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合作创造奇迹》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合作创造奇迹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五年级 单元版本 北师大 册别 下册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分析:课程以“合作”为核心,通过案例、心灵港湾及实践活动(比比谁的气球多),解析合作的三大要素(帮助、鼓励、支持),阐明合作对提升效率、促进人际和谐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集体与个人共赢的逻辑。 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竞争意识强,但合作能力不足,易因过度追求个人目标忽视团队价值。需借助互动活动与案例分析,帮助其体验合作的优势,平衡竞争心态,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促进社会化发展。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案例讨论、小组分享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悦纳自我概念的理解和思考深度,由教师评价。 2. 学生互评:对同学的讨论与发言,大家互相评价,3.学生自评:在课堂的表现,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1.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冲突的多样性 。 2.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实践冲突解决的方法 。 3.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 。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视频《天鹅、鱼儿和螃蟹》 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天鹅、鱼儿和螃蟹没拉动小船?最后它们能拉动小船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合作了,但目标不一致,最后它们能拉动小船的原因是朝一个方向使劲,目标一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合作创造奇迹》,从中感受合作,学会合作。 出示课题。 生看视频、思考,引入主题。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二、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21页王绅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 (1)王绅同学不健康的心态是怎样的?(2)她后来为什么会进步? 3.在学习上怎样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合作? 和比自己强的同学交朋友,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要总是想着成绩、名次。 4.在体育比赛中怎样和对手合作? 赛前互相鼓励、传授比赛经验,赛场上奋力拼搏,靠实力获胜。 (二)心灵港湾 1.什么是合作? 合作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一种是互相帮助 第二种是相互鼓励。成员们为了完成任务而表现出肯定的情绪,如一个足球守门员扑出了对方的点球,其他队员会对他表示祝贺。 第三种是相互支持。如果你的行为能促使团体接近共同的目标,其他成员就会接受并支持你的行为,如接力赛中,你拿起接力棒加速往前跑,其他队员都会为你加油。 2.怎样理解合作? 3.学会合作的好处? 4.为什么合作是需要学习的? (三)活动在线 活动一 比比谁的气球多 讨论与分享: 1.你们组充了几个气球 哪个组获得了胜利 请获胜组说说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在活动过程中有哪些窍门。 窍门:将气球吹足气后,不撒手,一人捏住进气口,另一名同学快速系上棉线,这样两个人合作,完成得又快又多。 2. 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总结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 只有进行良好的合作才能使我们获得成功。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一个人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团队的合作,往往会使一些困难问题顺利解决。我们要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学到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活动二 判断对错 【活动内容】判断P24页5道题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你怎么做才能让合作顺利进行下去。 小结:要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生活需要合作。我们在合作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当然,合作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合作。 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了解合作能共同进步。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作;合作的好处及学会合作。明白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提高合作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让学生懂得生活需要合作。我们在合作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三、方法指南 1.合作在人类社会中有极大的作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从古代的合作狩猎,到现代的科学研究,合作都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学会合作。 (1)选好合作成员。自己的合作伙伴应该是自己谈得来的、有共同语言的同学,合作伙伴之间最好能形成互补关系,例如,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有的同学语文是强项,有的同学数学是强项,有的同学英语是强项,这样合作带给大家的进步才会明显。 (2)在合作过程中,尊重合作对象。在合作过程中要学会积极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当别人的意见和自己有分歧时,既要尊重他人意见,又要有自己的观点。 (3)在合作过程中,要有分享精神。在合作中,分享很重要,要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大家分享,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技巧等与大家分享。只有每一个人都有分享精神,集体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在合作过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要注意合作的“度”,不能完全依赖群体,例如,在学习中,不能一有问题就问别人,更不能等着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2.合作的技巧是什么? (1)合作要有明确的分工。 (2)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听取不同的意见,学会理解。 (3)要尊重合作者。 (4)出现困难的时候大家多商量,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 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经》 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欣赏歌曲《团结就力量》。 通过方法指南,让学生掌握学会合作及合作的技巧。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能够创造奇迹的道理,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努力去做,联手打造我们优秀的班集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5.板书设计合作创造奇迹 什么是合作 合作的好处 体会合作 学会合作6.教学反思与改进《合作创造奇迹》学生实践性作业单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课堂实践性作业题1. 播放一段团队合作成功完成任务(如拔河比赛获胜、小组合唱获奖等)和合作失败(如小组项目未完成、接力比赛失误等)的对比视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成功合作和失败合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从视频中能总结出哪些合作要点?2. 开展 “搭积木” 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相同数量的积木在规定时间内搭建一个尽可能高且稳固的建筑。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分工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通过 “合作技巧探究” 环节,让学生掌握合作的关键技巧,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五步探究”解题(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1. 观看合作对比视频,分析成功与失败合作案例中成员的表现,如沟通方式、分工合理性、是否相互支持等。2. 明确 “搭积木” 活动目标:在规定时间内搭建出最高且稳固的建筑,理解本次实践旨在锻炼合作能力。3. 思考如何在活动中运用合作技巧,提升合作效果。(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 小组讨论 “搭积木” 的初步方案,包括谁负责搬运积木、谁负责设计搭建结构、谁负责检查稳固性等初步分工。2. 尝试进行第一次搭建,记录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积木倒塌、分工混乱等。(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教学 准备 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提供足够数量的积木、记录纸、笔。人员 分工 人员分工: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一名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和活动过程;其他成员按照初步分工进行实践。实践步骤1议一议:小组共同分析第一次搭建失败的原因,如分工不明确、缺乏沟通、对积木特性不熟悉等。2 改一改:根据讨论结果,调整分工和搭建方案,确定新的合作方式。3试一试:按照新方案进行第二次搭建,观察效果是否有所提升。。注意 事项 提醒学生在活动中要尊重他人意见,积极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四) 按照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实践 1. 正式进行 “搭积木” 比赛,小组严格按照调整后的分工和方案进行搭建。2. 在搭建过程中,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共同解决困难。3. 记录员记录下合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成员表现及最终搭建成果。(五) 抓住学习实践,评价学习成果。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成果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小组分工情况、合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及解决方法、最终搭建成果的特点、通过本次活动对合作的新认识。2. 评价方式:A:同学评价: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汇报内容和观察到的搭建过程,评价该组在合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如分工是否合理、沟通是否顺畅、团队协作是否紧密等,并提出改进建议。B: 教师评价:教师从整体上评价各小组的合作表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技巧,如明确分工、有效沟通、相互支持等。课堂实践性作业题分享生活中合作成功或失败的真实经历,与小组同学讨论从中得到的启示。2. 给出一些合作场景(如组织班级文艺表演、完成小组调研作业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这些场景中应如何进行合作,包括具体的分工和沟通方式。课后实践性作业题选择一项家庭合作任务(如家庭大扫除、共同准备一顿晚餐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合作技巧与家人合作完成,并记录合作过程和感受。2. 观察学校或社区中的一次集体活动(如运动会、志愿者活动等),分析其中的合作现象,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报告,阐述合作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