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我爱爸爸妈妈》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我爱爸爸妈妈》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单元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册别 下册1.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次教学内容围绕“我爱爸爸妈妈”主题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之爱,树立感恩意识与家庭责任感 。教材借助丰富多样的素材,多维度呈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以及子女应有的感恩之情。这些素材既贴近生活,又蕴含深厚文化内涵,能引发学生共鸣,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感受亲情的伟大。在学习过程中,教材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动画交流、接龙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经历、交流感受,培养表达与沟通能力,增进对父母和家庭的认识。同时,要求学生制定感恩行动规划表,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了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庭观。 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在“我爱爸爸妈妈”主题学习中,有一定基础也存在不足。他们能感知父母的爱,有分享经历和表达感受的能力。但自我意识渐强,部分学生易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之爱理解浅,感恩意识薄弱,沟通技巧也不足,亲子相处时易产生矛盾 。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故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活动法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情感认知:感受父母之爱,理解孝道文化内涵,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家庭责任感。 2.能力培养:在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中,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学会清晰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3.实践行动:制定并践行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具体行动,养成关爱父母的良好习惯。 1.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判断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程度(师评+自评) 2.依据学生在小组讨论、游戏中的表达与沟通情况(师评+小组互评) 3.检查学生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的执行情况,家长反馈(师生互评+家长反馈)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感受父母之爱,理解孝道文化内涵,学会制定感恩父母清单。 学习难点:将感恩意识持续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关爱父母的行动,改善亲子沟通。 1.案例分析法 2.情境教学法 3.小组讨论法 4.联系生活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游戏导入晓亲情 (5分钟) 同学们,咱们玩个接龙游戏,和书上活动三类似。老师先起头,说我妈妈爱养花。之后从左边同学开始,每人快速说条父母信息,别重复,3秒内作答 ,说错或超时跳过。 2.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玩接龙游戏,游戏结束后分享自己对父母了解多少呢? 通过轻松有趣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对父母相关话题的兴趣,同时也能初步检验学生对父母的熟悉程度,为后续课程铺垫情感基础。震撼瞬间悟亲恩 (5分钟) 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接龙游戏,回顾了和父母相处的一些小细节。而接下来,老师将带大家走进一个特殊场景,去感受父母之爱强大的力量。现在,请大家调整状态,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 2.视频看完了,哪位同学主动站起来,分享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讲讲哪个画面最触动你。 借助震撼人心的真实视频,冲击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父母在极端情况下对孩子无私的爱,引发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深沉。三、古今孝爱讲堂(7分钟) 1.请大家先一起朗读我们耳熟能详的《游子吟》,边读边体会诗中母亲对孩子的牵挂,读完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讲。 2.了解完诗词,我们再来看看黄香温席的故事,看看古人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再结合现代生活,说说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结合经典诗词和传统故事,从文化层面深入解读父母之爱与感恩的内涵,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理解孝道,增强对感恩文化的认同感。四、亲子故事交流坊(10分钟) 1.现在分组,5 - 6人为一组,和小组成员分享与父母相处的故事,开心的、闹矛盾的都能说,讨论下从这些故事里对父母的爱有啥新理解。并将爸妈做的一件让你最能感受到爱的事情写在作业单上。 2.小组讨论结束,每组选个代表,来和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精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补充。 组织学生分享亲子故事并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深化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反思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行为与感受。五、感恩行动规划站(10分钟) 1.参考实践性作业单,结合刚才的讨论,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恩父母,制定一份专属的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写清具体行动和完成时间。 写完后,和同桌交换看看,互相提提建议,完善自己的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让它更具可行性 。 3.小组推选一份最具可行性的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上台展示。 引导学生制定感恩行动规划,将课堂所学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规划能力,使感恩教育真正落地到日常生活中。六、课堂总结寄亲情(3分钟)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在各种活动里感受了父母的爱,理解了感恩的深刻意义,也精心制定了感恩父母的行动规划。接下来,让我们静下心聆听歌曲《天亮了》。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旋律流淌,去捕捉其中蕴含的情感。 2. 歌曲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沉浸在那悠扬又略带哀伤的氛围里。其实,这首歌背后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真实故事:在一次缆车事故中,一对夫妻带着年幼的孩子乘坐缆车,缆绳突然断裂,在急速坠落的生死瞬间,这对父母拼尽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最终,孩子奇迹般存活,可父母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份在绝境中迸发的父母之爱,超越了生死。希望大家课后能牢记这份触动,认真执行自己制定的感恩规划,把对父母的爱化作日常的点滴行动。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践行感恩时的温暖瞬间。 系统梳理课堂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父母之爱和感恩行动的记忆,鼓励学生持续践行感恩,将感恩教育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长期的感恩习惯 。5.板书设计我爱爸爸妈妈 父母之爱: 感恩含义: 感恩行动: 伟大 无私 日常点滴 回报、尊重、理解6.教学反思与改进12《我爱爸爸妈妈》实践性作业单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1. 回忆记录: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最让你感动的三件事,简单记录下来。同时,想想自己最近一次为父母做的事情是什么,写在作业本上。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1.生活的内容: 回忆汶川地震中母亲护住孩子的故事,想想自己生活里父母类似无私的爱。诵读《游子吟》,体会诗中慈母对游子的牵挂,结合黄香温席的故事,思考自己能为父母做的小事。 2.实践的方式: 小组讨论分享读诗和故事的感受,交流父母关爱与自己的回馈,从他人经历加深理解; 动画交流亲子相处瞬间、顶嘴心情、倾诉烦恼的感受,以及对父母生日和节日的了解;接龙游戏,与组员轮流说父母信息,增进对父母和不同家庭的认识。 3.素养的目标: 体会父母之爱,理解孝道内涵,增强感恩和家庭责任感;在交流和游戏中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清晰分享想法;学习经典诗词和故事,传承孝道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三、“五步探究”解题(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观看汶川地震母亲护子的动画短片,回忆生活中和父母相处时最让你感动的事情。 任务1:从短片中提炼出父母之爱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分享父母类似的爱的瞬间,学会敏锐感知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 任务2:通过讨论短片和交流自身经历,总结出至少3种向父母表达感恩的具体方法,并制定感恩父母行动规划,学会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感知父母之爱:梳理生活中 3 - 5 件父母关爱自己的小事,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从他人经历中感知爱。 2.表达感恩行动:自主思考并列出至少3种向父母表达感恩的方式,与同桌完善清单后,制定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明确具体行动和时间安排。(三)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人员分工:全班分成6 个小组,每组5 - 6人,共同开展探究性学习,每组推选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2.实践步骤: (1)品故事:一起品味经典的亲子故事,分析故事中父母的行为和子女的回应,交流从中获得的感悟。 说实例:组员轮流分享与父母相处实例,谈对父母之爱和感恩的理解。 (3)拟计划:参考书中活动二的启发,写下向父母表达感恩的行动规划,明确目标与步骤。 (4)亮成果:依次展示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组员逐个阐述思路,接受其他组员点评。 (5)再完善:参考组员意见,集全组智慧优化感恩行动规划表,增强可行性。 3.注意事项: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品故事:一起品味经典的亲子故事,分析故事中父母的行为和子女的回应,交流从中获得的感悟。 读了《游子吟》和黄香的故事,我的感受是: 。 2.说实例:组员轮流分享与父母相处实例,谈对父母之爱和感恩的理解。 我觉得爸妈做的这件事让我最能感受到爱: 。 拟计划:参考书中活动二的启发,写下向父母表达感恩的行动规划表,明确目标与步骤。 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关爱行动完成时间具体做法如:缓解爸妈的疲劳...(可参考书上的“方法指南”)如:本周末 如:晚饭后帮妈妈按摩肩膀,和她讲讲学校有趣的事情...4.亮成果:依次展示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组员逐个阐述思路,接受其他组员点评。 5.再完善:参考组员意见,集全组智慧优化感恩行动规划表,增强可行性。 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关爱行动完成时间具体做法(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1.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一份最具可行性的感恩父母行动规划表上台展示。 2.师生评价:教师从行动合理性、做法可行性等方面对各小组感恩行动规划点评,学生可补充意见。 3.总结要点:教师总结,强调关爱父母行动规划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生对清单制定与执行的理解。四、课堂拓展聆听歌曲《天亮了》,感知歌曲背后的故事,分享感受。五、课后实践性作业课后践行此前制定的感恩父母行动规划,为父母做具体的事,记录父母反应与自身感受,下节课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