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 15三年级心理健康下册《真心原谅他人》(一)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心理健康 15三年级心理健康下册《真心原谅他人》(一)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15《真心原谅他人》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真心原谅他人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三年级 单元 第一课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1. 主题与目标:聚焦“真心原谅他人” ,旨在让学生理解原谅的内涵与价值,培养宽容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 内容结构:从认识原谅出发,借故事、案例展现不原谅的后果和原谅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明白原谅意义;剖析不肯原谅的原因,如自尊心、误解等;重点传授原谅他人的方法,像换位思考、沟通交流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巩固方法,深化对原谅的理解运用 。2.学生情况分析:认知特点:三年级学生正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原谅有一定感性认知,但对其深层意义和价值理解不深,需借具体事例和活动深化认识。情感特点: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在人际交往中易因小事起冲突,受委屈时情绪反应大,处理矛盾时多从自身出发,难以理解他人,不擅长控制情绪和宽容原谅。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接纳别人,养成合群的性格特征。2.帮助学生理解悦纳别人,养成逐步学会发现、肯定和欣赏他人的各种优点。 1.独立思考能力。(师评+自我评价)2.合作意识意识和能力。《师评+互评》3.表达能力。(师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别人,接纳别人,使他们形成合群的性格特征学习难点:教会学生怀着包容的胸怀,善于发现、肯定和欣赏他人的各类优点,真诚地接纳他人,正确地看待别人不同于自己的各类特点,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合关系顺利发展。 1. 应用“五步探究”的策略。具体为:明确任务、尝试表达、学习方案、实践探究、成果展示。2.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讨合作,展示分享,最终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大家一起边唱《拍手》歌,边律动。 活跃气氛,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二、播放录象(或者角色扮演) 张雷是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且纪律散漫,上课也不听讲,老师提问他也总是回答不出来。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叫他起来读课文,可他老是磕磕巴巴,还读错字。老师叫他重读了好几遍也没读准。这时,李玲急得站起来举手,还一边大声地朗读。王辉则冲着他拍手起哄,嘲笑他真笨…… 运用情景模拟,让学生带入真实场景,感受不被人接纳的感觉。
三、想说就说 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接纳别人或不接纳别人会有什么结果?自己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类似的事。 激发学生表达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原谅他人、悦纳他人的重要性。
四、情境体验 教师:在你的同学里,有各种各样性格的人,在他们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你都能接纳吗?下面的几个人,你喜欢谁?1.情景表演:A.小红文文静静,性格内向,就是有点娇气,动不动就哭。B.小军办事痛快,注意多,讲义气,极富同情心,只是学习成绩差一些。C.高江爱好体育,身体棒,组织能力也强,但是看不顺眼的同学他就开心取笑。D.李苗学习努力,成绩不错,但很自私,哪个同学想从她那里借点东西就太难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续演。)2.学生分组讨论:你喜欢这些人吗?如果都不喜欢的话,那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呢?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巩固方法,深化对原谅的理解运用。
五、总结 同学们都知道世界上“人无完人”,也就是说,谁都有优点,谁都有不足,如果我们只接纳有优点的人,那我们还会有朋友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应该是接纳还是排斥?想想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对不对?为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真心原谅他人这一课内容的理解。
5.板书设计
真心原谅他人喜欢的人 优点: 缺点:不喜欢的人 优点: 缺点:
6.教学反思与改进
15《真心原谅他人》实践性作业单
姓名 时间 学校 班级 组别
一、课前实践性作业题
回忆原谅经历:仔细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别人不小心伤害了你,但后来你选择原谅他的事情呢?也许是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的文具,也许是好朋友忘记了和你的约定。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写下来,包括当时你的感受,以及你是如何决定原谅对方的。想想原谅之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课堂实践性作业题
同学们都知道世界上“人无完人”,也就是说,谁都有优点,谁都有不足,如果我们只接纳有优点的人,那我们还会有朋友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应该是接纳还是排斥?想想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
三、“五步探究”解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1.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接纳别人,养成合群的性格特征。2.帮助学生理解悦纳别人,养成逐步学会发现、肯定和欣赏他人的各种优点。
(二)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尝试 学习任务1. 情绪感知:让学生观察录像中张雷被嘲笑时的表情、动作,体会他的内心感受,同时感受李玲、王辉等人嘲笑行为背后的情绪。2. 行为分析:分析录像中人物的行为,如张雷读错字的表现,李玲举手和王辉起哄的举动,思考这些行为对张雷及班级氛围的影响。3. 接纳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像张雷这样表现不佳的同学时,是否能做到接纳,以及接纳或不接纳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开展学习尝试1. 角色扮演:挑选学生分别扮演张雷、李玲、王辉及其他同学,模拟录像中的情景。表演后,扮演者分享自己扮演时的内心想法。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张雷,被嘲笑后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旁观者,会怎么做”等问题,促进学生相互交流观点。
(三)分析学习尝试,讨论学习方案 学习准备:熟悉“张雷”情景,实践性作业单,黑色水彩笔学习分工:4人一组,组员分别担任记录员、发言人、讨论引导员等。学习步骤:先各自思考情景中的情绪与行为,组内交流分享感受与经历,共同探讨接纳和原谅的方法,最后整理观点。注意事项:尊重他人发言,积极参与讨论,控制讨论时间,记录要点。
(四)把握学习方案,合作学习行动 1. 各自思考情景中的情绪与行为仔细观看“张雷”情景,记录下张雷及嘲笑者的表情、动作、语言。分析张雷被嘲笑时的尴尬、难过等情绪,以及嘲笑者的得意等情绪,思考这些情绪如何通过行为表现出来。2. 组内交流分享感受与经历依次分享自己对情景中情绪行为的看法,再讲述自己类似被嘲笑或嘲笑他人的经历,包括当时的情绪、行为和结果,互相倾听理解。3. 共同探讨接纳和原谅的方法基于分享内容,讨论面对类似情况时,怎样克服负面情绪去接纳他人,以及原谅他人的具体做法,如沟通、换位思考等。4. 整理观点汇总组内讨论成果,梳理出清晰的关于接纳和原谅的观点,为发言或总结做准备 。
(五)抓住学习行动,评价学习成果 请学生代表上台发表本组观点教师总结每组学生观点并进行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要真心原谅他人的不足,接纳他人。
四、课堂拓展:情景延伸
延续“张雷”情景,设置新情节,如张雷取得进步后大家的态度转变,引导学生探讨。
五、课后实践性作业
从课件的四个情境(小红、小军、高江、李苗)中任选一个,在生活中找到类似性格特点的人,尝试和他友好相处3天,记录相处过程中发现的对方优点、自己的心态变化。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