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哲学的含义和产生,分析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培养辩证全面的思维。
2.政治认同:认同哲学就在身边,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相信学习正确的哲学会让生活更美好。
3.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学哲学、用哲学,初步树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
总议题: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从“天问”到“天问一号”
环节一:“天问”,为何发问?——哲学从何来?
2300多年前,屈原被逐,心中忧愁憔悴。彷徨于川泽之间,游荡在平原丘陵之上。仰面叹息之时,向苍穹发出呼号。他见到楚国先王的宗庙以及王室公卿的祠堂墙壁上描绘着主宰天地山川的神灵,画面显得瑰奇美丽和神奇怪异;看到描绘古代圣君贤王行事等图画,于是在墙壁上书写了文字,以抒发心中之情。
问:远古始初的情况,是由谁流传下来的?天地没有形成之前的事情,要如何才能探究清楚?天地蒙昧一片,昏明不分,谁能够将它考察明白?宇宙混沌一团,元气充盈,只是想象中得到的虚拟之“像”,要通过什么才能把握到它?天地已分,昼明夜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他似乎在不停的提出自己的疑惑,想寻求解答,找出因果。
探究与分享一:
1.屈原为什么会写这篇《天问》?这说明哲学智慧从何而来?
2.你惊讶、困惑过哪些问题?这说明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专利吗?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最根本的)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学以致用——判断
哲学来源于惊讶,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哲学的本义就是聪明、智慧。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环节二:“天问”,问了什么? ——世界观的对话
情境一:
《天问》发出对天地、社会、人生的疑问,从天地的起始→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阐发对宇宙万物的理性哲思。
<第一部分> 对自然提出问题,主要探讨宇宙以及天地生成的问题;
1、对宇宙起源、天体结构和日月星辰发问。(44句,27个问)
2、大地结构和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事件发问。(68句,42问)
<第二部分> 对社会历史和神话传说发问;
1、从大禹婚姻问起,对夏代的历史及神话传说发出一系列问题。(64句,22问)
2、对商代历史,从中涉及女娲、尧舜、吴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提问。(76句,29问)
3、对周代历史至春秋时期若干事件和神话传说以及有关楚国的话题提出问题。(共104句,45问)
<第三部分> 尾声。联系自己的遭遇,阐述个人的感慨。(17句,8问)
探究与分享二:
任务1:结合情境,思考《天问》这些问题是关于世界观的问题吗?你有没有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有,那么我们是哲学家了吗?为什么?
任务2.纵观人类历史,有三个字,让诗人去翻开无字天书,让哲学家去古希腊广场寻找真相,让探求者去寻找神谕,这三个字便是“我是谁?”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环节二:“天问”,问了什么?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情境二:《天问》最后两句“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跟楚国的贤人堵敖说过,楚国已经腐朽,不久就要衰败了。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诫楚国的君主,要重视忠义之士啊。屈原在写完这篇文章后不久,他的预言就应验了。楚国灭亡。
远处有个渔夫看见他,便划船到近处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把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也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这也就是现在的端午节的由来了。
探究与分享二:任务3:结合情境,思考屈原为什么要跳江自杀?说明了什么哲理?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特点: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是不自觉的,零散的
③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学以致用——以下哪些说法是世界观?
①小明戴着口罩上学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③我又吃了一个雪糕
④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⑤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⑥上帝创造了一切
Q: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为什么呢
2.哲学与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环节三:《天问》到《天问一号》 ——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情境三材料一2200多年前,屈原的名著《天问》中写道:“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这是古人第一次开始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产生了疑问,九州如何设置?河谷的水为什么这样深?水向东流,为什么东方永不满溢?
材料二:大约1400年后,唐代柳宗元在《天对》一文中说:
“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垆疏,渗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器运,又何溢为?”水向东流归大海,海水蒸发为云,又回到大陆上空降而为雨。填充在土壤孔隙里的水有浊有清。高地干燥的土壤,水渗入后便会上升蒸发。土壤水饱和以后便会产生径流,水流通过各种途径运行不停,最后注入大海,如此循环不已,海洋又怎么会漫溢呢?
《天对》解答了14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问题,把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与水循环联系起来,推进了古人对于水科学的认识。 
探究分享三:
任务1:你认为要回答天问提出的问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任务2:由此可知,我们所掌握的具体知识与共性知识(哲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哲学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知识整合:什么是哲学?(全面把握哲学)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学以致用——判断
1. 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
2. 哲学和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
3. 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
4.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5.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
6.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
7.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
8. 哲学为其他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 )
9.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
10.哲学能对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巧妙方法。( )
11.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
体系构建
《天问》之后,如何再问?
课后延伸: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天问一号”从火星发给人类的信号,你打算怎么向外星人介绍你的世界?
学以致用
1.DeepSeek技术通过开源策略和算法优化,以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迅速渗透到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并通过开源生态重构全球AI竞争格局。同时,DeepSeek引发的算力革命倒逼国产芯片产业链升级,推动边缘计算普及,并促使社会讨论智能化时代的公平与伦理问题。这表明( )
A.哲学可以指导具体科学
B.哲学的智慧源于人工智能的发展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202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31周年,某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毛主席生平研究的主题活动。某位学生查阅文献,看到陈云在延安学习哲学时对毛主席的一段回忆。陈云谈到,毛主席曾三次同他谈到要学哲学,“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很有用”。对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能为学习提供具体指导
③哲学源于生活实践,是事物本质规律的概括
④哲学启发人类思考,是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不少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既是科学伟人,又是科学哲人。牛顿从经验主义出发建立起古典力学,爱因斯坦从唯物论出发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海森堡受柏拉图哲学的启发,决心寻找反映自然秩序的数学核心,建立了矩阵力学。能解释上述科学史实的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的争论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哲学是一种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④重大科学研究前沿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