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建构逻辑框架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国际政治格局结合视频谈谈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持怎样的理念?为什么中国主张要坚持这样的理念?其具体内涵有哪些?第二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要性:(为什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措施)冷战思维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具体包括:1、对手思维,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指向就是苏联,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失去对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所适从,急于树立新的敌人。2、绝对安全,自身已经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仍担心来自别国的威胁。3、不理解别国的安全需要,把别国对安全的追求理解为对本国安全的威胁。4、强权政治,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别国,不尊重其它国家和民族。5、用争霸史、挑战史来看待新兴国家,将它的发展视作对自己的挑战。6、推行渔翁战术,总是挑起争端,以从中渔利。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切为了本国,无视他国需要。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措施)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一带一路惠及世界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措施)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非非遗文化交流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措施)⑤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措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五位一体领 域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 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政治上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②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③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④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重大价值)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重要性)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02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进行了哪些行动?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1.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全球生态文明建设、(2)国际和平事业、(3)完善全球治理体系、(4)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2、★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行动)(1)加强自身建设: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参看P50页相关链接)知识拓展:引进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走出去: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2、★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行动)(2)推进国家合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参看P50页相关链接)2、★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行动)(3)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四种国家形象(4个定位)①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③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④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建设一个负责任的、文明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就全球治理来讲: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3)就经济全球化而言:提出了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4)就国际关系来说:我们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5)就全球安全来看:我们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6)在推进国际合作方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积极成效;(7)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整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知识框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原因措施中国行动内涵意义中国智慧与方案综合探究一、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P52页1、提出:2013年3月2、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交融,国家之间也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3、要求:我国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P54页1、背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中国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的责任担当,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内容: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将中国提出的“共建共商共享”原则纳入其中。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商共享”等彰显中国智慧的方案或主张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文件,中国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钢钒认同与支持。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P55--56页1、地位: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2、主要内容: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3、意义:①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②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称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③共见一带一路所秉持的丝路精神,为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作为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迄今,中方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数量名列第一;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中国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抗疫进程中,中国已帮助16个国家打造区域疫苗生产中心,向世界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最大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从材料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行动(参看P50页相关链接)(2)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4个形象。①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③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④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建设一个文明的、东方、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意义措施中国智慧中国行动必要性课堂小结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整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措施)领 域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主要内容) 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政治上安全上经济上文化上生态上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整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知识整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贯彻落实(1)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就全球治理来讲,我们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3)就推动经济全球化而言,我们提出了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发展方向。(4)就国与国关系来说,我们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外交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5)就全球安全来看,我们提出了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6)在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方面,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付诸实践、取得积极成效。(7)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政治)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安全)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经济)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文化)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整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