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卷
B.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C.掌握规律是避免错误的前提
考试范围:必修四1-5课;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D.尊重和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注意事项:
7.因蝗虫灾害,巴基斯坦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应巴方要求,浙江空运了10万只鸭子抵达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巴基斯坦参加灭蝗活动。这说明()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②联系是人为的,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在哲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人们提出和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
本问题是()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创造联系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8.清代李密庵的《半半歌》中写道:“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
2.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
半缰稳便。”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以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坚持联系的观点
B.坚持运动的观点
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②理生万物
C.坚持适度的原则
D.坚持矛盾的观点
③存在即是被感知
④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9.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仰望星空,追梦不止。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嫦娥家族”书写探月精彩篇章,从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建
3.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
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不断刷新追梦高度·航天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这告诉我们
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
()
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辩证的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是量变与质变的统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两种基本属性是()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5.“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公
C.客观性和主观性
D.同一性和客观性
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
11.2025年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陕西蒲城圆满完成了取证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前所有试飞科目,向取得型号合格证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该飞机是我国为了满足森林灭
②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并不可可能
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AG600的研制过程体现了
③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
()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存在性,“岁月无痕”只是美好祝福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6.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大禹治水成功得益
③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
于尊重规律。这表明()
④实践活动过程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A.认识规律就能成功改造世界《2025-2026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B D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C A D D
1.A
【详解】A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不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A正确,B错误。
C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两个选项只回答了其中一方面的内容,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CD排除。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为主观唯心主义,①排除。
②:“理生万物”,为客观唯心主义,②正确。
③:“存在即是被感知”,为主观唯心主义,③排除。
④:“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为客观唯心主义,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A
【详解】①②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不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B
【详解】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是唯一特性,A不选。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正确。
CD:社会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二者不是物质的特性,CD不选。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哲学上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岁月不改其性” 违背了运动的绝对性,因此不存在这样的朋友,①正确。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身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操守,“不染其心” 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非完全不可能,②排除。
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天地不老” 违背了运动的绝对性,因此不存在这样的现象,③正确。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而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D
【详解】A:认识规律不代表就能改造世界成功,A说法错误。
B:按规律办事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B说法错误。
C: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但掌握规律不是避免错误的前提,C说法错误。
D:大禹治水成功得益于尊重规律。这表明尊重和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D
【详解】①:鸭子吃蝗虫是自然界固有的生物链联系(固有联系),通过空运鸭子到巴基斯坦参加灭蝗活动,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①符合题意。
②④: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种说法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②④错误。
③:面对蝗虫灾害,根据巴基斯坦的情况,采取了空运了10万只鸭子参加灭蝗活动,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C
【详解】A:诗句主要强调的是坚持适度原则,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A不符合题意。
B:诗句未强调运动相关的观点,而是体现要坚持适度原则,B不符合题意。
C:“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这四句诗体现的是如果不想发生质变,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要坚持适度原则,C正确。
D:诗句重点不在矛盾观点,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D
【详解】③④: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嫦娥家族”书写探月精彩篇章,从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说明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航天技术通过长期积累实现阶段性突破,体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④正确。
①:材料强调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未涉及事物发展的曲折性,①排除。
②: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排除。
故本题选D。
10.B
【详解】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B正确。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但这不是矛盾的基本属性,A排除。
C:矛盾是客观的,不具有主观性,C排除。
D:矛盾有客观性,但这不是矛盾的基本属性,D排除。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该飞机是我国为了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体现了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陕西蒲城圆满完成了取证前所有试飞科目,向取得型号合格证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体现了实践水平是不断进步发展的,①正确。
②: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②错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并且不是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上升,③不选。
④:该飞机之所以研制成功,是因为科研人员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说明实践活动过程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D
【详解】③④: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中,发现了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矿物晶体,这是首次在返回月壤中发现分子水,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主体差异性”和“客观真理性”不是实践的特征,①②不选。
故本题选D。
13.C
【详解】A: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会推动实践的发展,A说法错误。
B: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分明,真理不是在二者统一中发展,真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B说法错误。
C: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在智能化和自主化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人类的认知边界得到了扩展。嫦娥六号的成功实践说明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深化,C符合题意。
D: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A
【详解】①:《决定》立足现实,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
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而不是生产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决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这体现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③正确。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D
【详解】ABC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ABC不符合题意,D正确。
故本题选D。
16.D
【详解】D: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符合题意。
ABC: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ABC属于群众观点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17.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海的行径,将给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损害,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核污水不等于核废水,日本将核污水与核废水混为一谈,不顾客观现实,自欺欺人地认为核废水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极其恶劣的行为。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核污水排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全球性的、长期性的,日本政府核污水排海的行径,只看到本国利益而忽视全球利益、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违背了联系的多样性,是极其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不正当、不合理的,应该受到谴责和反对。
18.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只有在调查研究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所在并推动认识发展;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从而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要;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树立重视调查研究的正确认识,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有利于做好各项工作。
19.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该片体现制作者发挥集体的智慧而完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观看,并获得众多好评。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影片由4000多人集体创作,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影片通过反映当代青年对抗内卷、阶层固化的诉求,以及对“躺平”与“奋斗”矛盾的反思,提炼了群众普遍心理诉求,引发共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