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九课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提关键重点基础防线人大、政府政府法院、检察院公民导入新课问题:立法应如何回应时代命题,引领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9.1 科学立法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科学立法的内涵二、推进科学立法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科学立法的核心科学立法的关键有法可依良法善治有法可依主要是从“量”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一、科学立法的内涵1.科学立法的重要性2.科学立法的含义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具备,因此先制定民事单行法。这些民法规范虽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日益活跃的民事活动对民事法律规范的更高要求。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1)体现我国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立法方向(2)符合国情和实际立法实效(3)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立法方法一、科学立法的内涵3.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a.含义: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各项权益)3.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b.要求: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1)从立法方向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科学立法的内涵民法典分编中,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分则中也有充分体现,传承和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且实行一夫一妻制。西藏有些地区有些地方男20岁、女18岁也可以结婚,对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2022年,加快推进经济、民生、社会、环保、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制定黄河保护法、学前教育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等。符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3.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2)从立法实效上: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一、科学立法的内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原有刑法的某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具体要求: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51PPT模板网 www.51pptmoban.com内容 制定主体 法律层级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地名管理条例》已经2021年9月1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实施方案》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八个政策的通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从中归纳有什么规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省人大常委会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市人民政府相关链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家监察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部门规章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包括县级市、乡、镇(嘉兴市√ 海宁市×)不包括自治县、自治乡不包括自治乡既包括人大及其常委,也包括政府,但不是“各级”“立法机关”≠“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授权立法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监察法规关于科学立法1.人大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2.我国立法体制:坚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层级分权相结合的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有各种的立法权限;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要依法行使好各层级的立法权。3.从法律效力高低看: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4.从适用范围看: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而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有效。2014年10月2020年5月22日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2020年5月28日2016年6月2018年8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草案)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代表委员们对草案进行审议和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作了100余处修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的制定过程:民意起草调研草案审议实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表决通过a.含义: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b.要求: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一、科学立法的内涵(3)从立法方法上:3.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我国的立法程序① 提出法律草案② 审议立法议案③ 立法议案的表决通过④ 法律的颁布实施9:16拓展延伸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我国民法典编纂采取了“提取公因式”这种立法技术。由总则编规定一般性规则,按照“同一和差异”的区分,将同一类规范和制度整理在一起,从中提取一般规则,在此基础上形成总则;然后将总则之外的其他法律规范,按照其内容的同一性,将它们规定在一起形成分则各编。体现我国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立法的方向要符合国情和实际,立法的实效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立法的方法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握立法方向才能立良善之法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123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一、科学立法的内涵3.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2.科学立法的含义1.科学立法的重要性二、推进科学立法(措施)1.科学立法要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依法立法)(2)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1)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二、推进科学立法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民主立法)(1)要求: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1)要求:①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对公民)②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国家机关)注意: 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和责任相统一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二、推进科学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依法立法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宪法和法律是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对国家机关: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二、推进科学立法比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科学立法 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拍脑袋做决策,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 就是要多听方方面面的意见,多吸取社会智慧,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法立法 是指立法应当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设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确保每项立法都经得起合宪性审查,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三者有机统一于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共同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 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法律质量。(P98科学立法含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p98立法方向)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P98立法实效)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P99立法方法)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总结:如何推进科学立法(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含义1+原则3个+3措施+3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科学立法的内涵推进科学立法重要性和含义原则(标准)科学立法内涵推进科学立法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国情和实际遵循逻辑和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是什么怎么办课堂小结全面依法治国必须 坚持为什么易错混淆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法律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解析:×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科学立法要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解析:× 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3、科学立法要做到以德立法,在道德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解析:× 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苑性文件。4、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虽然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但没有立法权。5、在我国,宪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6、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民主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民主协商中的作用。提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属于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提示:×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提示:× 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易错混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