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课件(23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课件(23张)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亚硫酸的化学性质
SO2和CO2性质的比较
性质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味
溶解性 易溶(体积比1∶40) 可溶(体积比1∶1)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
与碱反应 SO2和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先生成沉淀,当气体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性质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弱氧化性
还原性 二氧化硫能被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Fe3+等氧化剂氧化 无
漂白性 有,不稳定 无
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酸雨 引起温室效应
SO2的漂白性与物质的褪色
1.SO2和HClO漂白性的比较
SO2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溶液,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SO2漂白不稳定,受热还会变为原色,属于暂时性漂白;氯气溶于水生成的HClO属于氧化型漂白,将有色物质氧化,属于永久性漂白,原理不同。
2.几种物质漂白或褪色的比较
(1)氧化型漂白
①漂白原理:漂白剂本身是强氧化剂,利用其强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②特点:不可逆,褪色后不能恢复原色。
③举例:HClO、Ca(ClO)2、Na2O2、H2O2、O3等。
(2)加合型漂白
①漂白原理:漂白剂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②特点:可逆,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③举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3)吸附型漂白或褪色
①漂白或褪色原理:某些固体物质疏松、多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②特点:某些吸附剂可重复使用。
③举例:活性炭、Al(OH)3胶体等。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1)吸水性
吸收物质中原本存在的H2O分子(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水以及结晶水合物中的水分子),即“有水吸水”。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
(2)脱水性
将某些有机物中的H、O两种元素按2∶1的比例(即水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脱去,从而使有机物炭化,即“无水脱水”。
(3)用两支试管各取适量的硫酸试样,略微摇动,观察状态,油状黏稠液体为浓硫酸,无黏稠感,类似于水的为稀硫酸。(状态)
(4)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硫酸试样,分别向其中投入铁片,产生大量气泡的为稀硫酸,无明显变化的为浓硫酸。(钝化)
(5)用玻璃棒蘸取硫酸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的为浓硫酸,无明显变化的为稀硫酸。(脱水性)
(6)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硫酸试样,分别投入胆矾晶体,晶体变白的为浓硫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的为稀硫酸。(吸水性)
(7)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硫酸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的为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的为稀硫酸。(强氧化性)
SO2通入某些溶液中的褪色问题
(1)SO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SO2的漂白性。
(2)SO2通入氯水、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溶液褪色:SO2的还原性。
(3)SO2通入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红色褪去:SO2的水溶液呈酸性。
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如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不能使之
褪色。
(2024·盐城期末)实验室需要制备少量SO2并验证其性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SO2 B.验证SO2的漂白性
C.收集SO2 D.吸收SO2
B
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1.关系式法
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应用守恒关系,对多个相关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整合,建立不同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计量数关系式,以此进行相关计算。
取1 g含SiO2的含硫矿石(FeS2)试样,在氧气中充分灼烧,残留固体的质量是0.84 g,若取1 000 t 这种矿石,可以制得多少吨98%的硫酸(设生产过程中硫的损失为2%)?
784 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