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珍视自由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珍视自由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珍视自由》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1、通过 “分享暑期出行行程与观看视频谈感受” 交流,从生活场景中初步感知自由的多元体现;通过法律层面自由漫画的呈现,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价值导向的初步认同,厚植政治认同。 2、通过讨论露营可做与不可做的行为、分析露营乱象是否为真正自由,引导学生理解自由的内涵是在道德、纪律、法律等规则约束下的自主活动,明晰自由的有限性与相对性,学会用宪法和法律知识判断自由行使的边界,树立 “自由有界、法治保障” 的观念,提升法治观念。 3、通过解读露营经济案例,探讨自由对个人成长与社会活力的意义等活动,了解自由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的价值,增强对自由价值的认同。 4、通过借助资料包、小组合作制定《自由露营公约》,强化责任担当,形成 “权利与义务对等” 的道德认知,学会依法依规行使自由权利,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社会环境,落实责任意识素养。
学情分析 起始点: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已接触 “遵守社会规则” “提升法治素养”等基础内容,为理解自由与规则关系提供初步基础。 困惑点:初中学生法律知识储备量少,对于自由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少数学生在追求自由方面存在误区,不懂得如何珍视自由。 发展点:理解自由是道德、纪律、法律约束下的自主,明确社会主义自由是权利义务对等的真实自由。能树立依法行权、尊重他人权利的观念,提升法治观念与责任意识。
教材分析 《珍视自由》位于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的第一框,通过阐释自由需在道德、纪律、法律约束下实现,以及自由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使自由需尊重他人权利,培养责任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助力形成正确的自由观。本课时与已学 “遵守社会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 “提升法治素养”相关联,为后续学习 “践行平等”“维护正义” 提供逻辑支撑。
教法学法 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重点 自由的内涵,自由的价值
难点 如何珍视自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1)同学们暑期都有哪些出行行程? (2)播放《楠溪江露营指南》视频 分享暑期游玩经历并且观看视频谈感受 从暑期出行分享切入,关联生活场景,借视频激活体验话题。
新课新授 环节一:搭帐篷的“边界感”:楠溪江畔悟自由 环节二:山野间的“随心趣”:帐篷底下品自由 环节三:共护“楠溪绿”:自律之中守自由 【思维火花】 在楠溪江露营我们可以做什么?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不可以做? 【过渡引导】 同学们刚才列举了露营中的各类行为,这些行为里,有的让露营充满乐趣,有的却破坏了环境和秩序。 【材料呈现】 呈现“楠溪江露营乱象”图片 【教师追问】 (1)以上现象是真正的自由吗?请说明理由。 (2)你认为的自由应该是怎样的? 【小结引导】 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呈现】呈现漫画 【教师解读】 宪法像保护伞护着人身自由,但也画着 “遵守宪法” 的底线,法律既保护我们,也要求我们不越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存在,就像享受自由时也要承担责任,不是少数人独享的特权,而是权利和义务对等。 【小结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材料呈现】 露营群像 【教师提问】 楠溪江露营里,游客爱“自己做主”的舒服,经理懂大家向往的自由。这份自由,对我们的生活成长有何特别意义? 【小结引导】 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过渡引导】 当这种对自由的向往被更多人追求时,也会催生新的生活方式和市场活力。就像楠溪江的露营经济,正是因为抓住了人们 “自由玩、活出彩” 的渴望,才迎来了蓬勃发展 【呈现材料】 露营经济 【教师提问】 楠溪江露营越发热闹,游客多了、行业火了,这份大家向往的自由,怎样为社会活力添力? 【小结引导】 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呈现材料】 露营违法案件与露营物资包 【教师提示】 1、游客的露营行为涉及哪些法定权利? 2、为什么政府要限制部分区域的露营自由? 3、同样在楠溪江游玩,为什么有人开心露营,有人被罚款?露营自由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吗? 【教师小结】 珍惜自由的做法: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学生分享】 学生:可以在指定区域搭帐篷,不可以乱扔垃圾 …… 【学生分享】 观察楠溪江露营存在的问题并交流,达成共识:以上现象存在侵犯他人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温故知新】 回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解读漫画的内容。 【学生分享】 学生:可以尝试新事物,比如搭帐篷,锻炼自己的能力…….交流讨论总结自由对于个人的价值: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思维碰撞】 学生:自由的露营体验吸引更多人来,当地餐馆、民宿生意也好了,经济变活 …… 【合作探究】 请各小组担任“文明露营调解员”,通过分析以上露营乱象,制定一份保障自由且负责任的露营公约,共同守护楠溪江。 (合作要求: 小组分工明确,6分钟内完成。 结合法律条文与案例等,明确自由有界,责任同行。 分组汇报,语言得当。 以 “搭帐篷的边界感” 为具象载体,将抽象的自由内涵转化为生活化场景。通过引导学生区分露营中可做与不可做的行为,直观感知自由并非随心所欲。结合露营乱象分析,认识到侵犯他人权益、违反规则的行为并非真正自由,进而理解自由需受道德、纪律、法律约束的内涵。再借助漫画具象化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内涵。此设计实现从生活体验到法理认知、再到价值认同的递进,为后续理解自由价值奠定基础。 以热门的露营活动为情境依托,巧妙地将抽象的自由概念具象化。通过对游客露营时 “自己做主” 感受的探讨,让学生从个人体验层面,真切感悟自由对个体成长的积极意义,如提升自信、激发创造力等。在分析露营经济蓬勃发展案例时,引导学生洞察自由对社会活力的推动作用,像催生新商业模式、带动就业等。整体设计紧密贴合生活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个体到社会,层层递进,助力学生深刻理解自由价值,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这部分将自由与环保责任相结合,打破知识与生活的壁垒,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抽象概念。通过对楠溪江露营中环境问题的探讨,助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同时,以生活场景为依托,体现 “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 的要求,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时代新人 。
拓展延伸 拥抱自由,心系自由,是法律赋予的珍贵权利。享受山水露营之乐时,请务必遵守法律法规,并时刻尊重他人权利与空间。真正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规则内畅行,以责任守护和谐。
课堂小结 自由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必须守护的责任。愿我们永远珍视它,理解其边界,并为捍卫它而努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以露营为载体讲 “珍视自由”,通过案例讨论和公约制定,让学生理解自由内涵。但部分学生对权利义务关联性理解不足。课堂互动较充分,但法律条文结合不够深入。后续需增加真实案例分析,强化 “自由有界” 具象认知,让理论更贴近生活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