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件(40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件(40张)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思维导图
哲学
(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文化
(第三单元)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妙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政治认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学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科学精神:运用典型事例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和改正错误。
公共参与:掌握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和勇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三个特点,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2.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真理的含义、认识的特征
教学难点: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的属性: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难点)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重点)
认识一:
古人说,月球上住着嫦娥和玉兔
认识二:
多次探索发现月球是一个没水没大气层荒凉的星球。
在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你认为哪种是正确的认识,说明理由。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符合
不符合
认识
客观对象
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真理
正确的认识
谬误
错误的认识
1.真理的含义
注意: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是一种认识,且是正确的认识。
一、真理是客观的
意识 认识 真理 科学理论
区 别 含义 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相对于物质而言 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相对于实践而言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相对于谬误而言 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形成的理论体系,相对于个别真理而言
性质 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属于正确的认识 联系 ①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 ②都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知识拓展
注意:
(1)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不能写成客观同主观相符合;
(3)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谬误是错误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4)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不同的人看月球,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天文学家看到的是月球的起源、构造、与其他星球的关系;
文学家将无限遐想和丰富情感寄于月球,吟诗作赋;
人类学家看到的是探索月球对未来人类移民、长远生存的需要;
军事家关注的是月球对综合国力、争抢太空霸权的战略意义;
……
思考1: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思考1: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思考2:对多种不同的认识,是不是每个认识都是真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认识具有多样性
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注:真理不会因个人的喜好、出身、社会地位等主观因素而改变
真理具有唯一性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1)表现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2)原因
A.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C.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归纳总结一: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和方法论(真理的绝对性)
【原理】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否适合于任何条件?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在凹曲面上
在平面面上
真理
谬误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
在凸曲面上
2.真理都是具体的
①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
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②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出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变成谬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 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
统一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
谬 误
真 理
知识拓展:真理与谬误 p55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归纳总结二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探究:探月工程辉煌的背后
在我国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为什么不会是一帆风顺?
“玉兔”号月球车于2014年2月22日午后瘫痪在月球
1970-2019年,长征火箭共失败10次
2012年底,长征五号发动机爆炸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表现: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3)过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 …
(1)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原因)
①认识的主体
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的限制(立场、观点、方法、知
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
②认识的客体:复杂、变化,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认识具有无限性,并不代表人类的认识可以超越客观历史条件。
注意:
(1)认识 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
(3)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 ,而是
(4) 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不是
不断地超越自身;
没有被推翻
不断地向前发展。
不存在
3、认识具有上升性
(1)反复性:
区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图示法
(2)无限性:
(3)上升性:
强调认识过程曲折,
不是一帆风顺的
强调认识无限发展
强调真理不断超越自身
注:直线论和圆圈式
的循环论是错误的
注:真理不是被推翻
注:是指人类整体的角度,个体的认识是有限。
总结提升
误区警示:
(1)认识过程不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而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2)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认识具有无限性,并不代表人类认识可以超越客观历史条件;
(4)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被超越,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超越自身。
【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总结: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及方法论
(或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拓展延伸
小结:认识
含 义
认识性质
认识的层次
认识的唯一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特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正确认识(真理)与错误认识(谬误)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获得真理
实践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的特性
3.认识的特点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客观的
(最基本属性)
具体的有条件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人不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
原 理
方法论
方法论
课堂总结
1.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2.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
3.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4.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不是相互包含。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实践与认识的顺序不能调换。
易混易错:
大切口题目:运用“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的有关知识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特点及方法论)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的特点及方法论)
“运用真理观的知识分析某问题”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和谬误+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要敢于坚持真理+材料。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而言的,都是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勇于发展真理+材料。
③真理和谬误是辩证统一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向前发展。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勇于承认错误+材料。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材料。
“认识的过程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类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过程才能完成+材料。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发展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着的+材料。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材料。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材料。
例题1:“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D
例题2:倒洗澡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英国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漩涡会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见解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实验。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①对既有论断的怀疑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②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B
例题3: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21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
2025云南卷1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从跟跑到领跑”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接力棒已经传给新一代。新一代有着不甘心的韧劲、不停步的闯劲。经过无数次失败,他们研制的机器人如今已能灵巧地转动手绢、在梅花桩上如履平地。具身智能、量子技术、航空航天……新一代在关键技术领域中坚持再坚持,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突破。曾经在创新路上屡遭挫折又不断求索的新一代,正推动创新中的中国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相关知识,说明新一代为何能够推动创新中的中国行稳致远。
参考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新一代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创新的认识,从而推动创新中的中国行稳致远。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在关键技术领域反复实践,经历无数次失败,逐步修正错误认识,最终实现突破。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从“跟跑”到“领跑”的接力过程,新一代在量子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深化认识,推动科技向更高水平发展。④认识具有上升性,新一代以“不甘心的韧劲”克服挫折,在实践基础上深化对创新规律的认识,使中国创新从量变走向质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