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政治学历案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核心素养】1.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两个基本条件;2.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自觉树立科学思维。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难点:科学思维的特征三、【学习过程】【课堂预学】1、科学思维的含义? P142、科学思维两个基本条件? P143、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P144、科学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P15【课堂互学】议题一:让我们从建党百年优秀作品《老农民》中窥见农村历史议学情境一:阅读教材P14-15并观看视频,议一议:韩美丽的资本主义尾巴论述是否符合逻辑?从科学思维的特点看,为什么大包干要先试点,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才会成功?议题任务:韩美丽的资本主义尾巴论述是否符合逻辑?议题二:从中方态度和行动中明确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议学情境二: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错误,才是科学的思维,才能坚持真理。大包干要先试点,通过生产实践检验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推广。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会成功,在于麦香岭公社试点成功证明了包产到户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科学的思维。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能够从实际出发,不盲目崇拜权威,尊重实践检验结果,遵循客观规律,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预见性。【议学探究】结合材料,为什么大包干先试点,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才会成功?【课堂固学】一、判断题1.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因为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2.科学思维就是科学定律。(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其正确性是无条件的。( )4.只有科学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1.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我们将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表明( )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主观臆想性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结论性2.春晚诞生于“围观式”的电视时代,在今天“互动式”的竖屏时代,其也在不断地适配新的传播生态。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举办的首届春晚,2025年春晚与视频网站联合直播,与购物软件推出新年许愿活动等,它的破与立折射着当代中国的活力。春晚的破与立(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共同的价值追求②突破陈规,用新手段展现出更加新潮多元的元素③反映科学思维能够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前景作出推断④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实现春晚形式的突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巴以冲突过程中,以色列以自身在二战中曾遭迫害为由,肆意屠杀数万平民和联合国工作人员,无差别轰炸平民房屋、医院、国际救援机构设施。对此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无条件停止战争,撤出加沙。国际法院以种族灭绝罪名通缉以色列领导人和大批军方相关人员。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 )①追寻因果关系,要遵循逻辑规则,尊重客观规律②正确把握因果关系,就能正确认识事物和指导实践③以自身曾遭迫害而肆意伤害他人,是典型的诡辩论④以色列言论正确与否应由联合国和国际法院来检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行科学思维要( )①积极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 ②立足实践,将实践作为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③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思维训练 ④对基本事实切实把握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知识框图】【反思与总结】一、科学思维的含义1.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2.含义:(1)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二、科学思维的特征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1)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2)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