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1.2《认识气温计》课件(18张PPT 教学设计 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1.2《认识气温计》课件(18张PPT 教学设计 学习单)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认识气温计
聚集情景
要下雨啦
孩子:今天可能要下雨,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
聚集情景
下雨

气温降低
多穿衣服
聚集情景
探索一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带圈字母
数字
红色竖线
泡泡
??
探索一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单位符号
刻度
液柱
液泡
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
℃ 是常用的温度单位,读作“摄氏度”。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猜一猜
你能读出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
探索一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0”刻度
探索一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大格和小格
每一大格代表____℃,
一大格被分成____小格,
每一小格代表____℃。
10
10
1
探索一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0”刻度
“0”上温度
“0”下温度
“0”刻度上面的温度叫零上温度,读数时直接读多少摄氏度。“0”刻度下面的温度叫零下温度,读数时,在前面加上零下,读成零下多少摄氏度。
1、找到“0”刻度在哪里。
2、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3、“0”上温度和“0”下
怎样读气温计
“0”刻度
“0”上温度
“0”下温度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猜一猜
你能读出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
38
38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猜一猜
你能读出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

0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猜一猜
你能读出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

-5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6℃
25℃
0℃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各小组利用手中的气温计模型,完成任务
50C
120C
00C
-60C
-60C
自由设置
探索二
气温计的读数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12℃
十二摄氏度
0℃
零摄氏度
-4℃
零下4摄氏度
观察其他温度计
气温计
体温计
水温计
电子温度计
红外线温度计
拓展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册1.2《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从本节课开始,是学生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本节课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本课将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2.“℃”是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科学探究目标
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科学思维目标
1.了解气温计的结构,根据气温计模型正确读出气温的度数。
2.知道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科学态度目标
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气温计、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水温计、体温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聚焦:揭示课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出门上学前,妈妈有没有提醒你多穿衣服?
学生回答:(1)有,妈妈说:天气变了,要多穿一件外套。
(2)有,妈妈说:要下雨啦,要穿长裤。
2、教师谈话:刚才这几位同学出门上学前,妈妈非常爱他们,提醒他们要多穿衣服,有同学知道为什么今天要穿外套,长裤吗?
学生说:“今天可能要下雨,天气冷了,所以妈妈提醒我要多穿衣服。
教师利用PPT2“今天可能要下雨,天气冷了,所以妈妈提醒我要多穿衣服。”引入课题。
(1)教师质疑:出示PPT3,这句话中那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妈妈提醒我要多穿衣服?
(2)学生回答:下雨 冷
(3)教师紧接着追问:出示PPT4,下雨、冷,说明今天的气温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呢?
(4)学生回答:气温降低了。
(5)教师谈话,引入课题。妈妈提醒我要多穿衣服,说明今天的气温降低了,究竟今天的气温有多少摄氏度呢?我们用什么仪器去测量今天的气温呢?今天让同学们认识一种新的仪器--气温计,它就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教师板书:认识气温计
二、探索(一):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1、教师出示PPT5气温计图,引导学生了解气温计的结构
(1)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预设学生回答:有的说下端有一个圆圆的泡泡:有的说中间有一根红色的线;有的说上面有数字;有的说右上角有一个字母和一个小圈;可能还有学生说背面有一块板子。
学生回答时,将泡泡、红色的线、数字、字母带圈四个关键信息书写在PPT上,方便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换成科学名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根据“泡泡、红色的线、数字、字母带圈”信息,利用PPT引导学生认识气温计的结构,并正确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1)同学们刚才说的“泡泡”,科学名称叫做“液泡”。把“泡泡”改成“液泡”
(2)同学们刚才说的“红色的线”,科学名称叫做“液柱”。把“红色的线”改成“液柱”
(3)同学们刚才说的“数字”,科学名称叫做“刻度”。把“数字”改成“刻度”
(4)同学们刚才说的“字母带圈”,科学名称叫做“摄氏度”。把“字母带圈”改成“摄氏度”
3、教师出示PPT6,完整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4、分组活动,加深认识。
(1)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从PPT上认识了气温计,并知道了气温有那几部分组成的。明确实验要求,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认识气温计,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提问: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有哪些结构?。
(特别强调: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2)学生交流: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分别说出气温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有哪些结构?
(3)小组汇报:同学们表现真好,现在老师抽两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上为大家展示。
(4)老师小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三、探索(二)气温计的读数
1、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呢?要怎么读呢?教师出示气温计PPT7图,请同学们想一想。
2、学生反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今天的气温。说说读数的方法。
3、教师指导:这位同学的回答对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读呢?教师出示PPT8
(1)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找到“0”刻度在哪里。这是读气温的起点。在PPT8上向学生指明。
(2)其次,出示PPT9,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刻度线,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3)第三,出示PPT10,仔细看液柱指示在“0”的上面,还是在“0”的下面。读时从零刻度起,液柱在“0”的上面,从“0”向上数,数到几格,就是摄氏几度;液柱在“0”的下面,向“0”往下数,数到几格,就是零下几度。
()教师出示PPT11,引导学生回顾怎样读气温计。
(4)教师再次出示今天的气温PPT12--PPT14,说:刚才已经引导同学们怎样读气温计了,下面,谁来正确地读一读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学生1回答:如果回答正确,掌声鼓励。
学生2回答:如果回答错误,请学生帮他找原因。
4、出示PPT15,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三个气温计,请你们仔细观察,正确读出气温计上的度数,大家有信心吗?(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度一幅)
(1)学生观察,写在学习单上。
(2)教师抽生到黑板上写一写。
(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怎样读气温计的度数了,下面进行一个活动,检查你学了多少。
5、教师谈话:同学们,各小组利用手中的气温计模型,完成任务。
(1)出示PP16,学生用模型表示出50C、120C、00C 、-60C、
(2)小组长设置一个零上温、一个零摄氏度、一个零下温度,考一考组员会读了吗?
6、出示PPT17,三幅气温计的示数图(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度一幅),让学生分别表示读作、写作,完成学习单。
(1)学生做,教师巡查指导。
(2)教师利用多媒体反馈学生作业情况。
四、研讨:交流与发现问题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还能正确地读出气温计上的度数,真不错,但老师心中有两个疑问,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1.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如:气温计应放在什么地方测量、读数时手拿着什么位置等)
2.运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
四、拓展:观察其他温度计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气温计,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温度计吗?
学生回答:还有体温计
教师谈话:除了体温计、气温计之外,还有哪些类型呢?下面老师为你展示下:
教师出示PPT18: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2、教师小结: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板书设计】
2.认识气温计
单位符号(0C)
结构 液柱、
刻度、
液泡《认识气温计》学习单
写出气温计各部分的名称
写出下面气温计的度数。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读作: 读作: 读作:
C
50
50
Q
20
10
10
20
20
10
0
0
10
10
30
30
20
20
10
10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