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将纸剪成窗花将纸张点燃变化前:变化后:纸纸变化前:纸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51PPT模板网 www.51pptmoban.com学习新知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如有发光、发热等现象)。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观察实验的方法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实验(1):水的沸腾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水的沸腾水受热水蒸气遇冷水(状态变)液态气态液态(物理变化)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实验(2):石蜡的熔化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石蜡的熔化石蜡受热石蜡液态固态(状态变)(物理变化)注意: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戴好护目镜。如不慎有少量试剂(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试剂)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去医院就诊。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1(1)实验1-1(2)液态的水固态的石蜡有水蒸气放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石蜡逐渐熔化液态的水(水蒸气)液态的石蜡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水的沸腾:态态态无石蜡的熔化:状状无状态变状态变液气液固液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概念:2. 物理变化的特征:3.伴随现象:如:汽油挥发、铁水凝固、矿石粉碎,水蒸发、蜡烛受热熔化等形状,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改变举例: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实验(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2mL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实验(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二氧化碳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1(3)实验1-1(4)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颗粒状大理石等有蓝色沉淀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二氧化碳气体能等讨论:(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有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天然气燃烧,铁生锈,粮食酿酒,食物腐烂等(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区分化学变化的常用关键词:燃烧、生锈、腐烂、酿酒(醋)、发霉、变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注意:灯泡发光、轮胎爆炸物理变化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实例说明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燃烧:发光放热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化学变化的常用关键词:燃烧、生锈、腐烂、酿酒(醋)、发霉、变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注意:灯泡发光、轮胎爆炸物理变化思考与讨论:(1)火柴燃烧发光放热,属于什么变化?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例1 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发生了什么变化?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随之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和水蒸气;(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总结学习新知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总结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课堂练习1.(P13)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A.花香四溢 B.冰雪消融 C.蜡炬成灰 D.沙里淘金C燃烧2.(P1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黏土烧制陶瓷 B.黑火药爆炸 C.用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DD3.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课堂练习4.(P13)下列事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1)碘升华 (2)天然气燃烧 (3)酒精挥发(4)水结成冰 (5)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2)、(3)、(4)(5)变化前后物质种类均没有发生变化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新物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是新物质课堂练习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6.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瓷碗摔碎 C.食物腐烂 D.面粉发酵B课堂小结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课后练习1.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B、C、D、E、F、G、H、IJA、课后练习2.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A.鸡蛋变臭 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C.碘加热升华 D.西瓜榨成西瓜汁A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玻璃杯破碎C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铁能与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与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硫酸铜溶液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大理石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如: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磁性等。物质 颜色(通常状况) 熔点/℃ 沸点/℃水 无色(液体) 0 100铁 银白色(固体) 1538 2861铝 银白色(固体) 660 2519氧气 无色(气体) -218.8 -183.0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1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C. 铁可以打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解析:A. 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稳定性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C.说明铁具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D.密度属于物理性质。B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概 念性 质 确 定性 质 内 容区 别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眼看、鼻闻、手掂量)或仪器测知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判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易、难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变化:是物质运动的过程叙述物质的性质常用“能、会、可、易、难、就”等词。叙述物质的变化常用“已经、了、在”等词。例: 性质 变化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实验1-2】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点燃一根小木条,将其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闻气体是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提示实验 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实验1-2】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性质类别实验1实验2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实验1-2】氧气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使燃烧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C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怎样判断一瓶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呢?方法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得更旺,则集气瓶内是氧气;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集气瓶内是二氧化碳 。方法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集气瓶中,若澄清石灰水无变化,则集气瓶内是氧气;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内是二氧化碳 。学习新知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何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呢?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得更旺,集气瓶内是氧气;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集气瓶内是二氧化碳;若木条无变化,集气瓶内是空气。学习新知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生活中,我们除了用水灭火之外,还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特性制作而成。二氧化碳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 联系?灭火过程中学习新知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性质用途决定体现变化体现决定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学习新知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例2 分析下列语句,指出其表现出的是物质的性质、变化还是用途?(1)汽油可燃烧(2)汽油在燃烧(3)汽油易挥发(4)汽油挥发了(5)汽油可作汽车燃料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用途学习新知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区别 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 常用词汇在、了是、可、能、易、会课堂练习1.(P134)酒精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以下是对酒精的一些描述: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易燃烧;⑥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燃烧时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以上描述中,哪些时酒精的物理性质,哪些是酒精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①、⑤、②、③、④、⑥⑦汽化:直接由液体变为气态课堂练习2.(P13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一般都有保质期。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请举例说明。颜色改变、气味改变等。例如,苹果如果颜色发黑,有异味,则已经变质。3.(P136)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食盐、水、蔗糖、铜导线、铁钉、食醋等,描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尝试分析其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观察物质可以从颜色、气味等入手。如:食盐是白色的固体,有咸味;食盐大颗粒可以碾碎成为小颗粒,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酒精或食用油;食盐除了可用作调味品,其水溶液还可以用于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等。其中颜色、溶解性等属于物理性质,可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氯化钠可以转化成氢氧化钠)等属于化学性质。课堂练习4.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下列习俗活动中仅与物质的物理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点塔灯 B.扎灯笼 C.烤月饼 D.酿花酒B5.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ECBDAA.铜能生锈生成铜绿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E.木棒受力折断课堂练习3.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 ℃;③沸点为2567 ℃;④密度8.9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 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课堂小结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决定体现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①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100℃;②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③酒精能燃烧;④水的密度比汽油大;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⑥铜可以导电。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③ ⑤① ② ④ ⑥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3.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DCD课后练习4.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⑤汽车胎爆炸 ⑥电灯发光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B5.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受力折断。ECBDA课后练习6.阅读并回答问题: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色态 硬度密度 熔点无色固体软比水小低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