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2、政尔八经第十课 第二框2、政尔八经00后,即200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随着他们逐渐步入职场,开始展现出独特的职场观念和行为模式,他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和所倡导的变化,被广泛讨论并称为“整顿职场”那么,什么赋予了他们“整顿职场”的勇气呢?这与我们今天要学的法治社会有啥关系?2、政尔八经第一部分何谓法治社会——从00后“整顿职场”说起2、政尔八经议一议:视频中00后是如何“整顿职场”的?这是否符合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00后如此“整顿职场”有何意义?2、政尔八经议题①:视频中00后是如何“整顿职场”的?这是否符合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劳动权益受侵犯敢于走法律途径维权在各平台分享维权心得帮助他人。将学法用法刻进了DNA里彰显了00后对法治的信仰,对宪法法律的遵守,使得社会纠纷能够依法解决,这恰恰符合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议学提示:提炼视频信息,阅读教材P93-94页,结合法治社会的含义、特征回答议题。2、政尔八经二、我国国体总结一:解读法治社会——构筑法治国家基础1.含义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2.特征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议题②:00后如此“整顿职场”有何意义?劳动权益受侵犯敢于走法律途径维权在各平台分享维权心得帮助他人。将学法用法刻进了DNA里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议学提示:阅读教材P96页,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回答议题。能够更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3.建设意义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二、我国国体总结一:解读法治社会——构筑法治国家基础2、政尔八经虽然00后“整顿职场”目前卓有成效但无可否认的是,刚从从象牙塔出来的年轻人,多少还是会遭受一些来自社会的毒打……租房遇上黑中介,外卖吃出头发丝,理发碰上乱收费,买东西货不对板......这些坑,99% 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都逃不掉那么,该怎样帮他们呢?2、政尔八经第二部分建设法治社会——助力年轻人维权,如何作为?2、政尔八经网友A:这是我第一次维权,对法律也不怎么了解,希望大家能帮我出谋划策,将维权进行到底!网友C:起诉等开庭过程真的好漫长,结果法官打电话给我,说需要我增加被告人,让我自己撤诉重新起诉……网友B:打工人拿回血汗饯真不容易,老板就是赖着不给钱,打工人太难了!网友D:咨询了律师,可是律师费实在太贵啦,家庭贫困的人根本支付不起!不懂如何维权对方不讲理维权程序复杂维权费用过高在年轻人扎堆的社交平台上,如果以“维权”和“投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发帖,我们会发现,年轻人维权的难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词:议一议:如何有效解决年轻人的维权难点呢?议学提示:阅读教材P95-96页,结合法治社会的建设举措回答议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促进行业依法治理、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不一定直接选起诉,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途径更高效解决纠纷)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家境贫困还可通过法律援助制度获取帮助)2、政尔八经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共同参与、弘扬法治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基层组织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公约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积极作用。总结二:建设法治社会措施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下页PPT有拓展介绍)、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总结二:建设法治社会措施援助方法:法律援助免法事服务费司法救助免诉讼费援助对象:智障一二级,共犯被落下盲聋哑、半疯傻,无期死刑未长大强制医疗外国人,经济困难或其它拓展:并非人人都请得起律师,这要怎么办?了解一下: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下页PPT有拓展介绍)、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总结二:建设法治社会措施知识点总结:法治社会解读法治社会【构筑法治国家基础】1.含义2.特征3.建设意义建设法治社会措施1.法治宣传教育、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2、政尔八经习题练习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只有不断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全体人民都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全面建成法治社会。对于法治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举措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守法是第一位的③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实现国家机关高效运转④需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尊法是第一位的,②错误。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实现国家机关高效运转,③说法错误。习题练习2.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八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浏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宣传教育融合发展,将法治元素编成歌词,融入花鼓戏,寓教于乐,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浏阳市司法局的上述举措能够( )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③增强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解析】浏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宣传教育融合发展,将法治元素编成歌词,融入花鼓戏,寓教于乐,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这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表现,能够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①③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且传承的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②排除。题目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无关,④排除。习题练习3.2023年6月15日,司法部举行媒体通气会。会议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4.9万个;依托村(居)委会设置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万余个;培育“法律明白人”383万余名;发展村调委会49.2万个。据此可知( )①我国乡村地区法律服务水平已超过城市地区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在农村成效显著③普法教育将打通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④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我国乡村地区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不能体现乡村地区法律服务水平已超过城市地区,①说法错误。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④说法错误。习题练习4.昆明积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和实践推广。盘龙区青云街道从“人”和“事”两大要素入手,探索创新有人走访发现、有人提供帮助、有人心理疏导的“三有”心理疏导解纷工作法,实现隐蔽问题及时发现、心理问题主动疏导、矛盾纠纷有效化解,该单位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该单位的做法( )①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②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治理效能③探索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④创新心理疏导方法,优化基层治理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解析】该单位的做法是对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并没有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不选。题干“三有”心理疏导解纷工作法可以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但材料不体现创新心理疏导方法,④不选。习题练习5.近日,某地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作为全省典型受到重点推广。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指的是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法定指定辩护情形时,办案机关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指派律师,提供刑事辩护,使他们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自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大幅增长,年均援助案件较改革前增长17.5倍,体现出法治建设的人文关怀。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旨在( )①强化人权保障,维护公平正义 ②促进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③逐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④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保障公民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解析】根据材料中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内涵,可知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目的在于使他们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维护公平正义;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是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目的,故③排除。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不属于法律监督,故④排除。习题练习6.202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宣传启动活动,发布了45件代表性强、覆盖面广的候选案例。这是自2015年以来在我国法治领域举办的典型普法品牌活动。这一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做深做实宪法法律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法律权威②有利于提升民众的司法实践意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③把党中央关于严格执法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④是国家治理深刻革命、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迈进的投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有利于提升民众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实践意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司法机关公正司法,②错误。党中央依法执政,政府严格执法,③错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对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作用。习题练习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打通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最后一公里”,需要一支扎根基层、契合实际,群众身边找得着、用得上、永在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法律明白人”是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居)民。他们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居)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微风险、化解微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引导群众合法解决矛盾纠纷……“法律明白人”日益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解忧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有利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基层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有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助力维护社会稳定;广泛收集民意,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能够使基层社会更好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