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5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期间,海南省通过多维度文化活动深化历史记忆,请你参与完成以下活动,以行动致敬历史。【活动一:观特展,记革命历史】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 海南档案馆于9月2日推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琼崖抗战档案资料特展”展览,同学们参观到多幅红色书法作品,如果用一幅行书来表现抗战军民的坚强意志,下边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2. 请从以上作品中任选一幅,用简体楷书,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写在米字格内。【活动二:写留言,悟革命情怀】3. 参观完琼崖抗战档案资料特展后,李康同学情难自禁,在留言本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并在班级分享,同学们提出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在省档案局看到王业熹爷爷的战地笔记本时,我仿佛触摸到1943年白沙起义的温度,感受到战士 (A.百折不挠 B.废寝忘食)的意志。他一定想不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如今每周都有火箭升空,长征十号正在进行登月测试,三亚崖州湾的南繁硅谷里,科学家们培育的耐盐碱水稻亩产超过327公斤以上,海口“万兆自贸港”建设,5G-A网络让海关通关时间缩短至30秒,未来我们还要在海底建数据中心,让全球数据在南海深处“冲浪”。今天的海南,椰林不再藏着xiāo烟,却生长着航天发射场的钢铁支架;橡胶林不再滴落血泪,却流淌着南繁科研的金色种子。我们会接过先辈手中的笔——用青春传承“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硅谷( ) xiāo烟(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A.百折不挠 B.废寝忘食(3)小文发现文段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小天计划进一步丰富文段内容,请你仿照画波浪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活动三:诵诗文,扬家国之志】4. 在“红色诗词诵读会”上,同学们深情吟咏志士仁人的壮丽诗篇,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请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古诗文原句2025年9月3日,九三阅兵盛大举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盛与捍卫和平的决心,千百年来,无数贤能之士为之奋斗。古有欧阳修游宴滁州时,发出“①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寄情山水,心系百姓的感慨。守望一轮明月,戍守边疆的士兵们默默许下“但愿人长久,②________(《水调歌头》)”的美好愿望。今有东风2号导弹首飞坠毁,钱学森带着“③________,④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心态继续研发;我本是高山,张桂梅用“⑤________,⑥________(《无题》)”的奉献精神托举乡村女孩们的成才梦;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以“⑦________,⑧________(《沁园春·雪》)”的豪情壮志续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活动四:展风采,习实践能力】5. 由校团委主办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将于2025年10月1日在学校举行,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你也是宣讲团一员,你将从收集红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做准备。(2)初三学生小林为申请加入“校园红色文化宣讲团”撰写的申请书,其中两处有问题请你帮他解决。师生赴临高角解放公园研学,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申请书 校团委: 为传承海南红色基因,弘扬琼崖纵队革命精神,我认真学习了《红色娘子军》《琼崖抗战史》等资料,具备基础宣讲能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初三(2)班小林 2025年9月13日①这则申请书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②这则申请书内容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二、阅读鉴赏(45分)(一)古诗词鉴赏(5分)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 下面是李杨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全表格中的内容。诗句 易混淆字 词义 探究结果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抵(底) 抵:相当于,值。底:物体的下层或下面,或表示根本、彻底。 “抵”写出了家书的珍贵,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塞(赛) 塞:堵塞、阻塞。赛:比赛、竞赛,或指祭祀酬神的活动。 ________7. 若在班级“逆境中的生命力量”主题分享会上,你想引用这首诗中的句子作为论据,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8.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岸芷汀兰(dīng) B. 日星隐曜(yào)C. 自庆阳帅谪巴陵(zhé) D. 恐后贻祸(yí)9. 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含义。(1)沙鸥翔集 A.集合 B.聚集 C.停息 集:________(2)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A.书写 B.书信 C.书籍 书:________10.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正患无隙以规之。11. 【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读完两文,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________?(三)名著阅读(6分)12. 学校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主题活动,请你作为活动志愿者参与以下活动。(1)经典人物知多少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就是①________;在《艾青诗选》中,也有这么一位人物,她是一位童养媳,她卑微得没有姓名,没有人身自由,只靠出卖乳汁和汗水为生,她对艾青极其疼爱,她勤劳宽厚仁慈,但也麻木不仁。她就是②________。(2)革命故事理情节小王同学对革命故事中有关情节进行了梳理与探究,请你帮他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学习任务。作品 人物 情节 形象概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参军后抵抗白军时,感染伤寒,病未愈就重返战斗。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红星照耀中国》 ①________ 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并为他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 ②________(3)革命精神驻我心《艾青诗选》中充满了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慨之情,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以下这句诗所蕴含情感的理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微不足道肖复兴①近些年来,深秋时节,我几乎每年都到潭柘寺,看那两株千年银杏。这对母女,也几乎是年年都会来这里看这两株老银杏。今年,我们才偶然相逢。满北京城,银杏的灿烂金黄,让萧瑟的秋天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起来,人们到处寻找银杏打卡地,纷纷涌来。以我看来,潭柘寺的银杏树无疑拔得头筹。因为哪里的银杏也赶不上它们年头古老,枝叶蔽天,满树金黄的叶子,如同老天爷特意打碎金子的碎片,肆意漫天挥洒在人们的头顶。这样的想法,这对母女也点头认同。②这对母女,坐在天王殿后身,画两株银杏树的水彩画。那里与银杏树有一段距离,可以画树高大参天的全景。女儿画的是两株银杏,银杏树中间隐约的大雄宝殿,以及殿前影影绰绰的红男绿女。母亲画的是东侧的一株银杏,被称为“帝王树”,最为粗壮,树龄已有1400年。有意思的是,母亲特意画了满地的落叶如金,以及踩在落叶上争先恐后拍照点彩式的朦胧人影。③我就是在这里结识的这对母女。母亲有六十岁上下,女儿三十多岁。我站在她们身后看她们画画,看了很久,慢慢搭上了话。④我知道了,前几年,一场意外的车祸,父亲丧生,女儿残了半条腿。想象不出母亲是怎样的坚强,拉扯起因车祸雪上加霜失恋的女儿,面对现实的残酷。她对我说,就是从那以后,每年秋天,她带着女儿到潭柘寺画画,画这两株银杏。她说:“我们两口子都是中学的美术老师,没别的本事,只会画画,而且,画了一辈子也没画出什么名堂。女儿从小和我们学画,也没画出名堂。”⑤母亲让女儿重新拿起画笔,带着她到北京各处画画,每年秋天,必要到潭柘寺画银杏。潭柘寺的这两株千年银杏,如同伸出两只温暖而有力的臂膀,搀扶着她们相依为命,度过最灰暗惨淡的日子。画画,居然能让她们母女相互慰藉和自我救赎吗 ⑥母亲对我讲了劳特累克。一位法国画家,意外让他14岁双腿瘫痪,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画画,帮助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还成为有名的画家。⑦母亲说:“我并没有奢望孩子也像劳特累克一样成为画家,我只是希望通过画画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日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喜好,这样的喜好就像小鸟藏在林子里,可以飞走,也可以飞回来,帮助你。”于是,母亲便搀扶着女儿来到潭柘寺。大自然,对于人有一种特异功能,抚慰你的创伤,滋润你的心灵。⑧面对这两株千年银杏,人真的是非常渺小。我们谁能活到这样大的岁数 只要想到我们自己的渺小,人生中出现的那些磨难,即使再痛苦不堪,其实也都是微不足道的。母亲继续讲:“我对女儿说:你看这银杏树,够灿烂的吧 那么多人围着它们拍照,它们的叶子不也会落下来,被人们踩在脚下 怎么样呢 它们就不活了吗 即使一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明年开春不是照样长叶,到了秋天照样一片金黄,让人们跑到这里拍照 ⑨我称赞她:“您简直是哲学家了!”⑩母亲笑笑,摆摆手说:“这是最微不足道的道理。” 女儿坐在一旁,也笑笑,没有说话。 一阵风吹,眼前银杏叶如一片金雨纷纷翻飞。树下拍照的人们仰头惊叫起来。潭柘寺的钟声幽幽飘来。13. 阅读选文,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表格。情节发展 ①_____ 了解母女家庭变故时 ③_____ 听完母亲含有哲理的话情感 好奇 ②________ 触动 ④_____14. 请结合语境从以下两句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做赏析。(1)满树金黄的叶子,如同老天爷特意打碎金子的碎片,肆意漫天挥洒在人们的头顶。(2)母亲笑笑,摆摆手说:“这是最微不足道的道理。”15. 第⑥段母亲讲述劳特累克的故事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16. 文中多次写到银杏的“金黄”和“落叶”,请分析其寓意。(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读书莫忘做笔记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有200多本、3.5万多页。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④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情操,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⑤读书思考,随手记之,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我的读书经验①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②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开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地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③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着一种利已主义,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因为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选自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有删改)材料三: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让更多人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我们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最应该完成的精神程序,“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而陡增诸多妙趣。1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观点。B. 材料二中,蔡元培主要分析了他读书不得法的两个原因:不能专心、不能勤笔。C. 材料三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阐述了“慢阅读”的必要性,层层推进,语言精准、严谨,说服力强。D. 上述三则材料都围绕读书话题展开,叙述简洁,论述思辨性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18. 材料一第②③段举顾颉刚和钱锺书的例子,有何作用?19. 材料二中,作者在第②段用“生吞活剥”形容自己的外语学习,这个词语在文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0.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请你以自己读过的某一本书为例,结合以上的材料,分享你的读书方法。(要写出书名,50字以上)五、写作表达(50分)阅读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21. 作文题一: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的精神、前赴后继的奋斗。从埋名戈壁数十载的邓稼先,到毕生为“天眼”奉献的南仁东、一生执着“超级稻”的袁隆平,再到“向地下要空间”的杨春和、为玉米嵌入“中国芯”的潘兴明,“向海图强”的万步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这种自立自强的志气骨气,正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新时代的我们也肩负着创新、突破的使命,为时代发展注入生命力。根据以上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可以论述观点和看法,还可以用书信、发言稿、演讲词等形式交流认识和感悟。要求: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22. 作文题二:假如你有一幅神奇的眼镜,戴上它可以看见文物的“前世今生”,这天你戴着这副眼镜漫步在博物馆大厅里,这时,一件展品吸引了你的眼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想象要合理,故事情节要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要求:①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5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参考答案【答案】1. C 2. 示例:铁血丹心3.【答案】(1) ①. guī ②. 硝(2)A (3)改句:科学家们培育的耐盐碱水稻亩产超过327公斤或科学家们培育的耐盐碱水稻亩产327公斤以上(4)例:用青春书写“薪火相传”的革命故事4.【答案】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 千里共婵娟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⑥.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 数风流人物 ⑧. 还看今朝5.【答案】(1) ①. 撰写讲稿 ②. 背诵讲稿 ③. 积极排练(2)①格式上“此致”“敬礼!”的位置不对,应“此致”空两格写,“敬礼!”换行顶格写。②内容上缺少申请目的,可在结尾加上“我申请加入校园红色文化宣讲团”。【答案】6. “塞”描绘的是诗人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块堵塞河道、无法前行的画面,象征着诗人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苦闷、茫然之情。7. 示例:我会选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了比喻和用典的修辞手法,写出诗人在困境中相信总有一天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到时定要扬起高高的帆,横渡沧海。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与分享会“逆境中的生命力量”的主题一致。【答案】8. A 9. ①. C ②. B10. (1)不因外物和自身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11.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 友善,爱其才 ③. 启示:①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③真诚友善、欣赏才情的交友原则。④为人谦虚、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处事态度。12.【答案】(1) ①. 毛泽东 ②. 大堰河(2) ①. 周恩来 ②. 平易近人, 热心周到(3)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践踏中国大地,国家山河破碎,人民遭受苦难。情感分析:“土地”象征祖国,诗人因祖国被侵略而悲痛流泪。“爱得深沉”直抒对祖国炽热的眷恋与热爱。这种情感凝聚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情,既包含对祖国受难的痛心,也暗含对侵略者的愤慨,更展现了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诚。【答案】13. ①. 看这对母女画画 ②. 同情 ③. 了解母亲每年秋天带女儿画银杏 ④. 称赞(敬佩)14.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金黄的银杏叶比作“打碎金子的碎片”用“肆意漫天挥洒”赋予银杏叶人的行为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银杏叶灿烂耀眼的美景。表达作者对银杏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为下文与母女相遇作铺垫。(2)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笑笑”“摆摆手”等细节,生动刻画了母亲面对作者夸赞谦逊、淡然的态度。体现出她在经历生活苦难后内心的平和与坚强。15. 在内容上,借劳特累克双腿瘫痪后靠画画走出困境的故事,解释母亲鼓励女儿通过画画走出阴影(痛苦、自我救赎)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旨。说明艺术创作(自然)对抚慰心灵创伤、支撑人们面对苦难的重要意义。结构上,为下文母亲阐述喜好(大自然)(艺术)能帮助孩子度过磨难的观点作铺垫。16. ①金黄象征希望与美好。指母女度过苦难,展现生命(艺术、大自然)的灿烂。②落叶象征放下与重生:指落叶代表人生中必须放下的磨难,但落叶归根后树木来年仍会重生,暗示磨难终将过去,生命会继续向前。【答案】17. C 18. 作为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证方法),证明了“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19.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学习方法不当(强调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凸显了机械阅读导致的应用能力缺失。20. 我读经典名著《西游记》。主要采用了圈点批注方法进行阅读,对于书中我认为有意思的句段我都会用红笔画出来,然后在旁边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言之有理即可)21、22.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