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哲学与文化 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成果”承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文化有益成果,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当代文化发展,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中华文化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因此,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这一框题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立足国情,推动文化的交流互鉴、交锋交融,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投身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本课由引言和三框组成,三框的内容形成递进关系,首先我们要承认文化具有民族性:其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大花园,这样就导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最后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第一目“文化具有民族性”,阐述了民族文化的产生、作用、核心和灵魂等;第二目“文化具有多样性”,阐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其中包括文化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等。
【学情分析】
文化理论部分部分难度较哲学部分低,议学材料也十分丰富。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选择新鲜有力度的时政材料,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越性。
第二,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了解较多,且十分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条件。
【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能够阐述文化民族性的内涵、表现及重要作用,明确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2.深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含义、成因、地位及意义,掌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与原则。
3.通过对成都世运会文化元素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比较的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4.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文化的作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难点: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地把认知结构梳理出来,并在情境分析中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探究法进行。
民族文化铸根基,多样交流共繁荣
—— 2025年成都世运会中的文化密码
环节一:探寻成都世运会中的民族文化标识
议学情境:
成都世运会的吉祥物 “蜀宝”(大熊猫,其设计融入了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纹路)和 “锦仔”(川金丝猴,身披蜀锦制成的 “外衣”)、会徽 “天地祥云”(以成都的梯田地貌为灵感,结合了传统祥云图案和现代设计理念)、火炬 “竹梦”(整体造型似竹子,表面雕刻着杜甫草堂的建筑纹样)。开幕式上,不仅有金沙太阳神鸟的动态光影秀、川剧变脸表演,还有二十四伎乐演奏《蜀相》等古曲,现场的舞台背景则呈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阔景象,运动员入场时的引导牌采用了四川皮影的工艺制作。
议学活动一:结合议学情境,这些成都世运会的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哪些特点?它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产生:
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2、民族文化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3、民族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环节二:对比不同国家世运会项目与文化特色
议学情境:成都世运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包括 龙舟 和 武术 ,这两项均为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蹦床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网面反弹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作为本届世运会体操比赛中唯一的室外项目,跑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巴黎,它并非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危险与极限的运动,而是用“移动的艺术”展现创造力与自由精神的融合。
中国武术的太极剑项目,其招式名称多源自古代哲学典籍,服饰上绣有龙凤图案,比赛前运动员会行抱拳礼;美国篮球的街头篮球表演赛,现场有嘻哈音乐伴奏,运动员的服饰色彩鲜艳、款式新颖,充满个性;巴西足球的沙滩足球赛,运动员的动作灵活奔放,赛场边有桑巴舞表演,观众热情地欢呼助威;日本柔道的比赛,运动员身着传统的白色柔道服,赛前赛后都要向对手和裁判行鞠躬礼,场馆内的布置简洁庄重。同时,对比不同国家在赛事组织上的差异,如中国注重赛事的礼仪规范和文化展示,美国强调赛事的娱乐性和商业运作,巴西突出赛事的狂欢氛围和民众参与度,日本则重视赛事的秩序和精准性。
议学活动二 :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和赛事文化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文化的什么特性?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环节三:共筑成都世运会文化交流桥梁
议学情境:走进世运村,文化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不少外国运动员。在这里,大家可以体验书法、武术、汉服、蜀绣、皮影等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中医药体验馆内香气宜人,运动员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制作蕴含草药清香的香囊,体验传统艾灸锤的制作工艺。赛事搭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弘扬。不同国家运动员在休息时相互学习对方国家的传统舞蹈,如中国运动员教外国运动员扭秧歌,外国运动员教中国运动员跳探戈。语言交流活动中,志愿者们制作了多语种的日常用语手册,方便运动员之间沟通。同时,也有一些因文化误解导致的交流冲突。
议学活动三 :在成都世运会这样的国际交流平台上,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避免文化冲突?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保持文化多样性,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原则: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2)正确态度: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本课小结
学以致用
1.(2025年陕晋宁青卷10)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苏州博物馆新馆融合了苏州传统园林风格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成为城市地标;制瓷名家群体“珠山八友”在汲取中国画营养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绘画技巧,把粉彩瓷创作推向新的高峰 材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交流互鉴中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
②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融通不同资源中提升国际影响力
④通过回答时代问题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025年江苏卷10)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备案博物馆已达7046家。近期,全国各地又有一批新馆陆续建成开放。某地新建博物馆的设计通过题刻、匾额、楹联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自然通风和采光、屋顶植被、雨水回收系统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该馆的设计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②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的功能
③坚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为我所用
④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