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专题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点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专题2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点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事项
(1)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且均取正值。
(2)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物质(不包括固体和纯液体)表示速率,因此在表示时要指明物质,即要在化学反应速率v后用“(物质)”标明。
(3)在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即表示整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1)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改变其物质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可通过改变它们的接触面积影响反应速率。
(2)改变压强只对参与反应的气体物质产生影响,而对于固体或纯液体,可以认为改变压强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3)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的程度不同;降低温度,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
(4)同一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5)很多催化剂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会升高,但温度太高又会使催化剂活性减弱甚至失去活性。
(6)反应物主要是通过接触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表面若被非反应物覆盖则会减弱其催化作用。
(7)一般情况下,外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小:催化剂>温度>浓度、压强。
6.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与活化能的关系图
图中E1表示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E1-E2表示反应热,即ΔH=E1-E2。
催化剂能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方向,也不能改变反应热的大小。
7.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改变
条件 单位体积内 有效碰
撞次数 化学反
应速率
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浓度 增多 增多 不变 增加 增大
增大压强 增多 增多 不变 增加 增大
升高温度 不变 增多 增加 增加 增大
加催化剂 不变 增多 增加 增加 增大
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催化剂都能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只有升高温度、加催化剂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由归一法,将②③④均转化为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则②v(CO)=2 v(NO2) =2×0.01 mol·L-1·s-1=0.02 mol·L-1·s-1=1.2 mol·L-1·min-1;③ v(CO)=4 v(N2)=4×0.4 mol·L-1·min-1=1.6 mol·L-1·min-1;④ v(CO)= v(CO2)=1.1 mol·L-1·min-1;故化学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③①②④。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的快慢时,需转化为同一物质、相同单位后再进行数据大小的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中的应用
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时,10~30 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 mol·L-1·min-1
B.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D.对比30℃和10℃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率相等
B
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个且对速率的影响一致时,是无法确定反应速率的变化到底是哪个因素导致的,因此必须控制变量。但是当两个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相反,根据最终速率的变化情况,可以推理出占主导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论。
有效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的解释
1.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的关系
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如图所示: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第一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是E5-E3,A正确;总反应减去第一步基元反应可以得到第二步基元反应,B正确;分子有效碰撞概率最大的步骤是活化能最小的步骤,由图可知,第二步的活化能最小,C错误;ΔH=E2-E1,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大小,不会改变反应的ΔH,D正确。
解决有关活化能题目的规律方法
(1)注意活化能最大的反应为决速反应。
(2)求反应的ΔH要用始态和终态的相对能量来计算。
(3)判断基元反应的步数时要看波峰,有几个波峰就有几步基元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