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政治与法治》复习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什么: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什么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怎么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本前提:科学执政→含义本质所在:民主执政→含义、要求基本途径:科学执政→含义/地位/体现/要求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其他必要性:显著标志/四大考验危险/必然要求重要性:四个关系/必由之路怎么做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总要求: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向纵深发展:核心、基础、关键、要害有机统一知识体系构建1.党的地位:(三最+总协+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答题语言:①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特别注意:牢记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几个关键说法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④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⑥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考点1 坚持党的领导2.党的领导的内涵(表现)①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全面”指领导对象要全面覆盖,领导内容要全面,领导过程要全面,领导方式要全面。“系统”指系统论的科学方式方法实施领导。“整体”指从党的中央组织到地方组织到再到基层组织,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发挥应有作用。②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谁----对象)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领导什么---领域)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等。“五位一体”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全面领导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拓展延伸一党领导一切≠党包办一切≠党履行国家职能党领导一切,但不等于包揽一切;“党领导一切”是指国家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物上的大包大揽,而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能代替国家机关行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职能。①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②国家具体事务管理的职能由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③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机关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成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力四始终)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什么★怎么做(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最高原则: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决“两个维护”。(2)根本遵循: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坚持不懈用习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6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4)执政能力:①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②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③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④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拓展延伸:◇增强四个意识①政治意识:要求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②大局意识:要求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③核心意识:要求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要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④看齐意识: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区别联系 这三个方面的领导是同意不可分割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实行党的正确领导,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知识拓展:党的领导方式注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党的主要领导方式,并不是全部的领导方式,党对国家的领导还存在其他方式的领导,如军事领导等。根本灵魂保证侧重在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强调维护集中统一领导。侧重统一思想,用科学理论教育人民,武装人民。侧重党组织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以及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不正确的有( )①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思想领导②培养、选拔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治领导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思想领导④各级组织、干部、党员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组织领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解析 “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仅仅限于思想领导,而是全面领导,①符合题意。“培养、选拔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属于组织领导,而不属于政治领导,②符合题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属于思想领导,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各级组织、干部、党员带领人民群众努力奋斗”属于组织领导,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针对训练原因 本身特质必要性(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重要性(四个关系)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考点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考点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怎么做 ①党的建设 总要求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1)掌握“总要求” 中,重要的答题语言①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为此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②从外延上看,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思想建设(是党建的中心环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是保障)。从内涵上看,党一直把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特别提醒核心 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 全面 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部党员、全部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兼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主要矛盾】关键 严 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害 治 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共中央各部门、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责任;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勇于执纪问责(2)核心、基础、关键、要害如何理解从严治党的意义(教材知识整合——变成高考需要的语言,教材的原理角度和答题语言)——意义角度分析角度 具体意义党的性质 防止腐败等行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地位 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党的执政 (有利于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与时俱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宗旨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立足人民立场,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发展 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3)小结:党的教育学习活动意义梳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利于党贯彻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为民的知识串及答题语言),有利于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作风建设、三严三实学习教育——强调“求真务实”——通过学习增强和提高党员的思想修养,增强政治觉悟, ∴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为民的知识串及答题语言); 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行为的发生,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持党的纯洁性。○两学一做教育——通过学习增强和提高党员理论修养,∴有利于加强党的组织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有利于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自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史学习教育——既能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有利于树立正确党史(唯物史)观,更好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利于党科学执政,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能保持党和党员的纯洁性:有利于提高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为“两为”而奋斗),提高党性修养。【上升高度,宏观大意义的角度】通过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党的教育学习活动意义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考点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含义/要求 侧重科学执政 (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本质所在)含义: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怎样执政,强调按规律(1)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2)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为谁执政,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考点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含义/要求 侧重依法执政 (基本途径)(1)含义: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2)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靠什么执政,强调合法性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拓展延伸:依法执政的体现◆领导立法:就是根据党和国家大局、人民群众意愿,党提出立法建议,立法机关制定体现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的法。(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保证执法:就是党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工作领导,监督和促进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支持司法:就是落实宪法中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原则。◆带头守法:就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宪法法律。拓展延伸四党的主张如何上升为国家意志党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国家的法律、决定等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依法执政(即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提交形成听取人民政协意见一府两院一委执行拓展延伸:比较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侧重于领导的内容、领域(2)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侧重于:领导的手段、要求(3)两者相互渗透,不是截然分开的。领导方式是目的,执政方式是手段和要求。完善双方都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延伸坚持依法治国治国方略对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要求(1)中国共产党:党要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人民代表大会: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3)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4)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5)监察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反腐倡廉,维护法律尊严(5)公民:知法、懂法、用法、守法(6)民主党派:把遵守宪法和法律作为活动的根本准则拓展延伸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项目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地位 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共产党 政府知识·总结是什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什么有机统一怎么做最高原则根本遵循制度保障为什么怎么做基本前提本质所在基本途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一切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