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逻辑体系: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二框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一目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目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1.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2.理解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3.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建设新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 4.理解怎样让中国经济更有活力。 政治认同:认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明确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认同我国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科学精神:解析经济全球化进程,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明确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举措。公共参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与身边的人交流经济全球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具有融入国际社会的积极意愿和开放态度。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消极影响)?如何认识微笑曲线?3.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4.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具活力?自主学习导入新课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恰好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快速攀升的“人口红利期”和改革政策密集落地的“改革红利期”,中国依托人口和改革红利承接了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融入了全球分工体系,开启了“外向型”经济增长之路。“中国制造”开始向世界输出,一时间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代名词。思考:为什么中国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发展带来了机遇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1.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世界范围内的商品交换,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进步(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承接了以服装、纺织、玩具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实行“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经济全球化符合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机遇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自身经济发展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不知何时“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成为了外国人的眼中“质劣”“山寨”的代名词,缺乏品牌的“中国制造”辛辛苦苦地为发达国家打工,赚取可怜的加工费,如:耐克、阿迪达斯鞋子的出口价格只有40-50美元,而卖到国外市场后销售价达到90-120美元,巨额利润由外国企业获得。我们产业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芯片、半导体设备等方面缺乏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思考:中国制造究竟是“褒意”,还是“贬意”?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二)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发达国家中游: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条的高端,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价值链条的低端,只能从中获取较少的收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问题,贫富分化严重。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2.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俄乌冲突引发多国粮食危机与能源危机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注意:利大于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动能,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出现了以邻为壑、封闭对抗的势头;全球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令人担忧,世界上仍然有数亿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所以国际上出现了质疑甚至反对全球化的声音和行为。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办?融入并参与经济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封闭还是开放?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二战后,全球13个经济体实现了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其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开放激发活力,开放促进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主动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开放:要更好地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合作与国际分工协作。包容:要关切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协调发展,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普惠:要反对歧视性的贸易投资条款和待遇,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平衡:要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南北失调问题。共赢:要反对零和博弈,使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二)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自2017年以来,中国已成功举办了5届进博会。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举办进博会,就是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二)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内容 要求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发展空间凝聚互动合力夯实共赢基础创新是打开世界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要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帮助发展中国家深入参与国际分工,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交流与融合;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不能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要在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要使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能够惠及所有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和弱势群体,使得经济全球化更具有包容性。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性环境污染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跨国问题: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贫富分化严重核安全和核扩散问题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跨国问题: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三)要完善全球治理1.要有效解决这些跨国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2.现阶段全球治理机制是二战后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需要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三)要完善全球治理原则 要求平等开放合作共享要求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求坚持理念、政策、机制的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各方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要求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总结: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1.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2)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3)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误区警示1.完善全球治理要遵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原则。提示: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原则;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提示:利大于弊,发展中国家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3.现有的全球治理机制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应该全部推翻重建。提示:虽由发达国家主导,但发挥了积极意义,应完善和变革,而不是完全推倒重来。4.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根本动力,会使各国普遍受益。提示: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虽然经济全球化符合各方利益,但并不是会让各国普遍收益,还存在一些消极影响。课堂小结: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性、包容型世界经济要完善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原因原则课堂检测1.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当今世界,任何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脱钩、断供、极限施压的行径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也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单边主义、搞“小圈子”等活动行不通的原因( )①单边主义、搞“小圈子”的活动是一种逆全球化表现,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③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速度减缓,国际分工水平降低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检测2.受俄乌局势升温冲击,全球股市大跌,其中亚太股市全线走弱,日经指数收跌近2%;德国、英国、法国股市跌幅均超3%,美股开盘大跌,道琼斯指数跌2.35%,纳斯达克跌3.35%,俄罗斯股市一度重挫五成。受避险情绪升温刺激,欧洲能源危机“上演”。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正遭遇逆流②全球化进程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③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加剧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全球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课堂检测3. 俄乌冲突作为21世纪以来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令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呈现螺旋式恶化之势。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令全球供应链“梗阻”越发严重,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设置更多阻碍。俄乌冲突给我们带来的警示是( )①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③当前世界的和平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与阻碍④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是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总钥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课堂检测4.习近平主席向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宣布中国深化服务领域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力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②经济全球化增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联性③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④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难得的机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课堂检测5.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跨国性的价值创造与分配链条,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率不同,有人以“微笑曲线”形象地形容这条全球性链条。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发达国家通常处于价值链条的高端,获得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部收益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毫无优势而言C.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效应,可以增强竞争力D.发挥比较优势,可以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