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45分钟)
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及其与个人梦的关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科学精神: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分析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与战略部署。
公共参与: 激发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之中的使命感,明确自身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
2.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3.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教学难点:
1.理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理解“四个伟大”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对中国梦的提出有了初步的历史背景认知。但高中生对宏大叙事的概念理解可能流于表面,需要将其与具体生动的实例和个人生活体验相结合,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片段(如《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节选)、学习任务单。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约5分钟)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 播放短视频《中国人的梦想》(可剪辑包含历史影像、现代化建设成就、普通人奋斗瞬间等内容)。
提出问题:
视频中展现了哪些不同的梦想?
这些梦想有什么共同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什么样的梦?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有何关系?
积极思考,结合自身认知回答问题。 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从具体的“个人梦”自然过渡到宏大的“国家梦”,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新课讲授:(约30分钟)
议题一:中国梦是什么梦?——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本质与内涵 活动
展示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探究问题:
1.为什么说“国家富强”是基础?请用实例说明。(引导学生从经济、科技、国防等角度思考)
2.“民族振兴”意味着什么?它包含了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文化、国际地位等角度思考)
3.如何理解“人民幸福”是落脚点?“人民幸福”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这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教师精讲: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总结并精讲:
1 中国梦的本质
含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质 国家富强: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的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增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朝着更加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特点和 要求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知识拓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如何助力实现中国梦
广大青年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广大青年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广大青年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广大青年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议题二:中国梦如何实现?——准确把握新征程与“四个伟大” 活动
活动:案例分析,理解“四个伟大”
展示一组案例:
案例A:中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风险挑战(如抗疫、抗洪)。
案例B: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主题教育。
案例C:中国在高铁、5G、航天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就。
探究问题: 上述案例分别体现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进行的哪一方面的“伟大”实践?(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教师精讲: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党如何引领我们实现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3.全面认识“四个伟大”
地位 重要性 要求
伟大 斗争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 只有进行伟大斗争,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伟大 工程 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伟大 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如此辉煌成就,靠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 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要围绕伟大梦想来推进,不断汇聚起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伟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联系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的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的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的道路;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
【知识总结】系统阐述“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 指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斗志。
伟大工程: 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保证,凝聚力量。
伟大事业: 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主题,指引方向。
伟大梦想: 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目标,引领前行。
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
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措施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②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⑤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议题三:中国的圆梦步伐该如何走?--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轴和战略安排图。
教师追问:
1.我们正处于哪个历史交汇点?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1.战略部署
步骤 时间 目标
第一步 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步 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怎样实现
党和 国家 六个 坚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抓住 机遇 抓住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
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知识拓展】新时代的青年作为
坚定理想信念 当代青年要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这样,青年的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
练就过硬本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面艰巨的,需要青年具有过硬的本领,唯有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要 敢于担当 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把远大志向变为现实,需要真学问,真本领,还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舍我其谁,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青年要敢想敢干,敢试敢闯、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课堂小结:理脉络,升价值(约5分钟)
1.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要点(中国梦的本质、两个一百年、四个伟大)。
2.情感升华: 展示青年榜样(如科研新锐、奥运健儿、支教老师)的图片和事迹。
发出倡议: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如何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四) 随堂练习与巩固提升(约5分钟)
随堂练习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基础性作业: 整理本节课的笔记,绘制思维导图。
实践性作业: 撰写一篇短文《我的2035》或《我的2050》,描绘在国家发展蓝图下,自己未来的梦想与规划。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容量较大,时间分配要进一步优化。
学生在理解“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时要结合的案例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