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根”续文化基因,雕琢文化自信 —— 坚定文化自信课程标准 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特点和主要内容;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三框的内容。本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本单元以文化内涵为逻辑起点,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再到立足中国、继承传统、借鉴外来、着眼特色,从特殊意义上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从内容呈现的逻辑结构上看,层次递进、横向关联、环环相扣、一脉相承,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力。在“文化自信”这一单元概念的引领之下,对上课内容进行了结构化处理与调整。调整后,第七课第二课时中关于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等内容并入这一课时。 本课时开展教学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家国情怀与理论学习并重,哲学与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选取立足中国、继承传统、着眼特色并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引导学生立足当代中国,发现与探寻文化实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能力。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二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分析社会现象的心智和能力,能够通过搜集资料对比、归纳总结、归因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现象作出基本评价和理解。对于新知识保持好奇,但是缺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教师通过情境材料的选取,知识的建构,问题的启发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度学习。学生能够自觉预习,尝试绘制思维导图。但是思维能力有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能提出问题,但不善于表达。 ◆生活基础 作为生活在开化本土的学生,对开化根雕并不陌生。开化大街小巷的根雕作品以及研学去参观根宫佛国,这些生活体验让根雕这一大情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同时,成长于新时代的高二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活动能力、信息技术、智能设备使用能力,这些都为本课时“自觉”、“自信”和“自强”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呈现提供了必要的能力支撑。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对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的学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化自信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公共参与:理解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知识目标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联系实践锻炼理论到实践的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今年有一种旅游叫文化游,有一种情绪价值叫做“我和文化双向奔赴了”。如果我们要策划一份专属开化的县域文旅设计方案,大家会选择什么作为方案的亮点。对的,开化根博园,这是首选之地。今年五一“百年江湖梦”活动就在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精彩上演。接下来,观看一则视频,让我们以“武”为名,寻梦根宫。 观看视频子议题一 走进根雕,在自觉中体验文化 环节一 探究活动:阅读与思考 展示材料和开化根宫佛国的照片 材料: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根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武德四年。明末,成为单独的艺术门类。清代,开化根雕日臻成熟。一千多年的演变发展,开化根雕逐步形成了融根艺、儒道释、美学、生态学于一体的根雕文化。 问题:下列图片反映了哪些文化? 2.探究活动:阅读与思考 开化根雕利用深山枯树烂根以及竹藤枯根为材料,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因材施工,巧夺天工,以极少的局部刀笔,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神韵自如;开化根雕技艺强调巧雕,顺应纹路与形体,在保持着天然形态的基础上,赋予朽木新的生命力。 问题:人创天成,根以载道,根雕蕴含了哪些传统价值理念? 3.问题:根据前面的素材,我们用一个次或一句话评价开化根雕文化 结论:这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过渡:根博园以根载道,除了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还献礼建党100周年,打造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用作品传承红色文化,和开化人民一起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正是一种文化自觉,即对自己的文化的自觉。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设计意图:阅读思考环节:课前预习,调查学生对根雕文化知识的了解情况,观看根宫佛国宣传片,收集学生与根雕的照片。分组探究,搜集资料,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特点和主要内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子议题二: 透析时事,在底气中沉淀自信 播放视频:《根宫十年》 展示材料:2007年,“根博园一期景观对外开放。2010年起,根博园开始大胆尝试,开启了越过3A创4A,创了4A即创5A的景区创建创新之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开化举全县之力的付出中于2019年完成5A创建。2016年,中国根雕司令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雕专业委员会落户开化,百名根艺名家汇集于此共谋中国根艺传承与发展。为响应习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2016年起,开化开始承办“中国(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暨‘一带一路’国际根艺文化交流周活动。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为“浙江省特色小镇”,根缘小镇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特色小镇。2020年12月,景区荣获“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近年来,景区紧扣“根雕+旅游+文化”,持续完善和丰富旅游功能业态,吸引入驻企业300余家,为1万余人提供就业。 问题:“北有故宫,南有根宫”、“世界根雕看中国,中国根雕看开化”,这样的“狂言”背后尽显自信,我们的底气来自哪里?何以自信? 结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讨论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提示学生关键信息,尊重学生原有的学习体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敢参与,进而提升哲学思维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思考,抓住学生的精辟回答进行追问,借此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提高,一步步引导,做好课堂生成,在群体互动中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体现知识的生成性过程。子议题三 凝魂聚气,在自强中繁荣根雕 议学任务: 结论:建设文化强国,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合作探究,分享看法,代表发言,总结归纳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生活所在城市,提升文化体验。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与自信,提升积极投身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担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