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根本依据,立足 “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的总目标,聚焦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等核心素养,以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道路” 为逻辑主线,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发展观。
设计依据 本框题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第四学段(7-9 年级)国情教育主题: 【内容要求】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内容分析 本框题为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生态文明的共识与行为追求的体现。即从理念上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行动上说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从愿景上说要建设生命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框是第六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既要展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又要认清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还要将愿景理念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并不陌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所了解,内心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就为学习“共筑生命家园”做好了铺垫,为如何坚持绿色发展提供了知识的准备。从个人层面来说,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缺乏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格局和高度。加大对中学生资源环境国情、生态意识培育的力度,增强青少年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北大荒、余村的过去与现在,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通过思考青少年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责任意识:能在生活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为建 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活动 设计意图 落实素养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美中国》 学习任务:视频中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幅图 景?如何让我们的祖国大地到处都这么美? 可以给学生一些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议 学 环 节一:忆往昔 议学情境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变迁,黑龙江停止开垦北大荒。 议一议:(1)黑龙江省政府为何会作出决定,不在开垦北大荒呢? 通过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对比,以及黑龙江农垦部门做出停止开垦北大荒的决定,切实让学生辩证认识到人类生存与发展与大自然保护的动态平衡关系。
—究人与自 (2)当初开垦北大荒,错了吗?
然如何和谐共生 教师总结: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议学环节二: 探寻绿色发展之路 议学情境二:播放视频《余村的蜕变》 小组合作探究: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余村的发展史,深入理解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师总结:1.第一条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第二条走绿色发展道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2.①余村关停矿山、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余村同时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③余村落实了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
情境三:青山有约,共建共享 —— 余村的生态守护实践 【材料一】十多年来,参与村里定期开展的“美村庄、靓家园”义务劳动,成了许多村民的一个习惯。村民还自发组成生态护卫队,及时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监督农家乐有无偷排污水、乱倒垃圾,大家共同用自己的双手扮美绿水青山、守护美丽家园。 【材料二】余村“村规民约”:1.垃圾不落地。2.严禁在水库、山塘等地投放对人体有害的鱼饵、食物或药物,不得排放任何废水。3.山林野外严禁使用除草剂等有毒有害农药,限量使用化肥,严禁野外擅自狩猎捕鱼。 思考:结合材料中村民的行动和余村的村规民约,启示我们我们在走绿色发展道路时还应注意什么? 教师总结:①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 以余村的生态保护实践为情境,通过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发展方针的具体体现,以及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认识到生态保护需要制度保障。
议学环节三:绘就美丽中国画卷 【议学延伸】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通过本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以致用,凸显主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
作 业 布置 实践活动:美丽内蒙古 共建共享 1.给同学们推荐一个周边生态旅游景点,并写推荐词。 2.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呼吁大家共建美丽内蒙古。
板书设计 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色发展道
学习过程评价设计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通过案例讨论分析总结为何停止开垦北大荒,浙江余 村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评价要素
参与态度 (小组评价) 参与不积极 大多数时间处于合 作状态 积极参与
观点阐述 (学生自评) 角度单一 观点较独特 全面具体,多角度分析问题
思辨表达 (教师评价) 表述不准确 思路较清晰,表述 一般 思路清晰,表述观点有理有
2.实践作业 实践活动:美丽内蒙古 共建共享
评价项目 给同学们推荐一个周边生态旅游景点,并写推荐词。 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呼吁大家共建美丽内蒙古。
评价要素
主题符合 不符合主题 较符合主题 主题鲜明
内容设计 宣言内容单一, 没有新意 基本能结合地区实 际书写倡议书 格式工整,有逻辑性, 针对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