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
的制度保障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美国两党制
美国的两党制主要表现为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主要集中在:总统竞选和国会竞选
你知道当今世界有哪些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多党制:
典型代表:法国、意大利
主要表现:通过政党联盟取得执政地位,由于内部矛盾丛生,易产生分歧导致政府解散,产生社会动荡。
辛亥革命后,曾效仿西式议会制和多党政治,几年间出现过300多个政党政团,但没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与国民党二次合作,最后也失败。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为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又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结成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进一步打压进步民主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不得不转入地下,或转移到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香港,继续从事民主活动。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了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过程
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1.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含义、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共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形式 政党协商 政协协商
主体 中共+八个民主党派 34个界别
路径 直接 政协为平台
时间形式 灵活 明确
2.我国的民主党派简介
名称(简称) 成立时间地点 组织成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年1月1日香港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3月19日重庆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年12月16日重庆 经济界人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年12月30日上海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年8月上海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年5月4日重庆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7年11月12日台湾 台湾省人士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从民主党派的成立时间看,它们集中在那一段时间?成立的目的是什么?组织成员比较集中在哪个领域?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西方的政党制度就像拳击赛,一定要把对方打到;而我们的政党制度像“大合唱”,大家齐心协力干成一件事业。大合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大合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考:
如何唱好“大合唱”?
进行大合唱遵循的方针是什么?
谁来领导大合唱?
指挥与乐手之间的关系如何?
什么是大合唱的活动准则?
01
OPTION
OPTION
04
03
OPTION
02
OPTION
(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1)奉行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执政与参政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政治上
组织上
法律
地位
监督上
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相互独立的关系
平等的
关系
互相监督
的关系
事业上
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3)执政与参政的关系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协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法律赋予
参政权
比如担任国家机关领导人
比如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中与各民主党派协商
比如就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比如《民法典》的制定和执行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
参政党

执政党

在野党

反对党
(4)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总纲: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总纲:第二条 中国民主同盟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在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
总纲:中国致公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中国民主同盟章程
中国共产党党章
中国致公党党章
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新型政党制度
独具特色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特点
优势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新 在
哪 里
代表利益
政党关系
决策科学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②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③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我国政党制度“新”在何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施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3.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他们一起联合执政。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什么?
人民政协的组成成员?
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人民政协的作用?对它的要求有什么?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冯远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王阳《庆余年》
王励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共2158人) 中国共产党(99人)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5人)
 中国民主同盟(65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65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45人)
 中国农工民主党(45人)
 中国致公党(30人)
 九三学社(45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20人)
 无党派人士(65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人)
 王阳 王锋 王义军 王学坤 宋华英(女) 陈宗 徐晓 傅振邦
 中华全国总工会(63人)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67人)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28人)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65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3人)
 潘建伟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14人)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27人)
文化艺术界(122人)
冯远征 成龙
科学技术界(112人)
社会科学界(68人)
经济界(130人)
农业界(67人)
教育界(108人)
体育界(21人)
王励勤 姚明
新闻出版界(44人)
医药卫生界(90人)
对外友好界(42人)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36人)
少数民族界(103人)
宗教界(67人)
特邀香港人士(124人)
特邀澳门人士(29人)
特别邀请人士(136人)
  

从全国政协委员会的构成来看,政协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题是什么?
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的组成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题和职能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主题:团结和民主
(2)职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参政议政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政治协商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主监督
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新时代工作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
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要求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2021年3月,2100多位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国计民生大事展开激烈讨论,这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表现.

3.人民政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调查研究是在履行其政治协商的职能。
1.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民主党派
性质
职权或职能
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
组成人员的权利、义务
民主党派、人民政协、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民主党派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职权或职能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参政权、民主监督
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 选举产生 民主协商推荐产生(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
组成人员的权利、义务 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人大代表+会议期间+联名) 政协提案:政协委员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提案的时间不限、内容不限、人数不限的“三不限制”原则。)
民主党派、人民政协、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区 别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五个是
职能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 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听取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方式进行 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方式是批评和建议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提名推荐产生
联 系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③都接受党的领导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误区警示】
1.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构。
【点评】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点评】各级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委员的产生是由民主协商决定的。
3、从国家机构的特征来看,国家机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政协不同于国家机关,它不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政协不同于国家机关,它不直接处理行政事务。
4、从政协组成人员看,它是具有广泛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国家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协上下级为指导关系,而国家机关为领导关系
中国特色
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政党制度的含义
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民主党派
政党制度的地位
政党制度内容
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政党制度新在哪里
性质
主题
职能
作用和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