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复习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复习讲义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一、基础点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如何应对初中阶段的各种可能与挑战
·为什么要规划初中生活
二、知识点
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高频基础点)
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1)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④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新机会)
(2)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②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新要求)
(3)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2.我们要如何应对初中阶段的各种可能与挑战 (低频基础点)
(1)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2)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3.为什么要规划初中生活 (低频基础点)
(1)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
(2)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人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4.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高频基础点)
(1)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2)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使行动方案切实可行。
(3)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三、阶段测试
(1~3题为判断题,4~6题为选择题)
1.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 )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说明,有了规划就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
3.雯雯学习很努力,每天都会熬夜复习、预习。( )
4.中学生小凡在日记中写道:“人生仿佛一本书,翻过了小学这一页,迈进了中学的新篇章,在这里我将尽情挥洒画笔!”在这里,小凡可能会( )
①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发展兴趣②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
③在同学心目中树立绝对完美的形象④不断提高自身理解能力、思维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有人说:“初中生活是一盏茶,散发着迷人的醇香;初中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初中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对于未来的初中生活,你的想法是( )
A.着眼长远,只做大事 B.放飞自我,想入非非
C.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D.顺其自然,得过且过
6.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人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下列同学的规划合理的是( )
A.小明决定假期前半个月先玩,后半个月再完成寒假作业
B.小青制订了锻炼计划,没有长跑经验的他决定参加马拉松
C.小浩制订了学习计划,为自己的弱势科目分配了更多时间
D.小欣制订了假期实践活动计划,准备到无人区去进行探险
参考答案:1.× 2.× 3.×4.B 5.C 6.C
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我
一、基础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学会欣赏自己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如何不断完善自己
·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二、重难点
·认识自己的途径
·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
·如何接纳自己
三、知识点
知识点1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重要性。(高频基础点)
(1)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助记】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的途径。(高频重难点)
(1)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①生理状况: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②心理特征: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③社会关系: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3.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 (高频重难点)
(1)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意义)
(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态度)
4.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的意义
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等生活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准确,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
【补充】
(观点辨析)有人认为,认识自己没什么用,他人评价也不准确,没有必要重视他人的评价。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上述观点是错误的。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②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③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做到客观冷静分析,不盲从、不轻视,学会用理性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评价,让自己走向成熟。
知识点2 做更好的自己
1.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高频基础点)
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①学会欣赏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③不断完善自己;④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⑤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
2.学会欣赏自己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低频基础点)
(1)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2)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3.如何接纳自己 (高频重难点)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①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②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
③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2)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如何不断完善自己 (低频基础点)
(1)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
5.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低频基础点)
(1)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参与多方面的活动,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3)通过与他人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阶段测试
(1~3题为判断题,4~5题为选择题)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迎合别人的喜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
2.人无完人,所以不必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 )
3.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就意味着裹足不前,所以只能接纳自己的优点。( )
4.老师要求同学们描述自己眼中的“我”,再请同学、父母、老师描述他们眼中的“我”,然后制作一张“我的画像卡”。老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让同学们( )
A.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B.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
C.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 D.学会多途径认识自己
5.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话体现出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自我观察 B.自我分析 C.他人评价 D.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1.× 2.× 3.× 4.D 5.C
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
一、基础点
·青少年为什么要怀有梦想
·如何通过学习成就梦想
·如何理解“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学习的丰富内涵
二、重难点
·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学习对梦想实现的意义
·梦想与学习的关系
三、知识点
知识点1 梦想
1.青少年为什么要怀有梦想 (梦想的重要性。)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2)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对个人)
(3)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对国家)
(4)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类社会)
2.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补充】(生活观察)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人生因梦想而绚丽,青春因梦想而闪耀。自己的梦想即使没有实现,但仍有意义,因为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3.如何理解“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低频基础点)
①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知识点2学会学习
1.学习的丰富内涵。(低频基础点)
(1)内容: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2)场域: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表现形式: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2.学习对梦想实现的意义。(学习的重要性。)(高频重难点)
①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②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③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④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梦想与学习的关系
①学习成就梦想;②学习可以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③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低频重难点)
4.如何通过学习成就梦想 (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高频基础点)
(1)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四、阶段测试
(1~3题为判断题,4~5题为选择题)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启示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
2.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是我们现阶段的唯一任务。( )
3.学习仅仅局限在学校,参加志愿活动不属于学习。( )
4.某校七年级“播种梦想”主题分享会上,同学们用心愿卡的方式写下对未来的期盼,并将萌芽在心中的“梦想种子”封存在“梦想瓶”中。举办这一主题分享会的目的在于( )
①帮助同学们明确人生前进方向
②激发同学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③让同学们避开现实中的烦恼源
④让学生把精力全放在编织梦想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的理想。”这句话表明,做有梦想的少年( )
A.要埋头苦读,只管学习 B.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C.应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 D.需要促进家庭幸福
参考答案:1.√ 2.× 3.× 4.A 5.B
总结考点
考点1 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考法1 结合名言哲语考查
例1名言哲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下列名言哲语与启示对应正确的是( )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完美自我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切自己做主,激发前进动力
D.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学会扬长避短,激发自身潜能
【答案】A
【方法】
步骤1:“读” 阅读题干要求,抓住关键句,审清题目要求
步骤2:“译” 理解引用的名言哲语蕴含的寓意、观点,根据表达的中心思想,再结合教材知识提炼知识点
步骤3:“判断/作答” 选择题:判断题干选项引用的对应点是否正确;联系题干要求,判断是否符合题意得出答案非选择题:根据设问要求,联系引文意思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作答
【点拨】分析名言哲语蕴含的寓意,然后与对应的启示进行比较,选出寓意与启示一致的选项;同时,注意排除选项中的绝对性表述。
考法2 结合学生情境考查
例2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小华:不管自己怎么样,只要坚持模仿他人优秀的行为,一定能做更好的自己。
小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才可能做更好的自己,一味地模仿他人是不对的。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小华正确,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B.小华错误,学习他人的优点也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
C.小刚正确,我们只要欣赏自己的优势就能做更好的自己
D.小刚错误,一味地模仿他人是因为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解题思路】首先对二人的观点进行判断,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小华的观点错误,小刚的观点正确,可直接排除AD;我们在学习他人优点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际,B正确:做更好的自己不仅要欣赏自己的长处,还要改正自己的缺点,C说法绝对,排除:选B
【点拨】直接排除法:选项中包含“只要……就……”“只有……才……”“一定”“根本”“彻底”“绝对”“必须”“唯一”等绝对性词汇,一般情况下,这类选项往往因观点过于绝对而被排除。
考点2 学习成就梦想
考法3 结合榜样事迹考查
例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年少时的毛泽东留给父亲的一首诗。下列选项与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吻合的是( )
A.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要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
B.家是生命的居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C.生命是神圣的,要在生命传承关系中更好地认识生命
D.志向是人生的航标,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答案】D
新考法 以社会调查的形式考查
例4 创新题 社会调查 材料一:某校调查组对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类型 不用父母和老师监督,会自主学时从不复习,临近考试才复习 学习有方法、有计划
百分比 30% 44% 26%
结合上述统计数据,谈谈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哪些问题。(4分)
【解题思路】分析设问明确要求:根据统计数据找问题,整体看统计表共有三种类型,其中类型三是学习有方法、有计划,前两类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性、积极性及计划性不强,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参考答案】统计数据表明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计划性,不能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分)材料二:在班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告诉我们,“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鼓励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好好学习。
请你为自己“好好学习”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6分)
【参考答案】①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②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⑤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