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1 正视发展的挑战课程标准 本课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理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政策和战略,增强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道德修养:践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文明的社会成员,培养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 责任意识 :敬畏自然,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参与环保行动等,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课时教材 分析 本框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框题。本框包括“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面临危机”两目内容,主要讲述“是什么”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介绍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学生在直观感受我国资源环境形势的基础上,理解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地理课以及其他的课程中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因此本课对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较小。因此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挑战的严峻性,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增强学生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核心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我国人口现状,正确认识到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理解并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基本国策及走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2)法治观念:通过学习基本国策,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3)责任意识: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现状,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设计思路 总议题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人从众”之困,如何应对?情境一:人口特点图 情景二:人口越多会不会越好?任务一:1.以上情景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任务二:2.人口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 3.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 知识一:人口的现状 知识二: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对策议题二:“森林木”之殇,如何化解?情境三:人口背后的资源环境压力 情景四:“始祖鸟”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遭全网谴责任务三: 1.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依赖哪些资源? 2.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 3.资源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国该怎么办? 任务四: 1.人们为什么谴责始祖鸟“炸山事件”? 2.我国的环境现状是怎样的? 3.你在生活中还感受到过哪些环境问题,并尝试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知识三:资源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对策 知识四:环境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对策议题三:“绿富美”之路,如何践行?情境五:西藏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任务五: 西藏近些年的发展给我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带来什么启示? 知识五: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青少年能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展示国庆各景区相关视频,创设直观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提出核心问题:“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人口的背后是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是怎样的?国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积极应对?”,明确本节课探究方向,衔接总议题 “正视发展挑战,探寻发展良策”。 1.观看视频,结合自身国庆出游等生活经历,直观感受景区 “人多” 的场景,初步联想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联。 2.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后续子议题学习做好铺垫。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场景导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挑战,为后续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奠定情感基础,培养对国家发展现状的客观认知,培养政治认同。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意识,初步树立 “国家发展与个人息息相关” 的观念,培养公共参与意识。议题一:“人从众”之困,如何应对?呈人口数据图表,布置 议学任务。 用“人口是不是越少越好” 等提示搭支架,总结结论并追问纠误区。 结合情景讨论并分享: 1.以上情景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2.人口问题会带来哪些影响? 3.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国家根据人口形势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生育支持体系,认识到党和国家 “立足国情、科学决策” 的执政理念,增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 “人口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信念,培养政治认同。 在讨论人口问题影响和国家举措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个人在应对人口问题中的责任,如理解生育政策调整的意义,为未来参与社会事务(如支持养老事业、倡导科学生育观念)奠定基础,培养公共参与。议题二 :“森林木”之殇,如何化解?用 “2024年国家自然资源家底揭晓”呈资源问题,提 “资源需求、现状、影响、对策” 任务。 展资源数据、能耗数据,联 “始祖鸟炸山事件” 过渡到环境问题,梳结论。 结合情景和生活实践讨论交流:议学任务二 1.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依赖哪些资源? 2.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 3.资源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国该怎么办? 议学任务三 1.人们为什么谴责始祖鸟“炸山事件”? 2.我国的环境现状是怎样的? 3.你在生活中还感受到过哪些环境问题,并尝试分析其成因和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解国家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认同。 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反思个人行为(如浪费水电、使用一次性产品)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初步形成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行动意识,为后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奠定基础。议题三 :“绿富美”之路,如何践行?以西藏 “生态优先” 为例,提出 “启示” 任务。 用思维导图梳理 “问题 - 影响 - 对策” 逻辑,追问青少年行动。 讨论:西藏近些年的发展给我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带来什么启示? 交流:青少年能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些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明确国家 “绿色发展” 的战略选择,以及西藏等地区践行绿色发展的成功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国家解决发展难题的决心和能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 将 “绿色发展” 从国家战略落实到青少年的具体行动,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如 “低碳出行、光盘行动”,培养 “从我做起,参与国家生态建设” 的责任感和行动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以 “正视发展挑战,探寻发展良策” 为总议题,拆解 “‘人从众’之困”“‘森林木’之殇”“‘绿富美’之路” 三子议题,锚定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设计活动,虽实现基础教学目标,但在议题与素养的深度融合上仍有优化空间。 从议题设置看,优势在于逻辑闭环清晰,三子议题分别对应 “人口问题 — 资源问题 — 综合对策”,层层递进呼应 “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认知规律,且每个子议题均依托真实素材,如人口数据图表、“始祖鸟炸山” 案例、西藏生态发展实例,让素养培养有具体载体。例如 “‘人从众’之困” 议题中,通过对“人口是不是越少越好”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有效落实 “政治认同” 素养;“‘绿富美’之路” 议题关联环保政策与青少年行动,为 “公共参与” 素养搭建实践路径。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