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6.2交友的智慧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6.2交友的智慧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6.2交友的智慧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养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尊重他人的品质”。本课通过探讨交友这一核心人际议题,旨在培养学生沟通协作、情绪调控、理性思维的能力,为其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人际交往单元的核心内容,承接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开启更广阔的社会交往,是学生社会化的关键一环。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同伴认同需求急剧上升,友谊是其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交友意愿强烈。 普遍存在“想交朋友但缺乏方法”、“处理冲突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等困惑,易产生孤独感或社交焦虑。对友谊的理解易理想化、绝对化(如认为“好朋友就必须形影不离”),对友谊的“原则性”和“边界感”认识模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有效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 理解并践行“交友需要原则”,并能坦然接受“不可能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 1. 能理性看待交友中的得失与变化,培养乐观、豁达的社交心态,增强社交韧性。 道德修养 2. 理解并认同真诚、信任、尊重、宽容、原则等交友中的核心道德品质。 责任意识 3. 懂得对自己和朋友的成长负责,在交友中既乐于付出,也勇于坚守底线。 法治观念 4. 初步意识到交友中的边界和规则,懂得用正当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设计思路 总议题:何为挚友,何以相处? ——探寻交友的智慧之道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交友之“道”:与谁同行?情境一:第一条朋友圈:【定位篇】我的“好友招聘说明书” 任务一:作为顾问,我们首先要帮小哲明确:他想吸引和寻找什么样的朋友?请为他设计一条“招聘”好友的朋友圈。知识一: 能够走到一起,成为朋友的人的共同特点(前提)? 议题二:交友之“法”:何以长青?情境二:第二条朋友圈:【经营篇】我们的“友谊里程碑” 任务二: 1.小组合作,思考遇见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办? 2.结合同学们的表演,思考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知识二: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议题三:交友之“境”:何以共处?情境三:第三条朋友圈:【格局篇】我的“友谊能量圈” 任务三:第一步:绘制我的“能量圈” 议学第二步:思考与讨论知识三: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 PPT展示虚拟人物“小哲”的社交主页截图,并配文:“新环境,新开始!好想交到真心的朋友,但又有点不知所措……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提问引思: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和小哲类似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哲的‘社交顾问’,帮他,也帮我们自己,用智慧经营好人生的‘朋友圈’。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以现代“朋友圈”形式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让抽象标准可视化、个性化。为后续行动环节奠定价值基础。
议题一
第一条朋友圈:【定位篇】我的“好友招聘说明书”· 任务发布: 作为顾问,我们首先要帮小哲明确:他想吸引和寻找什么样的朋友?请为他设计一条“招聘”好友的朋友圈。 · 活动: “招聘说明书”设计大赛 · 配图: 象征理想朋友特质的图片(如:灯塔-指引方向,大树-可依靠)。 · 文案: 仿照招聘广告,写出对“理想好友”的要求(如:诚聘“乐观向上、真诚守信”的终身合伙人)。 · 评论区互动: 你会@谁?为什么?你最看重朋友评论区提到的哪种品质? · 展示与分享: 邀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朋友圈”,并阐述设计理由。 教师将关键词(真诚、信任、共同成长等)板书。 · 教师引导总结: 从大家的“招聘书”里,我们提炼出交友的黄金标准:真诚、信任、志趣相投。这就像我们交友的“GPS”,帮我们定位方向。引出交友的标准。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以现代“朋友圈”形式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让抽象标准可视化、个性化。为后续行动环节奠定价值基础。
议题二
任务发布: 假设小哲已经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小悦”,请为他们设计一条记录友谊关键节点的朋友圈。 · 活动: “友谊里程碑” · 将五个要点融入五段“视频”中,小组合作,为每段视频配文: (初遇):(体现: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 情节:主人公小哲如何在新环境中主动结识小铭?(是微笑问候?还是基于共同爱好发起邀请?) 2. (选择): (体现: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情节:小哲发现小铭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爱说闲话),或另一个朋友小汪邀请小哲去做一件不好的事。小哲面临选择,他/她如何做出明智决定?体现 “慎重选择” (是否志同道合?)。 3. (关怀):(体现: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情节:小铭考试失利或遇到家庭烦恼,情绪低落。小哲是如何关心和安慰他/她的?(注意是耐心倾听还是强行说教?是否尊重对方的空间?) 4. (风雨):(体现:交友需要学会处理矛盾和冲突) · 情节:因为一场误会或一次竞争,小哲和小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如何化解这次冲突?(是冷战、指责,还是坦诚沟通、换位思考?) (底线):(体现:交友需要讲原则) · 情节:小铭请求小哲在重要考试中“帮忙”作弊,并以友谊相要挟。小哲如何坚守原则,同时尽力维护友谊? · 整体文案: 为这条朋友圈写一段总结性文案,如:“成长的路上,感恩有你同行!” · 教师引导总结: 这条朋友圈告诉我们,经营友谊好比谱写故事,需要开场的热忱、过程的滋养、风雨的考验和不变的底线。
设计意图
· 设计意图: 用一个完整的隐喻和连续的故事线,将五个分散的要点有机串联,使知识系统化、情境化,让学生在创作中深度理解交友是一门需要全面投入的“艺术”。
议题三
【新颖活动:“友谊能量圈”可视化工作坊】 · 活动第一步:绘制我的“能量圈” ·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画三个同心圆。 · 核心圈(深色): 写下1~2个“知心朋友”的名字,他们是给你情感能量最多的人。 · 支持圈(中间色): 写下4~5个“好朋友”的名字,你们经常一起活动,互相支持。 · 交流圈(浅色): 写下班级里其他你愿意友好相处的同学的名字或小组。 · 活动第二步:思考与讨论 1. 提问1: 为什么我们核心圈的人那么少?这正常吗? · 引导结论:我们不可能和所有人都成为知心朋友,这是由时间、精力、性格、缘分决定的,非常正常。 2. 提问2: 对于支持圈和交流圈的同学,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相处? · 引导结论:虽然不能成为密友,但应学会以诚待人,同大家和睦相处。一个微笑、一次举手之劳、一句公正的话,都能让集体更温暖。 · 活动第三步:升华——“照亮你的能量圈” · 邀请学生思考:我可以做一件什么小事,来为自己“交流圈”里的同学送去一点善意?(如:主动借文具、为值日生帮忙、真诚赞美一次发言等) · 教师总结: 交友的最高智慧,是既能用心经营核心的“小朋友圈”,也能用善意照亮整个班级的“大朋友圈”。以普遍的友善,支撑个别的深情,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既深厚又广阔。 教师总结 · 回顾: 我们一起帮小哲发布了三条朋友圈,也从“定位”、“经营”到“格局”,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交友智慧探索。· 升华: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自己人生‘朋友圈’的智慧主编,发布真诚,收获温暖,用心经营,理性看待,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属于你的精彩社交天地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通过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性接纳人际关系的边界,将“与人为善”从道德要求转化为一种理性的处世智慧,完成心态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 情境驱动,寓教于乐: “朋友圈设计”、“友谊里程碑”、“能量圈绘制”等活动新颖有趣,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度,将道理蕴含于体验之中。 · 逻辑清晰,层层深入: 从“价值判断”到“行为指导”再到“格局认知”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现了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2. 待改进之处: · 时间把控: “友谊里程碑”环节小组活动时间需严格控制,避免前松后紧。 · 深度引导: 在讨论“原则”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仍有“义气”之心结,需要教师更精准地点拨和价值观引导。 · 差异化教学: 对于性格内向或交友受挫的学生,需给予更多关注和鼓励,可考虑在课后进行个别交流。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