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你在学习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烦恼:矛盾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你还能说出哪些“对立统一”的事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方法论要求:用全面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注意区分“哲学上的矛盾”和“逻辑上的矛盾”哲学上的矛盾逻辑上的矛盾哲学上的矛盾即辩证矛盾,反映的是客观事物自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表现为思维和论辩过程中的自相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前后冲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是可以也应当避免的。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或名言?选择其中一句话,谈谈对矛盾斗争性、同一性的理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德经》“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1)同一性例如: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乃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斗争性哲学上的“斗争性”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含一切差异和对立。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VS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同一性 斗争性含义表现特点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共处一体);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含一切差异和对立)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易错提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分别体现矛盾双方的统一关系和对立关系,不能说“矛盾的一方是同一性、一方是斗争性”,也不能说“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P37阅读与思考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事物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继续。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而不讲求和谐。矛盾双方的同一包含了差别和对立,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这是为什么?体现了什么哲理?P37阅读与思考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我们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处在同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联系越密切,接触越频繁,差异和对立也就越多。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含义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以上说法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注意:不能说“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除了会遇到与学习有关的矛盾,还会遇到哪些矛盾?例如:球赛中的进攻与防守、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工作与家庭、纪律与自由、生产与消费、成功与失败、小我与大我……当前我们每个人遇到的矛盾一样吗?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矛盾一样吗?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具有特殊性二、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1.含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2.重要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46第三段)3.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二、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二)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1.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殊性2.三种情形3.方法论要求——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察对比:各种树叶会有哪些不同之处?各种树叶是否完全不同?结合上述问题,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关系。课本P39漫画中的病人犯了什么错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请找出其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存在什么关系?你还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特殊性—普遍性枫叶树叶植物生物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二、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原因: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表现:在一定场合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拓展:“不同场合”包括空间上(不同范围)和时间上(不同时期)小明的学习烦恼小明很想提高学习成绩,于是向高三一位学霸请教,获得了一份学霸作息表,他按照这一作息表学习,却感觉很吃力……小明为什么会感觉吃力?他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霸经验?这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有何启示?二、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3.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之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3.重要性/为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易错提示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1.同一性(相互吸引、相互联结):①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共处一体)②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1.区别:含义不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联系:①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包含);②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寓于、制约)1.区别:含义和表现不同2.联系:①相互联结:普寓于特,并通过特表现出来;特包含普②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注意:不能相互转化注意:区别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易错提示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问题的精髓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注意区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践观点唯物论范畴辩证法范畴比 较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 含义理论依据哲学范畴联系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物质决定意识矛盾具有特殊性辩证的唯物论(第二课)唯物辩证法(第三课)①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小明的学习烦恼小明的复习安排存在什么问题?请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小明的语文和英语成绩比较优秀,但数学是明显短板,七选三科目也各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突破。考试前两周,小明都会每天每科安排一小时的时间,从第一课开始全面复习,然而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够理想……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1)区别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同时存在多个矛盾,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内,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方法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重点论)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是相对于次要矛盾而言的,次要矛盾也是相对于主要矛盾而言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当条件发生变化时,主要矛盾可能会转化成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可能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方法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两点论)请用主次矛盾的知识分析下列情况:1.牵牛要牵牛鼻子2.拣了芝麻,丢了西瓜3.眉毛胡子一把抓4.一个好汉三个帮5.擒贼先擒王6.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7.打蛇打七寸8.好钢用在刀刃上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主次颠倒主次不分,抓不住重点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小明的学习烦恼应如何评价拍照搜题APP在学习中的作用?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主次之分小明完成家庭作业时,常遇到一些解不出的题,有同学推荐他使用拍照搜题APP,他的难题得到了快速解决。然而,最近小明感觉自己对拍照搜题APP产生了依赖心理……利大于弊? 弊大于利?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矛盾的主次方面(1)区别方法论要求: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重点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都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也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成为主要方面)。方法论要求: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论要求)(1)坚持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3)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从数量上区分:抓关键词: 从方法论角度区分: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主次矛盾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矛盾主次方面只可能是一对一主要矛盾常见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突破口、放在首位、重中之重、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常见关键词:主流、大局、本质、性质、绝大多数、总的来说、把握方向、认清形势……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强调解决问题要抓关键、抓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如判断事物的性质,分析事物的影响,权衡利弊,认清当前的形势,评价人物和工作。下面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1.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2.从汽车生产大国到生产强国,关键在创新。3.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5.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6.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主次矛盾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总结:矛盾分析法矛盾观原理 矛盾分析法(方法论)对立统一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 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 辩证关系原理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承认、直面、分析、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世界的状态世界的本质对立对立唯心论将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第三课小结(唯物辩证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