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1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2022年10月16日党二十大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2024新年贺词
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
-----2023 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致贺信
习语金句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产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4.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如何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
①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②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③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等于说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
1.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立党为公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执政为民
执政理念
二、党的执政理念
(前提条件)
(本质要求)
知识拓展: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1)“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等实体性含义与公平、公正、公开等程序性要求的统一性。“公”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的统一。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公”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3)二者关系:
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
②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为什么?)
(1)检验标准要求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人民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执政理念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样做)
(1)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
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
(2)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
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判和监督,始终同人
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群众路线)
(3)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的美好愿景
* 更好的教育
* 更稳定的工作
* 更满意的收入
*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 更优美的环境
* 孩子们能成长、工作、生活得更好
*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
环境等达到更高水平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
知识整合
初心和使命
性质
根本立场
根本宗旨
发展思想
利益要求
执政地位的确立
执政理念
全部工作的根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
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人民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归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由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决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③由检验标准要求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④由党的执政理念要求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⑤由人民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知识整合:
党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人民立场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p16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p17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p18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8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p18
易错明辨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在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3.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4. 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5.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
【解析】× 在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解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
【解析】×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党也有自身合法权益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严明党纪是党的( )
①性质决定的
②根本宗旨的要求
③精神之源
④根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严明党纪根本上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①正确。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严明党纪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②正确。
③:党的精神之源是建党精神,③排除。④:党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④排除。
A
课后巩固
2.“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在入基层、广调研、听民声、察实情的基础上实施的重大创举,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历久弥新,原因在于( )
①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②彰显了领导干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
③既源自于实践,又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其内涵
④坚持问题导向,以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为根本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
②:彰显了领导干部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不是“四下基层”历久弥新的原因,②错误。
④:群众的需求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满足群众的 “各种需求”说法错误,④排除。
①③正确。
B
课后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