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本单元的第一框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主要阐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深刻把握。2.学习者分析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识记相关知识并且能解决简单问题。但在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上还需进一步理解,特别是在主观题的解答上还缺少方法的指导。3.学习目标确定1. 通过议题一,准确调动所学知识,有逻辑地说出冰雪经济的发展如何体现联系观,并区分易错易混点。 2. 通过议题二,从冰上龙舟赛的高考题中,领会全面眼光看问题的意义,规范作答逻辑,并通过举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在我国遇到危难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明确重要性,树立正确价值观。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意义主观题答题方法 难点:提炼整合材料信息5.学习评价设计通过分析设问,回顾联系观的知识框架,了解本题涉及考点具体的高考考情,明确答题逻辑,达成目标一。具体从学生是否准确记忆相应知识点内容,是否对材料信息拆解准确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设问拆解,学生能否准确定位设问关键词,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通过材料分析,学生要对材料信息分层整合提炼,进行知识迁移,整理答案,达成目标二。具体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从理论原理运用是否准确,是否逻辑清晰,问题考虑是否全面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学生提炼文字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导入:同学们好上课,12月15日我们家乡发生了一件大事,请大家看图片没错,就是我们的冰雪嘉年华开幕了,这是对于11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文件,要求《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 的实践,也彰显了习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这节课我们就以冰雪经济为例,一起来复习世界是普遍联系。教师活动:写板书 (教师展示考情考向) 我们先来了解关于这一课高考是如何考的呢?老师在这里把课程标准也就是我们出题的依据,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呈现给大家。我们来分析高考题是如何落实课标的,选择题主要的设问方式是,体现类,而我们的课表要求是“描述世界是普遍的”,描述这个关键词,要求我们能够准确概括材料信息,回答是什么问题,而后边大题主要集中的知识点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类型题主要什么类型,比较直接考法是直接问你用这样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也有用具体成功的案例让你领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那我们这这节课也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学习学生活动: 观看课件内容,说出题型分类,了解热点考向如何对接课标环节一:用联系观解读冰雪经济成功密码教师活动1 那说到冰雪经济搞得好的地方,你能想到的就是去年爆红的哈尔滨,今年我们呼伦贝尔也趁势而上,那么一起运用联系特点的知识,解读冰雪经济的成功密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展示冰雪经济有关的文字素材) 教师总结: 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一系列项目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充分体现了联系的特点,那么在高考出题中我们又是如何考察的呢? 试题回顾:展示易混易错题目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 2.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主观性。( ) 4.人类的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 5.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在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 6.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善于创造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 ) 7.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建立新的联系。 ( )学生活动1 小组合作探讨5分钟,选取材料信息说明体现的联系的特点。 评价: 等级1.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观点合理 等级2补充发言,思考问题全面 学生活动2 判断关于联系的说法正误,错误的改正过来。 评价 等级一:能够判断正误 等级二:能够改正 等级三:能够结合实例说明为何不正确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本环节的设置,学生能通过热点考向突破整体感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通过考点考频点击,直观的认识到本题所考察的知识内容的重要性。通过生活中的素材,真实感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环节二:用联系观解读冰上龙舟的价值意蕴-设问分析教师活动2 教师过渡: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去建立新的联系,这句说法是错误的,但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比如我们依托自然资源的冰雪优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冰雪运动,比如抽冰尜、冰上拔河,冰上龙舟等。说到冰上龙舟,早在十四冬,就已经成为一项比赛项目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师:你觉得冰上龙舟是一项怎样的运动? 追问:需要怎样的精神呢? 我们辽宁省的命题人和大家的思路不谋而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 首先我们一起来审设问。 题问关键词来自于? 请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学生活动2 学生观看视频 团结协作,齐心协力 协作精神…… 生: 1.定知识范围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回忆说出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以及方法论。 题问类型:必要性 答题语言应该是有利于,只有才 题问关键词: ①冰上龙舟赛(材料) ②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材)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分析清楚设问要求,做到知识范围清晰,答题逻辑顺畅符合题意。环节三:用联系观解读冰上龙舟的价值意蕴-材料分析,答案形成教师活动3 教师过渡: 师:材料通过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什么问题?请概括材料大意 师:结合设问,我们具体的材料定位应该在哪一段? 师:结合材料说明冰上龙舟赛哪里有整体?哪里有部分? 师:大家做到了材料逻辑的可视化,接下来我们来整合一下答案,先来看一下本次考试中的两份试卷 (合作探究)师过渡: 1、小组内对上面几份试卷进行点评赋分并说明你的评分理由 2、你认为这几份答案可以如何进行提升优化 师:同学们评价的非常好,我们生成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对比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所以可以看出在日常练习的时候,我们不唯答案论,答案只是给我们提供参考的,我们要学习的是参考答案中精炼的语言,这需要我们多加积累和联系。 师: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体现在龙舟比赛中,更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洪水,地震还是疫情,总有人舍生取义,把集体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比如疫情中“逆行”的白衣天使,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奋不顾身,才有了当今的中国!老师也希望,等到有一日重任在肩,我们也能不负青春,不负使命,为人民的利益奋斗!学生活动3 学生整理材料,划分层次,提炼信息 生:冰上龙舟赛是什么?龙舟精神的作用,冰上龙舟的发展历程 第一段 “强调团队合作”-整体 “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部分,有序组合 生:讨论并给出分数; 第一份失分理由:原理和方法论阐述不当 ,材料定位不够准确 第二份失分理由:没有对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拆解,没有回答设问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但是逻辑很清晰 第三份失分理由:缺少方法论的陈述,第二层,整体的部分缺少论证。 整合答案: 整体统率部分,并由部分构成,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 比赛中团队与队员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协调好团队与队员间的关系,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比赛中,只有坚持集体利益优先,才能凝聚力量,加强团队合作: 只有尊重个人正当利益,发挥每个队员的主动性, 并使队员与团队协作配合,才可能贏得比赛。7.板书设计联系的基本特征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高考真题训练9.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以本市冰雪经济得发展为议题,下设两个分议题,“用联系观解读冰雪经济成功密码”,“用联系观解读冰上龙舟价值意蕴”,案例选取具有时效性,贴近学生生活。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清楚,逻辑清晰,问题环环相扣,指向核心素养。 在教学设计方面,为了更好的服务高考,本课在刚开头展示了近年来得的考情考向并和核心素养相连接,让学生学习有方向。但是PPT美观度需要有所提升,字体字号也需要调节。 在教学实践方面,在课堂中能够比较有效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仍有提升空间,在学生点评试卷环节,学生探讨不够充分,可以让多个同学多角度点评,在变式训练方面,应当把后面的选择题训练改为大题训练,能够更好掌握习题应用技巧。 改进措施:对于板书,板书字体略小,可以再放大。在时间分配上,如果有学生点评环节,应该严格控制和分配好时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讨论、总结,能交给学生完成的内容交给学生。同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纠正自己的手势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