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培养责任心》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培养责任心》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单元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1.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 四年级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多的认识,并能够对一些简单的任务承担责任。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于责任的深层含义和在更复杂情境中承担责任仍然需要指导和实践。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责任的概念,还能通过具体行动在生活中实践责任感。 2.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家长和老师,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有些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退缩,不愿承担责任;还有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缺乏对班级和同学的责任感。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责任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1.学生能够理解责任心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愿意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承担责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2.通过学生的课堂作业、小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责任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是否关心班级事务等,评价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情况。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理解责任心的含义,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 学习难点:如何将责任心的概念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仍能坚持承担责任。 1.通过 “足球事件” 和 “楼梯摔倒事件” 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亲身体验责任决策的过程。 2.利用 “责任能量条” 和 “四步决策流程图”,将抽象的责任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步骤。 4.家校协同:布置 “家庭责任契约” 任务,促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中持续实践责任行为。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 1.“做个小小责任星”游戏 2.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承担责任的经历或观察到的责任行为。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对责任主题的探索。二、心情话吧 阅读姚蜜的故事,想一想: 1.作为班长,姚蜜在班级管理中承担了哪些责任? 2.如果你是姚蜜的同学,你认为自己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责任心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激发学生在班级中积极承担责任的意识。三、心灵港湾 1.什么是责任心? 首先是对自己负责。拥有责任心,才能勇敢面对挫折,克服一切困难。 责任心也是对自己所在的团体负责。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也没有哪个集体会接受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同学们,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完成学业,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珍惜大好年华,为未来做好准备。 向学生阐述责任心的定义,强调责任心对自己和团体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提出期望,激励他们认真对待学业和生活,培养责任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四、活动在线 1.活动一:你来做选择 (1)你和另一个小朋友踢球,那个小朋友没有抓住球,球飞出去打碎了人家的玻璃,那个小朋友要承担责任,你应该怎么做? 思考:你同意谁的做法呢?说说你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2)当一位低年级小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思考:你同意谁的做法呢?说说你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决策能力五、活动二 下面是一些小朋友们经常说的话: 1.是我爸爸妈妈叫我来念书的。 2.只要我学习好,爸爸妈妈什么都给我买。 3.作业本放家里了,妈妈没给我整理。 4.我的作业忘记做了。 5.书包太重了,爷爷背着吧。 想一想: 1.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话对吗?为什么? 2.你们讲过类似的话吗?讲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通过具体的情景模拟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责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决策能力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方式。我们学会了帮助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参与班级活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还讨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了责任心不仅是帮助他人,也是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负责。希望大家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责任心的理解和认识,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七、课外活动 设计一个“责任周计划”,列出一周内你计划承担的责任任务,邀请同学和家长监督、帮助你完成这些任务。 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5.板书设计培养责任心 内涵:对自己、集体、社会负责 方法:四步决策法 意义:成长基石,社会担当6.教学反思与改进14《培养责任心》实践性作业单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一、课前实践性任务 1.责任观察员:观察家庭成员或同学的责任行为,用“责任能量条”工具标注并记录。 2.家庭责任访谈:采访家长或长辈,了解他们认为 “什么是责任心”,记录至少 3 个观点。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1.生活的内容: 《培养责任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点:1.通过家庭(如照顾宠物)、学校(如按时值日)、社会(如遵守交通规则)场景,理解责任是对自身行为的担当;2.开展“假如我是父母”角色扮演,体会责任背后的付出与意义;3.制定《个人责任清单》,记录每天完成的家庭/学习任务,培养“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2.实践的方式: 1.“足球事件” 决策挑战 情境:踢球时打碎邻居窗户,你会选择:A.主动承认并协商赔偿B.悄悄离开现场 任务:小组讨论:两种选择的后果差异,用 “四步责任决策法” 分析(识别问题→评估影响→选择行动→反思结果)。 角色扮演:分组表演不同选择的情境,用 “责任行为评价表”(诚实度★ 勇气值★)互评。 3.素养的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责任心》,培育责任担当素养,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形成诚实负责的品格。三、“五步探究”解题(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创设:展示踢球打碎邻居窗户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两种选择(主动承认并协商赔偿,悄悄离开现场)的后果差异。(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1.小组活动: 足球事件组:用“责任选择卡”(A/B)讨论后果,贴到“后果树”展板上。 选择短期后果(立刻发生)长期后果(过几天 / 几周)责任判断(√正确 /× 错误)A主动道歉并赔钱B悄悄跑掉2.角色扮演: 分组表演 “道歉” 和 “逃跑” 的不同结局,用夸张表情表现心情变化。(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空白便签纸、旧手套、笔、学习单。 2.学习分工:全班分成7个小组,每小组6人左右,先自主学习然后相互配合开展合作学习。 3.学习步骤:个人欣赏玻璃破碎音效图片思考:“如果你是小明,现在最该做什么?”制定道歉计划,选出最佳道歉方案(当面/写信/行动)。 4.注意事项:分享时声音洪亮,礼貌用语贯穿始终。讨论时传递发言棒,倾听他人发言。书写道歉信用礼貌用语(如“此致 敬礼”)(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沟通方案库,设计 3 种道歉方案: 方案名称具体做法用★标注最适合的方案,说明理由:“我选______,因为______” 小组讨论:“如果邻居生气了,哪种方案需要调整?怎么改?” 2.创意工坊: 设计“安全踢球公约”书签(绘画 + 简短标语) 3.模拟法庭:四人小组分饰: 小明、邻居、调解员、记录员流程:陈述事件→协商赔偿→签订“责任承诺书”。(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1.反思日志:“今天我学会了______,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我会______” 2.各小组互相评价模拟法庭和书签绘制,使用“责任行为评价表”进行打分。五、课堂拓展用废旧材料制作“责任勋章”,镌刻个人责任宣言。佩戴勋章并宣誓:“我承诺______(具体责任行为)”课后实践性作业1.家庭责任契约: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责任分工表》,承包一项家务(如整理书桌/浇花),记录一周执行情况并撰写反思日志(如:“今天我按时完成浇花,感到________”)。 2.社区责任行动:参与一次社区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帮助老人取快递),拍摄实践照片并完成《责任实践报告》,包含:活动内容与感受、家长评语与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