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共23张PPT+1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共23张PPT+1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由空想到
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确立(站)
到发展(富)
到强大(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5-1949.10)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12-2012.11)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看视频,思问题:
为什么要“奋力打开改革开放新天地”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展示
课标要求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收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
科学精神∶通过查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资料,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公共参与:通过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明确当代青年应当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坚定促进者。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要意义
(2)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改革开放的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拓展延伸: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我们党为何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1)思想路线。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党的实践的理论原则与思想原则,是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路线。
①党的政治路线是指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目标而规定的主要任务、行动方针和指导原则,也称为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总政策。它集中体现党的政治主张、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组织路线。
①党的组织路线是指党在一定时期,根据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恢复了党的正确组织路线。
知识延伸
即对内改革,改革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目的,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开放
拓展延伸
改革
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对内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对外开 放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 17个内陆省会城市,从东北、西北、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 (1)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种类型国家的开放,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实行开放。
(2)多层次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3)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不仅对商品、技术、劳务等传统产业市场开放,也对金融、电信、保险、能源、交通、房地产等领域实行开放。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拓展延伸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3.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阶段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进入新的阶段的标志
(2)新阶段以来的重要决定和重大事件
以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3.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阶段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对内改革 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外改革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O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拓展延伸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5年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开放海南岛
1990年
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01年
加入WTO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
1992年开放沿长江5个城市,17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部署全面深化改革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4.改革开放的历程——归纳总结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起步阶段
逐步深化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93年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1.改革开放的创造者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1.改变四大面貌
1.改革开放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2)实现三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改革开放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3)两个关键一招
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2.改革开放的意义
(4)一个重要法宝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2.改革开放的意义
(5)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十二大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十四大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胜利
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十七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九大
二十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2.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地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地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6)改革开放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5年经济总量有望达140万亿元左右。
看增量——“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看质量——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看温度——“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我国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底色——“十四五”以来,我国“增绿”全球最多,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2.改革开放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变四大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实现三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两个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一个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地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地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2.改革开放的意义——归纳总结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伟大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的意义
起步阶段
逐步深化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改变四大面貌
实现三大飞跃
两个关键一招
一个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开启:十一届三中全会
课堂总结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的创造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