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平行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平行班)(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月考答案
1-10CBAAD CDCDC11-20 CCCAA BABCA
21.答案: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4分)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我们党立足中国现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观点。(4分)③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体现,是可知论的观点。(4分)
22.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于汾河受到严重污染,影响了汾河水质和周边居民生活,山西大力推进治理工作,各县市从本地具体的实际出发,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使汾河生态环境得以改善。(4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山西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指导山西各地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不仅解决了影响汾河水质的问题,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创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4分)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山西循序渐进,用3年时间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各地分步骤努力完成修复工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4分)
23.答案要点: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一次次航天实验,科研人员获得了对微重力环境的直接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航天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对太空环境的研究不断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航天实践验证了关于太空环境的各种理论假设。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太空的认知最终用于支持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月球基地建设。(8分)
24.答案要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两新" 政策通过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扩大以旧换新范围等生产关系的调整,降低了企业技术改造成本,激发了消费需求。③这些政策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8分)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增强是指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突破人体生理和认知极限,提升人类的能力和功能。人类增强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如前沿科技的发展如何挑战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人类增强技术对人类身体的改变是否以及将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关键概念的重新理解……这说明( )
①所有哲学都可以推动现代科技发展②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现代科技拓展和增强了哲学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着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紧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体现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③源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④回答了一切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可以划分出两大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派别( )
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④辩证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显眼包”是2023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流行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每年的流行词的变化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体现了(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④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号自着陆月球背面以来获得的多项原创性成果。嫦娥四号核心科学家团队经过分析挖掘,对于嫦娥四号着陆区的地质结构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首次通过原位探测直接得到月球深部物质组成,揭示月球背面,对月壤的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关键证据,为日后南极着陆和巡视探测选址等提供重要参考。嫦娥四号科学家团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说明( )
①揭示月球的奥秘是科学家团队开展研究的根本目的
②认识的真理性要由科学实验活动来验证
③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④意识作为“思维的眼睛”能帮助人类逐步解开宇宙之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沙漠里应该大面积植树造林吗 国家林草局公开辟谣指出,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恢复的植被不能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而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在其中生存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④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结论的不确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春季是草原防火的关键期,新疆某县使出“生物防火”绝招:在草原里投放1000多头牛把易燃的枯草和枯叶吃掉,不仅消除了火灾隐患,牛群饲草料也有了保障,牛粪还可以肥沃土地,有助于草木生长。投放牛群开展生物防火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人类可以基于自身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新联系
②人类能认识事物本质联系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年来,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等陪诊服务悄然兴起。陪诊服务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陪诊服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存在不少短板待补齐,只有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这表明,陪诊服务( )
①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接纳
②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③作为新事物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④发展具有曲折性,有待超越现有社会条件对其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为此,云南、广西两地探索出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群众自主(凝聚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发展的精气神)是基础,队伍建设(提高县乡村组干部的能力素质)很关键,机制建设(建立返贫致贫救助机制)筑堤坝。材料表明,防止返贫要( )
①总结共性做法,从共性中探索适合个性的做法
②立足各地实际,在共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个性
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问题的主流和性质
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到天舟八号,历经数十年发展形成常态化运营模式。这说明实践具有( )
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直接现实性
11.下列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是( )
A. 科学家进行量子计算理论研究 B. 学生学习航天知识
C. 天舟八号执行空间科学实验任务 D. 人们讨论生态保护政策
12.天舟八号搭载 36 项空间科学实验,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这些实践活动属于( )
A. 生产实践 B. 变革社会的实践 C. 科学实验活动 D. 认识活动
13.屠呦呦团队通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有效方法,这一研究成果通过临床实践得到验证。这体现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我国通过多年生态保护实践,逐步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认识。这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认识决定实践方向
C. 认识不需要实践检验 D. 实践是认识的结果
15.尽管对太空的认识不断发展,但 "地球是太阳系行星" 这一真理始终不变。这体现真理具有( )
A. 客观性 B. 具体性 C. 条件性 D. 反复性
16.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的就是真理 B. 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真理是绝对的,不会发展 D. 真理是主观的,因人而异
17.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从 "征服自然" 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转变,表明( )
A. 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 旧认识都是错误的
C. 认识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D. 认识无需实践检验
18.绿色消费理念的兴起推动了 2024 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向节能环保产品倾斜,这说明( )
A. 社会意识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完全同步 D. 社会存在不依赖于社会意识
19.我国对 "国四" 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实施报废更新补贴,这一政策调整属于(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上层建筑的调整 D. 社会存在的根本变化
20.下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 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C. 社会发展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需人的参与
D.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流经6市29县(区),全长713公里。汾河水曾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生活污水导致汾河一度形成黑臭水体,影响了汾河沿线人居环境,周边居民苦不堪言。近年来,山西大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印发《“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计划3年实施285个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各地多措并举稳步推进治理工作:太原市晋源区通过扩建场地、引进设备、增加处理工序,努力提质达标,为改善汾河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吕梁市文水县按污水治理、中水回收、饮水安全和街巷硬化4个部分,一次施工解决多个影响汾河水质的问题;侯马市启动汾河生态修复工程,采取截污、清淤、补水、增湿、塑岸、净土6项措施改善水质……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提升了汾河“颜值”,增强了民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说明山西治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23.材料:随着航天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科研人员对空间环境的认识日益深化。从神舟飞船到天舟货运飞船,通过一次次在轨实验,逐步掌握了微重力环境下材料制备、生命生长的规律。天舟八号搭载的人多能干细胞 3D 生长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太空环境对细胞发育的影响,为人类长期太空生存提供理论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的知识,分析航天实践对太空认知的作用。(8分)
24.2024 年,我国通过 "两新" 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降低企业技术改造成本;另一方面扩大以旧换新范围,促进绿色智能产品消费。政策实施后,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 15.7%,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达 90%,有效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两新" 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