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2 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2 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6课 提升法治素养
6.2《学会依法办事》教学设计
课题 学会依法办事 单元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 分析 本框是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第二框。首先讲依法办事的原因,点明其对建设法治社会、维护秩序的作用;再重点阐述“如何做”,从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展开,给出具体做法,还补充诉讼的地位与类型,让学生知途径;最后,本框落脚到“如何提升法治素养”,将依法办事与素养成长结合,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学情 分析 初中生对“依法办事”有初步生活感知,但不清楚具体做法。有自主意识,想自己解决问题,却易因不懂法用错方式。喜欢生动案例,对法律途径陌生,需结合校园、购物等场景讲解,满足其“实用性”需求,帮他们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让学生明白建设法治社会需大家依法办事,认同依法办事对社会和谐的作用,愿意践行。 健全人格:遇问题时,学生能冷静找合法途径解决,不冲动,培养理性处事的人格。 道德修养:使学生知道依法办事是道德责任,自觉守法、用法律维权,提升道德水平。 法治意识:学生清楚自觉守法是义务,遇问题会找法律服务机构,用诉讼等途径维权,增强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学生明白依法办事是对自己、社会的责任,主动守法、维护权益,承担社会责任。
重点 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 理解不同维权途径的适用场景,如区分调解与诉讼。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 新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场舞是一种很常见的休闲健身方式,深受不少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喜爱。但与此同时,广场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噪音干扰居民生活等......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在面对广场舞相关问题时,如何学会依法办事,提升我们的法治素养。
讲授 新课 总议题:在广场舞风波中纷学会依法办事 分议题1 :何为合法,何为违法? 分议题2 :遇事找法,化解有方 分议题1:何为合法,何为违法? 议学情境:夜深了,窗外广场舞的音乐依然震耳欲聋。高分贝的节奏穿透墙壁,让你无法静心学习,爷爷奶奶也难以入眠。妈妈烦躁地说:“真的忍不了了,我要拿喇叭对着吵,以噪制噪!”爸爸叹了口气劝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好……” 思考:①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支持谁的观点? ②“以噪制噪”、 “一味忍让”可能引发什么后果? ③有哪些合法合理的途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笔记:1.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P50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 议学情境:面对沟通劝阻,广场舞组织者张阿姨理直气壮地回应:"广场是公共区域,我们老年人锻炼身体是正当权利!想跳多久是我们的自由,你们年轻人凭什么指手画脚?"其他舞友也纷纷附和,音响音量反而调得更高了。 思考:从法律角度,你如何评价张阿姨的行为?该行为是否合法?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规定: 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 思考:违法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第八十二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或者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的。 笔记:2.★如何学会依法办事?(P50-P52) (1)自觉守法。 原因: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做法: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②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分议题2 :遇事找法,化解有方 议学情境:面对持续升级的噪音冲突,家人倍感无奈。爸爸看着你焦虑的神情,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年轻懂得多,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专业的部门或者法律途径能帮咱们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硬碰硬或者一味忍让都不是办法。”你意识到,确实需要寻求更专业的外部力量来介入调解了。 思考:你知道哪些法律服务组织或机构能提供帮助?请说明选择这些组织的理由。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可以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可以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 公证处的公证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长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练一练: 1.小李家楼下广场舞团队每天晚 9 点后仍高分贝跳舞,小李多次沟通无果,想先尝试和平解决,避免直接打官司。 2. 王奶奶因广场舞噪音问题想起诉,但不清楚需要准备哪些证据,也不知道起诉流程,且担心自己不懂法律会吃亏。 3. 小张收集了广场舞噪音的录音和视频,但担心对方在法庭上质疑证据是伪造的,想让证据更有法律效力。 4. 小赵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用,但广场舞噪音严重影响家人休息,必须通过诉讼维权。 提示: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笔记:(2)遇事找法。 做法: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主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议学情境:面对调解无效的局面,你们决定寻求正式的法律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你们首先整理好噪音录音、调解记录等证据,随后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对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进行查处。若公安机关处理后问题依旧,你们已做好准备,依据该法第八十六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思考:除了向公安机关报案,还可以依法向哪些部门控告、举报? 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选择诉讼,应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还是刑事诉讼?请说明理由。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相关链接:诉讼的地位及类型(P53) (1)地位:诉讼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2)类型: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①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②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③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笔记:(3)解决问题靠法。 做法:①当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特别是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 ②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学生采访: 1.面对噪音纠纷,您会选择忍气吞声、暴力冲突还是依法维权?为什么? 2.您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您认为什么是法治素养?如何提升法治素养? 笔记:3.★如何提升法治素养?(P5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课堂 小结
课堂 练习 1.中学生小南误加入了一个 QQ 群,群内有人发布“低消费高报酬”的活动。小南在添加对方为好友后,根据其指示操作父母的手机,随后发现父母手机账户中的钱被转走。对于小南来说,下列做法中最可取的是( ) A.自认倒霉,再也不加入 QQ 群了 B.依靠智慧,运用诈骗手段再骗回来 C.保留好证据,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D.不甘受骗,直接到法院起诉对方 答案:C。保留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并报警,是依法维权的第一步。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利用“A1 换脸”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或盗取个人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遭遇“AI换脸诈骗的公民可以( ) ①学会维权,不择手段追回损失 ②进行咨询,适时寻求法律帮助 ③委托朋友,到警察局提起诉讼 ④保存证据,及时寻求法律救济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②④。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如律师)并保存证据(如诈骗信息、转账记录)后报警或寻求法律救济,是合法有效的维权方式。 3.默默是一名在校初中生,在父母协议离婚后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向他们支付生活费 1000 元。后来,父亲以收入低为由停止向他们支付生活费。为了让父亲继续向他们支付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默默可以( ) ①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②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③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④向公证处寻求法律帮助 A.①③ C.②③ D.②④ B.③④ 答案:D. ②③。小王可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因经济困难可申请免费法律服务),或委托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4.快递员小王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身体严重透支。他后因工作途中雨天路滑不幸摔伤,花费数万元医疗费。快递公司以合同约定为由,未认定小王工伤,并拒绝赔偿。小王可以( ) ①接受自媒体采访,夸大事态,为维权争取有利地位 ②依法求助,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援助 ③与律师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委托其担任诉讼代理人 ④直接到法院递交起诉状,进行行政诉讼 A.①② C.①④ D.②③ B.③④ 答案:D. ②③。小王可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因经济困难可申请免费法律服务),或委托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