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2张PPT)“团员”和“非团员”“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输”和“赢”“小麦”和“农作物”“妇女”和“律师”“小说”和“武侠小说”“工厂“和”工人““宜春”和“江西”“南丰蜜桔”和“莆田蜜桔”矛盾关系全同关系反对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属种关系判断属种(种属关系)关系的技巧:(1)是否处在同一类事物中;(2)是否有共同的属性;(3) 用“B是A”判断,若成立就是,否则则不是(B是种)。判断以下各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全异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不可同真且不可同假;反对关系不可同真但可同假。(1)矛盾律——既适用于矛盾关系,也适用于反对关系;(2)排中律——只适用于矛盾关系。项目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含义类别阐释图示 (欧拉图)举例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两个概念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A+B=CA+B<C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特例)反对关系(特例)A.麦克风B.话筒A.哲学B.马哲A.老虎B.动物A.中学生B.团员A.团员 B.非团员C.所有人A.东 B.西C.方向概念含义及表达基本特征(内容)内涵外延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关系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温故知新ABABABABABCA+B=CABA+B<CC1.根据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全同关系。S:党员干部 P:国家公务员②属种关系。S:大学生 P:学生③矛盾关系。S:唯物论 P:唯心论④反对关系。S:红的颜色 P:绿的颜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运用固学【解析】①:并非所有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党员干部,二者不是全同关系,①对应错误。②:学生包含大学生,S与P是种属关系,②对应错误。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符合矛盾关系的定义,③对应正确。④:绿色和红色只是众多颜色中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二者是反对关系,④对应正确。故本题选D。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明确内涵的方法4.2 明确概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12明确内涵的方法1探究与分享 P26一只松鼠趴在树枝上,两个猎人围绕它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因为我们已经围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曲线。”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没有看到它的背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思考: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在哪里?这给我们什么启示?(1)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是“围绕松鼠转一圈”,他们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内涵的理解不同。(2)要解开两个猎人思想上的困惑,化解分歧,必须统一他们对“围绕松鼠转一圈”的理解。这就要明确“围绕松鼠转一圈”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 义:(1)含 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2)构成结构: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文学就是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作用: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定义联项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例:文学 就是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①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②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③定义项:“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④定义: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定义项(3)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种差+属概念这个语句是一个定义,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在这个定义中,“艺术”所指的对象范围包含“文学”所指的对象范围,它是“文学”的属概念。知识拓展在同一系统中,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比如“蔬菜”就是属概念,“胡萝卜”就是种概念。外延较大的属概念和外延较小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叫作属种关系,反之则称为种属关系。理解如何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下定义。例如:“马”(概念A) 与“白马”(概念B)两个概念中,马是属,白马种,而“白色的”(概念B具有而概念A不具有)就是“马”与“白马”的种差。能思维并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动物的人是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种差+属概念仅有一组对边平行四边形的梯形是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小试牛刀仅有一组对边平行四边形的梯形是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种差+属概念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若被定义项为a,种差为b,属概念为c,定义联项为d。则下面关于概念定义格式分析正确的是( )A. a+b+c+d B. a+d+b+cC. c+d+a+b D. c+a+d+bB课堂练习示例评析仅有一组对边平行四边形的梯形是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种差+属概念①“梯形”的属概念是“四边形”;②“梯形”的种差是“仅有一组对边平行”(以区别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和“不规则四边形”的“没有对边平行”)。2、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逻辑规则 逻辑错误①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定义过窄②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循环定义③ 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形式 否定定义④ 定义一般必须用科学术语 比喻定义规则一: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1)商品是劳动产品。(2)工业部门就是社会生产部门。(3)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4)工业部门就是从事机器制造的社会生产部门。定义过宽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被定义项”的外延<规则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同语反复”:在定义概念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循环定义”:在定义概念中,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1)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2)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3)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4)奇数就是偶数加一所得的数。同语反复循环定义规则三: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1)物质不是意识。(2)高中生不是社会青年。注意:定义一般是肯定性陈述,但并非不能用否定性陈述,当某些事物的特有属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种属性时,我们也就可以而且必须从对象缺乏某种属性方面来揭示该对象的特有属性。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如:“惰性气体元素是与其他元素不发生任何化合作用的化学元素”——否定定义规则四: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只是对被定义项作了生动形象说明,并没有准确揭示本质属性。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2)护士是人间的白衣天使。(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比喻定义例如:文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学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但并没有直接揭示文学的本质属性。再如: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这个语句虽然是对“儿童”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但没有准确的揭示“儿童”的本质属性,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儿童的定义,就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哲学不是文学。◆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正确下定义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上述句子都不能正确揭示概念的内涵,一是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二是没有遵循逻辑规则。定义过宽,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没有准确揭示其本质特征,外延过窄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同语反复否定定义,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用了否定比喻定义,没有揭示其本质特征,用了比喻(1)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要高于被定义项。违反这一规则,成为晦涩定义。例如,“信息是来自母宇宙族群模式基因的世界生元。在这一定义中,如果不先定义“世界生元”等生僻概念就无法让人理解什么是信息。(2)被定义项要恰当分类。违反这一规则,称为归属不当。例如,“俄罗斯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这一定义归属不当。虽然俄罗斯领土的大部分是在亚洲,但却是欧洲国家,其政治经济中心在欧洲。知识拓展小结:下定义应遵循的逻辑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只是对被定义项作了生动形象说明,并没有准确揭示本质属性。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否则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例1:民法是法律。例2:法律是民法。例1:合同法是有关合同的法律。例2: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例:犯罪未遂不是犯罪既遂。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明确外延的方法2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女同学男同学体力强体力弱体力强体力弱该老师在对本班的同学进行划分时用了不同的标准,(既用了性别又用了体力),这样的划分是相容的,但安排的任务是不同的。导致同学们无所适从。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在同一次划分中只使用一个标准。可以进行二次划分,先按性别分成两排,然后按体力再分别对这两排进行划分。思考:学生们为什么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怎么解决?探究与分享体力弱体力强女同学男同学1、划分(1)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2)划分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例: 动物 马 牛...属 种 种注意:同一个母项,在不同标准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子项。二、明确外延的方法(3)划分的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还包括划分标准)。例如:划分标准: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子项母项注意:母项:是通过划分来揭示其外延的概念。子项:是对母项划分后所得到的概念。划分标准:是对母项进行划分的根据。二、明确外延的方法2、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二、明确外延的方法二、明确外延的方法A.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B.多出子项:子项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例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例如: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弃票微生物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以下两个语句分别表达了对“犯罪”“邮件”概念的划分。(1)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共同犯罪。(2)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思考】上述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犯罪动机为标准犯罪主体之间关系未标准邮件的介质为标准邮件处理方式为标准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例2:“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例1: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同一级关系属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同一级关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划分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 举例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 “多出子项” 1.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2.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归纳总结④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的关系。错误表现:“子项相容”例如: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常规战争世界战争拓展延伸判断下列划分的逻辑错误?小试牛刀1.我校大部分教师是青年教师,只有少数老教师和女教师。2.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4.杂志分为季刊、月刊、自然科学刊物。划分标准不一划分不全(祈使句、感叹句)越级划分划分标准不一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内涵,又要分清外延。② 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例: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③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3.概念是变化发展的定义 划分内容 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构成 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逻辑规则 重点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含义种差加属概念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构成定义方法划分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含义方法构成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明确内涵的方法明确概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规则一: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A.划分不全:是指划分之后得到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B.多出子项:是指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划分不全——多出子项2、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规则二: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例如: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战争。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是否使用核武器为标准划分战争范围为标准邮件的介质为标准划分邮件处理方式为标准划分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规则三: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例1:“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这种划分是错误的,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例2: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在这个划分中,“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这就是“越级错误”。小结: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 举 例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 “多出子项” 1.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2.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2.概念是变化发展的(1)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2)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3)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比较 定义 划分内容构成逻辑规则与逻辑错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子项的外延必须为不相容的关系。【知识归纳】定义与划分的区别明确概念的方法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法)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法)定义的含义及构成定义的最基本方法如何下一个正确的定义(规则)划分的含义、方法、构成如何作出正确的划分(规则)知识小结二、明确外延的方法A.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B.多出子项:子项外延之和>母项的外延。①规则一: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划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划分不全”“社会矛盾”划分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多出子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划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多党轮流执政制度”。“自然科学”划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哲学基本问题”划分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水果”划分为“苹果、热带水果、红色水果、进口水果”。子项交叉重叠(如“红色水果”可能包含苹果或热带水果);误导学生误认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属于哲学基本问题本身。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在这个划分中,“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这就是“越级错误”。例1:“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例2: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小结: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规则的错误 举例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 “多出子项” 1.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2.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3.概念是变化发展的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②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③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二、明确外延的方法1、(2024.湖北高考真题)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B. “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C. “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D. “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D【答案】D【解析】A:“冻雨”与“雨凇”指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叫“冻雨”,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A错误。B:“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C:“冻雨”与“下冰凌”是不同语词表达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D:“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2、“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指的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蓝色生产力三种。从逻辑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属概念②“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是定义项③“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揭示了其本质属性④“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是交叉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答案】B【解析】①: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选项中的“生产力”是被定义项“新质生产力”的属概念,①说法正确。②:“种差+属概念”为定义项,其中,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是种差,②说法错误。③:材料对新质生产力进行解释是下定义,揭示其本质属性,③说法正确。④:新质生产力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蓝色生产力三种,可见“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是属种关系,④说法错误。3、(2023·海南高考真题)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C.田里黄瓜、茄子和粮食物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D【答案】D【解析】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在“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中,“邮件”为划分的母项;“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是划分的子项;“邮件是否具有电子属性”是划分的标准,正确运用了划分的方法,A正确。在同一划分中,只能用同一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圆桌”表述的是桌子的形状;“书桌”表述的是桌子的用途;“木桌”表述的是桌子的材料,三者标准不一,不符合划分的方法,B排除。划分要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黄瓜、茄子”属于蔬菜,蔬菜与粮食是同一级关系,把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C排除。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该选项中,选票应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三种。将“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D排除。4、某校拟于2024年11月20日举办第15届体育节活动。该校体育节组委会于2024年11月5日发布了一则通知,部分内容如下:如果11月20日不下雨,体育节正常进行;如果下暴雨,体育节活动延后举行。上述通知内容( )①逻辑上符合逻辑格式②子项外延之和与母项外延不一致③违反了排中律的原则④没考虑到下雨之外的其他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答案】D【解析】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多出子项”逻辑错误,下暴雨、下大雨、下中雨、下小雨之和等于下雨的外延,该通知只考虑了下暴雨的情形,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逻辑上不符合逻辑格式,①错误。②:下暴雨、下大雨、下中雨、下小雨之和等于下雨的外延,通知只考虑了下暴雨的情形,子项外延之和与母项外延不一致,②符合题意。③: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措施是“两不可”,通知中说的是不下雨体育节正常进行,下暴雨的话延后,并没有违反排中律,③不符合题意。④:通知中只说明了不下雨和下暴雨,体育节活动会怎么样,没有考虑下雨之外的其他因素,④符合题意。5、要给概念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定义与其逻辑错误搭配一致的是( )①“诗歌不是自然科学”——否定定义②“教师是祖国的园丁”——比喻定义③“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定义过窄④“区块链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循环定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答案】A【解析】①:定义项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①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①正确。②:定义不能用比喻,②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②正确。③:“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于正确的定义,符合定义的规则,③排除。④:“区块链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属于正确的定义,符合定义的规则,④排除。6.“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在这一定义( )①“法”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②定义者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③“法”与“社会规范”是种属关系④“社会规范”表明了法的本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答案】A【解析】①③: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本题中“法”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法”与“社会规范”是种属关系,①③正确。②:本题中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错误。④: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社会规范”是属概念,种差才能表明法的本质,④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明确概念,既要用下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内涵,又要用划分的方法分清概念的外延。请运用所学逻辑知识,完成下表。概 念 逻辑错误 错因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②木材就是木料 ③杂志分为季刊、月刊、自然科学刊物 ④菜园里种有黄瓜、茄子和蔬菜 比喻定义同语反复划分标准不一越级划分定义不能用比喻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解析] 本题考查定义和划分的规则。答题时,需要先根据每个语句的语境判断是定义还是划分,然后调用定义或划分的规则对相关语句进行判断分析。[答案] ①比喻定义 定义不能用比喻 ②同语反复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③划分标准不一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④越级划分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