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3基本政治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生动实践
1根本政治制度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整体感知:
+
中特民主政治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特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P5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党派简称 成立时间、地点 组成成员 现任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1 香港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万鄂湘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3 重庆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丁仲礼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12 重庆 经济界人士为主 郝明金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12 上海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蔡达峰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8 上海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陈 竺
中国致公党 1925.10 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为主 万 钢
九三学社 1945.9 重庆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武维华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1947.11 台湾 台湾省人士为主 苏辉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P55)
在我国,除了它
民主党派
性质
还有它们
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第一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镜头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镜头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镜头2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镜头4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大胆运用协商等形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等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并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产生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
1.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
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55第二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探究活动二:美国党派VS中国民主党派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2021年1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首次签署行政令,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以及世卫组织的行动方案。
2025年1月20日,刚宣誓就职总统的唐纳德·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21年6月,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对具有流域性特点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民主监督。
2024年6月19日至23日,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带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相关同志与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等共同组成的调研组,关注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
2025年,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将进入收官的关键年,各民主党派还将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专项民主监督科学化水平,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探究: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优势是什么? “新”在何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监督与被监督: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人民和人大代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
组织上:相互独立。
法律上:地位平等。
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工作上:相互监督。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判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一起联合执政。
注意:“参政党”≠参加执政、参与执政、联合执政、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而是享有参政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参加国家政权:比如:担任国家机关领导人。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比如: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执行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比如: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意见。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比如:国家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总纲: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中国共产党党章
中国民主同盟章程
中国致公党党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国民主同盟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在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
总纲:
中国致公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阅读三则不同党派的党章摘录,你能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4)根本活动准则
议题一
总结: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区别 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地位 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核心力量 是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联系 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 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 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关系(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
(1)特点:
新型政党关系: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新型政党制度:共产党依法执政,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2)优越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4.我国政党制度“新”在何处?
新型政
党制度
人民利益
政党关系
决策科学
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紧密团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指挥和出色的乐手要想长期合作演出、多出精彩的作品,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多党合作的组织机构是什么呢?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列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
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会议议程
结合会议议程,说说政协的地位及职能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1. 性质
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不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不能直接决策,不能直接办理,无法律约束力。
提案≠议案:政协委员向政协提交提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 组成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
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
3. 委员产生方式(补)
民主协商推荐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注意:
①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因为政协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
4. 政协职能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进行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决策之后
主动建议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决策之前和之中征求意见
围绕主题:团结与民主
【补】提案≠议案:政协委员向政协提交提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
区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① 政治协商:一般在决策前,向政协征求意见,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 (自上而下:党政机关→政协 )
② 民主监督:一般在决策后,决策后的建议与批评,无强制力
③ 参政议政: 政协向党政机关主动建议,侧重于民生问题。
(自下而上:政协及民主党派→党政机关)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各委员就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协商,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
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协商式监督
就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等进行专题协商
重要议程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及要求:
(1)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专家点评
P40
协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群众
领导核心
形成共识
最终目标
01
发展
稳定
群众
切身利益
改革
问题领域
决策之前
决策实施
途径方法
广泛协商
中国共产党
实施主体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含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地位: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协商渠道: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
意义:保障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参与的民主权利;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具体实践:民主选举
→我国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P40专家点评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习近平
知识拓展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及要求:
(2)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
②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③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区 别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职能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 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 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 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产生 方式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提名推荐产生
联 系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③都接受党的领导。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提案≠议案: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政协向政协提交提案
地位
我国民主党派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国政党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性质
1
2
组成
3
主题
4
职能
5
作用
6
要求
课堂小结
特点
优越性
内容
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