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学习目标】学业要求 核心素养通过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丰富成果,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及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的伟大意义 2. 能够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感受改革于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3. 通过查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资料,理解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4. 理解中国特色会主义是在革开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结果,明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 政治认同∶结合改革开放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改革开放的信心。 科学精神∶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明确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教学重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1.改革开放的历程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①内容: 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了马克思主义的 路线、 路线和 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 上来,作出实行 的重大决策。②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⑵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进程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起步阶段 农村改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 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企业改革:1984年召开的党的 ,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 、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①1980年,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 。 ②1984年,开放了包括大连、青岛等14个 。 ③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⑤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 个城市。 ⑥开放17个 城市。 我国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逐步深化阶段 ③1992年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④1993年 召开,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⑤2003年召开 ,围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⑤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 标志着我国 。全面深化阶段 ⑥2013年召开党的 作出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 ⑥2013年,设立 。 ⑦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 ,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⑧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做出 的部署 ⑨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 ⑩2020年,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 作出部署。这使得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2.改革开放的意义注意(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议题活动案】议题探究一:75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已走过了75年的光辉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国1949年以来发生的三件大事。请你简要回答这三件大事分别对我国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议题探究二:“三中全会”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此后的三中全会大多聚焦经济改革、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风向标,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进入新时代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九届三中全会主要聚焦机构改革,力度空前。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次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向世界发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知识框架】【课堂达标案】一、判断题1.改革开放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5.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6.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无止境。( )7.我国已基本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9.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10.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二、单选题11.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1984年的产值为七亿五千多万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六分之一。由此,从侧面可以推断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①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②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③乡镇企业在放活中异军突起 ④城市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小王同学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WTO”的新闻纪录片C.近景:村民老刘听说“乡村建设行动”即将启动,笑得合不上嘴D.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13.1980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2.04亿人,比1952年增长2.7倍}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烈性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平均寿命大大延长。这一系列成就表明(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③我国教育、科技、医疗取得长足进步④我国完成了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③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增强了综合国力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近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领域 成就经济领域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攀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农业国逐渐发展为工业和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国家科技领域 5G通信技术领先全球,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转变,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民生领域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我国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新中国成立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党在过渡时期的探索使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③改革开放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发展指明前进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近年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各领域改革全面展开,国企、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破立并举,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同时,自贸试验区扩围、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持续发力……从“全面深化改革”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坚定。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①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②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③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④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我国改革开放45年来,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130多万亿元,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站,数以亿计的人口实现脱贫,科技领域“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蛟龙”下潜等等,这从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④让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议题活动案】议题探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条件)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方向)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道路)三大改造完成:①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制度)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道路)小岗村:①小岗村的土地承包责任书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序幕、突破)②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有利于解决吃饭问题。(农民积极性)议题探究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课堂达标案】1.错误【详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本题观点错误。2.错误【详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制度,故题目观点错误。3.错误【详解】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该说错误。4.错误【详解】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故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故本题说法错误。6.正确【详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故本题说法正确。7.错误【详解】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沿长江5个城市开放。之后,17个内陆省会城市开放,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故题中观点错误。8.错误【详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故观点错误。9.错误【详解】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故原观点说法错误。10.正确【详解】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故判断为正确。11.C【详解】①:材料只反映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未涉及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①不符合题意。②③: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1984年的产值为七亿五千多万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六分之一。由此,从侧面可以推断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乡镇企业在放活中异军突起,②③正确。④:“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与事实不符,④错误。故本题选C。12.D【详解】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的政策目标(2012年提出,2020年实现),与1978年改革初期不符,A排除。B:2001年中国加入WTO,不是农村改革初期,B排除。C: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在2021年提出的,C排除。D:1978年,小岗村农民首创“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初期的典型事件,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C【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排除。②③:1980年我国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长,核技术等取得显著成就,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等,表明我国教育、科技、医疗取得长足进步。这些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说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②③正确。④:人民幸福是动态发展的长期目标,本项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④排除。故本题选C。14.C【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排除。②:题干中“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不完’”等描述,直接体现了改革开放对国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变,②正确。③:改革开放调整了生产关系,但这一调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非“根本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③排除。④:题干明确指出“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④正确。故本题选C。15.D【详解】①: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新中国成立,①错误。②:过渡时期的探索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还没有使我国变成“先进工业国”,且题目中的成就更多地指向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而非过渡时期的探索,②错误。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民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题目中列举的成就,如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5G通信技术领先全球等,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③符合题意。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指明了前进方向,④正确。故本题选D。16.B【详解】①④:从“全面深化改革”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坚定。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④正确。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排除。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排除。故本题选B。17.C【详解】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①错误。②④: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④正确。③: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③错误。故本题选C。18.C【详解】②: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我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②正确。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④正确。①: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强调的是发展经济特区,与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无关,且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①排除。③:“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要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奋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征程,而不是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③排除。故本题选C。19.A【详解】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①正确。②: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正确。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确立和完善的,③排除。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不是改革开放,④错误。故本题选A。20.A【详解】①:我国改革开放45年来,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站,数以亿计的人口实现脱贫,科技领域“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蛟龙”下潜等等,这从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正确。②:我国改革开放45年来,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130多万亿元,这从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②正确。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③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