资本得到和解,剥削随之消失。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工智能将会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人工智能不会改变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将彻底解决 ④人工智能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年9月9日至10日,第十四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北京召开,热议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担当”。2024年10月,第十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西安召开,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社会主义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充满着机遇。3.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其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讲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听起来很像科学社会主义,但他们依然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它①没有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共产党宜言》是近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170多年来,《共产党宜言》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新时代,广大中国共产党人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重温《共产党宜言》①有助于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胜利 ②能够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供任何方案③有利于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④为了阐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个社会民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规训。有人认为,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必将从“工作压榨”中被“解放”出来。这一观点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被剥削地位消失C.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D.说明了数字资本主义发展会加剧社会危机6.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①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③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④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诞生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7.有人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碳,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使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该观点认为《共产党宣言》A.非常容易导致过激行为 B.是当今世界的唯一选择C.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D.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8.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中国共产党正走在时代前列,科学社会主义正焕发强大生机活力。以下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 ②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③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与中国共产党相结合才能焕发活力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9.征程如歌,歌以咏史。《国际歌》唱响坚定信念,“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石库门的灯光》颂唱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光明,“铁锤镰刀的旗帜、指引工农大众的心。燎原的火种、闪烁共产主义真……开天辟地……民族复兴……”。从《国际歌》到《石库门的灯光》,生动诠释了( )①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最终目的③人民群众坚定的理想信念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抗战胜利为后续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②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③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做主人④抗战胜利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④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全国的执政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1949年,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和建设的伟大成就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从此,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了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②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③使中国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让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从被动挨打到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心骨 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壮大中国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③④17.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②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承担民主革命的使命 ③无产阶级牢牢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传唱不衰的歌曲以朴实真挚的歌词、高亢流畅的旋律、质朴激昂的风格,征服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而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下列能印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结论的是( )①党领导爱国青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②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④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所说,这次大会应当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决定党在当前时期的基本政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会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一化三改”③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会议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大会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党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正是在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里,翻身做主人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开启通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为( )A.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3.毛泽东同志强调:“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对此,党领导编制实施从“一五”到“五五”共五个五年计划,开展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列对实施五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我们党成功开创并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③是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主心骨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社会主义是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失误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③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抗性的矛盾逐渐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材料一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1516 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十九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设想。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阐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1929年10月24日,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这场危机持续时间较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家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此次危机的破坏力特别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存在着两大对立着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无产阶级的劳动获取利益,集聚财富,却相对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工人的工作和其本身都已被异化,生产力发展得越快,工人就被剥削得越严重。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结合材料,说明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10分)。28.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面对新生的政权,英国的《秦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在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年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6分)29.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上述材料中“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政治月考试卷答案.docx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卷(1)(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