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目:“逻辑”的不同用法
第二目: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探究: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1.逻辑的四种含义
(1)与“规律”同义: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所有学科的研究对象)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逻辑;要遵循学习的逻辑,从易到难。
(2)指“逻辑规律与规则”,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这篇文章逻辑性强”;你的推理前后逻辑混乱,让人难以信服。
(3)指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4)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学科、学问)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的逻辑”、直男逻辑等
“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 ;逻辑很难学。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2.逻辑的研究对象
①“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举例:“某篇文章逻辑性强”——逻辑规律与规则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思维方法
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逻辑知识——逻辑学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学以致用
(1)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 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5)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6)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7)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规律
某种思维方法
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逻辑学
规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判断一下,下列内容都是哪种“逻辑”呢?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规律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逻辑学研究
的对象
为把握规律服务
第一种含义
第二种含义
第三种含义
第四种含义
第二目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
狭义的逻辑学
人们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广义的逻辑学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逻辑与思维》的重点:
(1)形式逻辑的规律(2.2)与规则(第二单元);
(2)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单元)
1、逻辑学的含义及其分类
(1)含义: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2)分类: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问)
辩证逻辑
(研究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学问)
逻辑学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逻辑学的分类
逻辑学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划分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划分
形式逻辑:是从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逻辑学
辩证逻辑:是从抽象的思维内容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逻辑学
归纳逻辑: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辩证逻辑:从一般前提到个别的逻辑学
法律逻辑
科学逻辑
论辩逻辑
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角度划分
都属于应用逻辑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P9-1
例1: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形式结构
所有S都是P
例2:如果天下雨,则地会湿。
如果证据确凿,则可胜诉。
形式结构
如果p,则q
形式结构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例3: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手机是事物。
所以,手机是变化发展的。
前提
结论
概念
判断1
判断2
判断3
注:概念、判断、推理是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简称为形式结构。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小明
小芳
两位同学推理的前提都是真的,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小明的推理
小芳的推理
大前提:所有马都是动物
小前提:所有白马都是马
结 论: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大前提:所有马都是动物
小前提:所有牛都不是马
结 论: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M
所有S都是P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不是M
所有S都不是P
P
M
S
P
M
S
S
S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有效。
(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无效。
(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前提内容的真实性+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符合/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从推理的内容看,一个推理是真的,前提必须是真的;
从推理的形式看,要保证推理结论是真的,形式必须是有效的。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有效的推理:
(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三段论规则: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以S是P
3.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1)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
(2)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
(3)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学习狭义逻辑(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2)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论据支撑论点——论证(说服别人)
论据支撑论点——论辩(反驳别人)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推理结构: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
核心任务:
关系
(形式逻辑)
课堂小结
小结: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形式逻辑关注的问题:推理
2.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
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
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6.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逻辑学
逻辑的不同用法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核心任务
学习的意义
与“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某种思维方法
所有科学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