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课件(50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课件(50张)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
胶体和胶体的性质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或1~100 nm)。
2.胶体的分类:胶体的种类很多,按照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
3.胶体的性质:
①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③胶体均一、较稳定、通常透明。
④胶体有较强的吸附性,遇悬浮性颗粒、电解质等能产生沉降。
⑤部分胶体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但胶体总体不带电。
4.胶体的应用:
①某些含Al3+或Fe3+的化合物可作净水剂。
②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中加入固态胶体粒子,可以改善材料的耐冲击强度、耐断裂强度、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光学性质。
③胶体金属氧化物分散到玻璃中可制成有色玻璃。
④医学上用高度分散的胶体来检验或治疗疾病。
⑤火药、炸药等需要制成胶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冶金矿业中的选矿,石油原油的脱水,塑料、橡胶及合成纤维等的制造都会用到胶体。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类别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类型 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非金属氧化物(H2O除外)、大多数的有机物等
通电时的现象 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 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
实例 H2SO4、NaOH、Na2CO3、CaO等 C2H5OH、SO3、NH3、CH4等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几种液体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10-9 m 10-9~10-7 m >10-7 m
分散系外观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介稳性、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滤纸透过性 能 能 不能
半透膜透过性 能 不能 不能
丁达尔效应 没有 有 没有
举例 食盐水 Fe(OH)3胶体 泥水
2.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2)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3)丁达尔效应的应用:可以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
3.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1)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 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0-9 m的分散系为溶液。
(2)根据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2025·湖北恩施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阶段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图Ⅰ、图Ⅱ接好线路进行化学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Ⅰ中灯泡不亮、图Ⅱ中灯泡发亮
B.MgCl2溶液是电解质
C.MgCl2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D.MgCl2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
图Ⅰ
图Ⅱ
B
MgCl2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故图Ⅰ中灯泡不亮,MgCl2在溶液中能电离,生成能够自由移动的Mg2+和Cl-,故图Ⅱ中灯泡发亮,A正确;MgCl2溶液是混合物,MgCl2属于电解质,B错误;MgCl2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正确;MgCl2属于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D正确。
图Ⅰ
图Ⅱ
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下列关于鸡蛋清“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在10-9~10-7 m之间
B.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C.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仍然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和胶体是分散系,而浊液不是分散系
A
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在10-9~10-7 m之间,A正确;鸡蛋清“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B错误;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不再是胶体,因此没有丁达尔效应,C错误;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分散系,D错误。
下列几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①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一、透明的分散系。②是否能透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都很小,其分散质均能透过滤纸。
(2024·山东济宁兖州区期中改编)古诗文富载化学知识。下列古诗文隐含化学变化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HgS受热分解生成Hg、S,Hg与S遇冷二者重新反应生成HgS,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爆竹爆炸过程中,KNO3、C、S反应生成K2S、N2、CO2,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高处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飞快流下,在太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银河落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CaCO3高温煅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CO2,该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
(2025·盐城东台期中)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了落日的余晖穿过薄薄云雾的唯美景象。形成这种景象最本质的原因是
(  )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空气中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雾是一种胶体,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
D.空气中小水滴颗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
D
雾是胶体,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不是形成这种景象最本质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布朗运动是胶体的一种性质,不是形成这种景象最本质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雾是胶体,分散质粒子带电,但不是形成这种景象最本质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在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内,是胶体的本质特征,D符合题意。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
(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2025·甘肃平凉第二中学开学考试)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2024·广东东莞三校联考期中)国外宇航员吃着“牙膏和砖块”时,中国航天员已经在太空泡茶了,茶叶装在特制包装袋中,注水后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就可以喝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4NA个氢原子的水的质量为36g
B.标准状况下,NA个水分子所占体积为22.4 L
C.宇航员喝茶时注入的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36 g·mol-1
D.1 mol H2O中含有3 mol质子
A
含有4NA个氢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2 mol,质量为2 mol×18 g·mol-1=36 g,A正确;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 mol水的体积不是22.4 L,B错误;摩尔质量用g·mol-1作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故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mol-1,C错误;1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1 mol H2O中含有
10 mol质子,D错误。
(2025·湖南邵阳第一中学月考)如图所示,气缸的总容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25℃时向Ⅰ中充入16g SO2,Ⅱ中充入16g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活塞不再移动时,活塞将停在左侧占整个气缸容积的四分
之一处
B.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密度之比为1∶2
C.若将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之比为2∶1
D.若将Ⅰ中气体换为O2与CO的混合气体0.2 mol,Ⅱ中气体换为CO和CO2的混合气体6g,活塞最终停于中间位置,则右侧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D
当活塞固定在气缸中间,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Ⅰ、Ⅱ两部分压强之比为0.25 mol∶0.5 mol=1∶2,C错误;活塞最终停于中间位置,则两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右侧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2 mol,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x+y=0.2,28x+44y=6,解得x=0.175,y=0.025,可求得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CO)∶n(CO2)=0.175 mol∶0.025 mol=7∶1,D正确。
物质转化
组别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
① NaOH Na2CO3 NaHCO3
② H2O2 H2O O2
③ CO2 CaCO3 CaCl2
④ Na2O NaOH Na2CO3
A.4组 B.3组
C.2组 D.1组
A
组别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
① NaOH Na2CO3 NaHCO3
② H2O2 H2O O2
③ CO2 CaCO3 CaCl2
④ Na2O NaOH Na2CO3
组别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
① NaOH Na2CO3 NaHCO3
② H2O2 H2O O2
③ CO2 CaCO3 CaCl2
④ Na2O NaOH Na2CO3
组别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
① NaOH Na2CO3 NaHCO3
② H2O2 H2O O2
③ CO2 CaCO3 CaCl2
④ Na2O NaOH Na2CO3
组别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
① NaOH Na2CO3 NaHCO3
② H2O2 H2O O2
③ CO2 CaCO3 CaCl2
④ Na2O NaOH Na2CO3
(2024·山东临沂四中月考)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 如图中甲、乙、丙、X分别是Fe2O3、C、CO、盐酸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则X是(  )
A.C B.Fe2O3
C.CO D.盐酸
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