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三框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认为,“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经济,而是控制人的头脑”。 2016年后,美国政府将认知战升级为基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战域,强调大脑将成为战场的一部分。“认知塑造”目标直指“制脑权”,试图通过重构认知,从根本上改变对手或目标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2020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委内瑞拉危机中,伪造的马杜罗“辞职演讲”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美国资本则在全球各地组建跨国企业、掌握学术机构、操控媒体集团,把美国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审美标准植入各种文化产品中推向全世界。认知战专家埃尔默·戴维斯指出:“将宣传思想注入大多数人头脑的最简单途径,是让这一思想以娱乐电影为媒介,在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被宣传对象时达到宣传目的”。通过构建流行文化产业链,美国将意识形态渗透融入娱乐消费,形成覆盖影视、游戏、商业品牌的大众文娱网络。凭借先进的全球新闻信息传播体系,美国全时空、全天候地向全世界散布美国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使美国的思想殖民无孔不入、无远弗届。(《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新华社)面对美国的思想殖民,我们该如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一)怎样建设文化强国1.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必要性: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2)必然要求(做法)比较项目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区 别 含义危害政策共同点 带有迷信(看相、算命等)、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坚决抵制,依法取缔二者都是文化糟粕,都与先进文化相对立,都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都应加以抵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P75+P102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石平1962年生于成都,1980年考上北大,1988年公派赴日本神户大学留学,此后一直滞留日本,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2025年7月,石平以日本维新会候选人身份参选日本参议员。这期间他抛弃在中国的原配,娶了一名日本女子为妻。2025年9月8日外交部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冻结其在中国境内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个人与石平进行交易、合作,禁止石平及其直系亲属入境,即日起施行。外交部表示,石平长期在台湾、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散布谬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相关规定,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问1: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公民不能加入日本国籍? 问2:石平作为中国公派赴日本神户大学的留学生违背了哪些道德要求?说明了什么?石平的汉奸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胡说“南京大屠杀与历史事实不符”。支持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鼓吹“中国威胁论”。谩骂2018年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为“卖国贼”。鼓吹建立“亚洲版北约”围堵中国。胡说钓鱼岛属于日本……等等原 因: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树立四观)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四德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p74+p84+p92+p94怎么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区别 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联系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1)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 别 性质不同 公益性 经营性例子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 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生产目的不同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以营利为目的,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资本来源不同 国家或社会 企业机构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 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 市场为主导,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5.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关系到国家形象,关系到国际话语权,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谁来讲中国故事?讲什么中国故事?怎么讲中国故事?科幻文学是中国文坛一支异军突起的队伍,刘慈欣与中国科幻的崛起,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2015年8月,他创作的《三体》获得国际科幻界的最高荣誉——雨果长篇科幻奖。2019年2月,由《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内地累计票房为46.87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五名。凭借其作品的热销和影视改编的进行,刘慈欣越来越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由此带动一波波的科幻热潮。李子柒(本名:李佳佳)中国内地美食短视频创作者。2015年,李子柒开始拍摄美食短视频。2021年2月2日,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其创下的“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建设文化强国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我们面对的文化各式各样。(2)对待各种文化应采取不同的方法。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凝魂聚力。(2)引领作用、精神动力、道德滋养3、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人才;群众基础)(1)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2)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文化创作生产规律)(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3)加快现代文化产业。(支柱性产业)5、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走出去)2025年9月5日,武汉大学开学典礼部分白色桌椅靠背上贴红色的圆形标签,因为造型酷似日本国旗引发广泛争议,特别是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这样“容易引人联想”的布置迅速成为舆论焦点。你认为这是小题大做,过分敏感?文化不自信吗?爱国是共识,但爱国的方式不是内耗,而是共建。在原则问题上严谨,在非原则问题上宽容,这才是成熟自信的大国公民心态。武大作为知名大学在开学典礼这一特定场合应当有更高责任标准。我们反对上纲上线,但也反对同样的错一犯再犯。符号之争背后,实则是新时代如何平衡敏感与自信、细节与大局、信任与监督的深层课题。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上演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入主中原的情况,但都发生了“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性结果,我们在文化上是自信的。试举例,并分析原因。但到了近代,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却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文化上我们仰视西方,以西方的标准为我们的文化审美标准。这对中华文化的复兴有什么启示?一、坚定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价值 归属精神 根基思想 源泉1、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3、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包括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依据材料内容与教材所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分析并汇总观点,每组由本组发言人与大家分享观点。任务:请以《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为题写一篇短评,说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理由,小组选一名播报员与大家分享,请在论证过程中适当引用数字或典例,总字数不超过200字。【议学提示】运用已学知识:从文化与实践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让我们自信的“文化”内涵等角度思考论证。2、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2、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3、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2、我们要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部中华优秀文化自信。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条件。自2014年10月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举行首发式以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4卷、42个语种,海外发行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近1700家重要图书馆上架借阅,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成为当今世界翻译出版语种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领袖著作之一,是国际社会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新时代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权威读本和重要文献。经过不懈努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国际传播开辟了系统宣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境界,为在新征程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了新经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什么在国际传播中具有广泛吸引力和强大感召力?文化与实践,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解码中国之治,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回应国际关切,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方向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彰显中华文明包容性,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明确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坚持融通中外,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坚持以我为主、准确传神、融通中外,做好中国话语的对外翻译转化。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措施)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走出去)是什么重要性文化自信的底气(为何能文化自信)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