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下册第十七课 我坚持, 我成功 教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单(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心理健康下册第十七课 我坚持, 我成功 教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单(表格式)

资源简介

17《我坚持,我成功》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我坚持,我成功》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以 “坚持” 为核心主题,通过寓言故事(铁棒磨成针)、名人案例(李白、肯德基创始人)、科学实验(21 天习惯养成)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坚持的意义,掌握培养坚持习惯的方法。教材注重实践性,通过 “活动在线” 和 “亲子分享” 促进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符合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 — 认知 — 实践” 的规律。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 “坚持” 有初步感知,但缺乏系统认知。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易因困难或枯燥而放弃,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活动强化坚持的重要性。此外,学生对习惯养成的科学规律(如 21 天法则)感兴趣,适合通过体验式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 PPT 课件、21 天记录表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认知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坚持的意义,知道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2. 能力目标: 能制定个人坚持计划,记录并反思实践过程。
3. 情感目标: 培养抗挫折能力,树立 “坚持就是胜利” 的信念。 1.课堂表现: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师评)。
2.活动成果:完成 “21 天记录表” 并展示(自评 + 互评)。
3.亲子反馈:家长填写 “坚持实践反馈表”(课后评价)。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坚持的重要性,掌握坚持的方法。 学习难点:将坚持转化为日常行动,克服半途而废的问题。 通过寓言故事和名人案例具象化 “坚持”。
2.设计 “21 天习惯养成” 实践活动,结合科学规律强化行为。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5 分钟) 1. 情境激趣:播放 “铁棒磨成针” 动画,提问:“老奶奶为什么能成功?”
2. 引出主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分享对 “坚持” 的理解。 激发兴趣,明确主题。
二、案例分析
(15 分钟) 1. 故事讨论:
- 李白的故事:从逃学到成为诗人,坚持的作用是什么?
- 哈德伦 山德士(肯德基创始人)的生平:多次失败仍坚持创业,成功秘诀是什么?
2.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 “坚持的意义”,用思维导图总结观点。 通过案例强化认知,培养合作能力。
三、活动实践
(20 分钟) 1. 科学实验:介绍 “21 天习惯养成法则”,发放《21 天记录表》。
2. 制定计划:
- 学生填写 “具体目标”(如每天阅读 30 分钟)。
- 教师示范如何分解目标(如 “第一天完成阅读,记录感受”)。
3. 互动分享:小组内交流计划,互相鼓励并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行动,增强实践能力。
四、方法指南
(10 分钟) 1. 名言学习:荀子《劝学》名句解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2. 策略总结:
- 找到兴趣,明确目标;
- 寻找榜样,模仿学习;
- 养成习惯,每日记录。 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制定计划。
五、亲子分享
(课后延伸) 1. 任务布置:询问家长是否有坚持成功的经历,填写《亲子反馈表》。
2. 情感升华: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鼓励学生坚持行动。 延伸至家庭,强化家校共育。
5.板书设计
我坚持 我成功 明确目标 向榜样看齐 意志、恒心
6.教学反思与改进
17《我坚持,我成功》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收集一个关于 “坚持” 的名人故事(如李白、肯德基创始人),思考:他们是如何通过坚持获得成功的?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1.生活的内容:理解坚持的意义,知道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2.实践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制定 “21 天坚持计划” 培养坚持习惯。 3.素养的目标:培养抗挫折能力,树立 “坚持就是胜利” 的信念。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 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导入:播放 “铁棒磨成针” 动画,提问:“老奶奶为什么能成功?” 学习任务: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理解坚持的意义并制定个人计划。
(二) 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李白和肯德基创始人的坚持故事。 制定计划:设计个人 “21 天坚持目标”(如每天阅读 30 分钟)
(三) 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1.学习准备:准备《21 天记录表》,了解 “21 天习惯养成法则”。 2.学习分工:小组合作制定计划,组长协调记录。 3.学习步骤: (1)分享课前收集的故事; (2)分组制定个人目标; (3)组内互评计划可行性。 4.注意事项:尊重不同观点,积极参与讨论。
(四) 把握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行动 1.小组分享:展示个人 “21 天坚持计划”,互相提出建议。 2.教师示范:分解目标(如 “第一天完成阅读,记录感受”)。 3.互助行动:小组内监督打卡,定期交流进展。
(五) 抓住学习行动, 评价学习成果 成果展示:小组代表汇报 “21 天记录表”,分享坚持过程与感悟。 具体目标是: 你做到了吗?你花了多长时间?你的感觉如何?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2.师生互评:根据计划完成度、反思深度进行评分(自评 + 互评)。
四、课堂巩固拓展
1.名言解读:讨论荀子《劝学》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案例讨论:分享家长或身边人的坚持故事,分析坚持的关键因素。 3.歌曲欣赏:学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强化 “坚持带来成功” 的信念。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1.坚持行动:完成《21 天记录表》,每天记录目标完成情况及感受。 2.亲子互动:与家长交流坚持计划,邀请家长填写《亲子反馈表》(内容:对孩子坚持行动的鼓励与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