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六年级心理健康下册《合格的小公民》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六年级心理健康下册《合格的小公民》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12《合格的小公民》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合格的小公民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十二课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该课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第十二课,围绕社会公德展开,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旨在培养学生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做合格的小公民。 2.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但可能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仍需加强。学生们已经能够理解更复杂的社会问题,并开始思考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然而,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责任。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理解公民责任的概念和作为合格小公民的行为准则;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实践公民责任的具体方式。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具体实践公民责任。 3.激发学生对于积极参与社会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热心助人和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1.独立思考能力。(师评+自我评价) 2.合作意识意识和能力。《师评+互评》 3.表达能力。(师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公民责任的重要性,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学习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即如何让学生将学到的公民责任具体实践到生活中。 1.应用“五步探究”的策略。具体为:明确任务、尝试表达、学习方案、实践探究、成果展示。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讨合作,展示分享,最终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实践与质疑能力,促进亲子交流共塑创造力核心素养 。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引入活动:“合格小公民”活动 活动规则 1.小组活动,每组6-8人。 2.每组有3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并决定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公民责任行为。 3.时间结束后,每组轮流派出一名代表,迅速分享他们选择的三项公民责任行为。 思考: 小组列出的三项公民责任中,你们认为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得怎么样? 总结:我们通过“合格小公民”活动探讨了作为合格小公民应承担的各种责任。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责任,并了解我们的行动如何影响社会和环境。让我们一起学习成为更好的公民,并对我们的社区和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合格小公民”活动,打开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心情话吧 玲玲的爸爸是个企业老板,生意不错,收入颇丰。去年在某智能化小区三楼买入一套住宅。昨天是乔迁新居的日子,放了很多鞭炮,纸屑飞得到处都是,各种家具、电器包装盒全扔在楼下。晚上宾客一直庆祝到12点才离开。 思考: 如果你是玲玲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 玲玲一家的做法使得邻居对他们大为不满。第二天,物业管理人员来到了玲玲家,告诉了他们小区的相关规定。玲玲不解地问:“我们出钱买房子,还要受这么多规矩的约束啊。”物业管理人员说:“小区环境需要大家维护,每个人必须遵守小区的相关规定,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玲玲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总结: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影响。通过遵守规定和尊重他人,我们不仅能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也能为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玲玲一家的经历提醒我们,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都有责任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通过玲玲的故事,启发学生思维,为进一步理解和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做准备。
三、实践探究,角色扮演 活动:角色扮演 情境1:在繁忙的上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拥挤不堪。车上有各种乘客:一位老年人,几个上班族,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以及一群放学的学生。 角色 老年人:显得有些疲惫,正在寻找座位。 上班族:紧握着吊环,浏览着手机。 带孩子的妈妈:努力控制着活泼的孩子,同时寻找安全的站立位置。 学生群:聊天嬉戏,占据了老年人座位附近的空间。 情境2:在社区图书馆的阅览区,大家正在认真学习。有些学生在看书,有些在电脑上工作,还有些在讨论项目。 角色 认真阅读的学生:专注于书本,享受安静的学习环境。 电脑工作者:专心致志地在电脑上处理作业。 讨论小组:几个学生在小声讨论他们的项目。 要求: 小组活动,每组6-8人。根据你们选择的情境和角色进行模拟角色扮演。例如,在“公交车”场景中,可以模拟老人、孕妇、学生等不同乘客的互动。 讨论: 从角色扮演中学到的关于合格小公民的知识。 总结:在这个角色扮演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通过模拟不同的公共场景,加深我们对社会公德的理解,理解并践行合格小公民的重要性。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出学习任务,出示合作要求。 让学生遵守时间限制,学会积极发言不打断他人,尊重不同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课堂拓展,总结升华 1.小组根据你们选择的情境和角色进行模拟角色扮演。 汇报模版: 大家好,我们是第 组的成员。 我们模拟的场景是: 2.说说作为一个合格小公民,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3.总结:最后我们一起齐读《合格小公民》,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尊重他人,笑容挂嘴边。 垃圾分类,爱护地球别迟疑。 帮助他人,困难时别闪躲。 遵守规则,守法守纪别放松。 社区活动,积极参与不停歇。 公共财产,保护有担当。 资源节约,浪费别妄为。 从现在开始,争做合格小公民。 课堂展示 总结全文
五、课后实践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小公民吗?请和爸爸妈妈分享,并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为社区做一次志愿者吧。 将课堂所学,运用于生活
5.板书设计
合格的小公民 尊重他人 维护环境 遵守法律法规 助人为乐 公共财产爱护
6.教学反思与改进
12《合格的小公民》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小组活动,每组6-8人。 每组有3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并决定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公民责任行为。 时间结束后,每组轮流派出一名代表,迅速分享他们选择的三项公民责任行为。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 一是理解和树立社会公德意识;二是通过实践活动,如心情话吧、测一测来理解和树立社会公德意识。 2.实践的方式: 应用角色扮演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从角色扮演中学到的关于合格小公民的知识。 3.素养的目标: 树立学生作为合格小公民的行为准则;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实践公民责任的具体方式。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从角色扮演中学到的关于合格小公民的知识。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第一步,小组组建与选择情境和角色进行模拟角色扮演; 第二步,独立思考,小组成员根据选择的情境进行模拟角色扮演,在3 - 5分钟内尽可能多的模拟角色之间的互动; 第三步,组内交流,成员依次分享自己的想法,相互启发,补充新的创意; 第四步,代表汇报角色扮演全班同学的交流。
(三)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人员分工 1.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小组6人左右,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2.本组选出小组长 ,主持组内学习活动。
实践步骤 齐读学习步骤,交流并理解学习顺序: 1.选一选,小组长上台随机抽取一个模拟情境; 2.想一想,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各自围绕所选情境,在3 - 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模拟角色之间的互动; 3.说一说,组内交流,成员依次分享自己的想法,相互启发,补充新的创意; 4.议一议,互相启发,汇总独特的想法,并全部记录下来, 5.演一演,成果汇报,小组全员上台,进行角色扮演。
注意事项 遵守时间限制,积极发言不打断他人,尊重不同想法,合作过程保持有序。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选一选,小组长上台随机抽取一个模拟情境; 2.想一想,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各自围绕所选情境,在3 - 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模拟角色之间的互动; 我们组选择的情境角色想法可能与谁进行互动,和他说什么
3.说一说,组内交流,成员依次分享自己的想法,相互启发,补充新的创意; 4.议一议,互相启发,汇总独特的想法,并全部记录下来, 5.演一演,成果汇报,小组全员上台,进行角色扮演,需提前演练,梳理要点,其他组员可补充助力。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小组派代表按照汇报模版上台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补充。 汇报模版: 大家好,我们是第 组的成员。 我们组模拟的场景是: 现在开始我们组的角色扮演。 我们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四、课堂拓展
说说作为一个合格小公民,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小公民吗?请和爸爸妈妈分享,并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为社区做一次志愿者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