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 g H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B.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C.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 16︰1D.28 g 以任意比例组成的CO与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2.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B.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22.4 L体积C.0.1 mol H2、0.2 mol O2、0.3 mol N2和 0.4 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标准状况下,1 mol CO和1 mol CO2的体积比为1∶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B.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⑤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 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A.①③⑤ B.④⑥C.③④⑥ D.②④⑥5.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消耗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下列关于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2个氧原子 B.有1个氧原子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6.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 g H2S 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 B.bcdC.cba D.abcd7.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L B. LC. L D. L8.回答下列问题:(1)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 39.2 L,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其中CO2为 mol,CO占总体积的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中,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数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3)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原子数最多的是 ,质量最大的是 ,体积最小的是 。9.同温同压下,由NO和CO组成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 倍(提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9 g·mol-1)。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CO与NO的质量之比为14∶15B.混合气体中,CO与NO的分子数之比为1∶1C.同温同压下,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等D.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该混合气体与空气的质量不相等10.同温同压下,对于相同体积密闭容器中的四种气体:①Cl2、②CO2、③NH3、④CH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的质量:①>②>③>④B.气体的密度:④>③>②>①C.气体的压强:①=②=③=④D.所含原子数:④>③>②>①11.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2X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0 g·L-1。则在相同条件下,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1.43 B.78.4C.122.86 D.160.021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等,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3.利用相关知识填空:(1)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则28 g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2)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30 g,则其中氧气的质量为 g。(3)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同温同压下,NH3和H2S气体的密度比是 ;同温同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是 ;同温同密度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中所含H原子的个数比是 ;若两者所含H原子个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压强之比是 。14.(1)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同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 。(3)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 ℃下,X中充入a g A气体,Y中充入a g 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 。(4)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a∶b和质量比为a∶b的H2和O2的两种混合气体,其平均摩尔质量分别是 和 。(5)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其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CO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15.根据要求进行计算:(1)a mol HClO4中含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 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某含氯化合物X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7.3 g 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则X的摩尔质量是 。(3)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挡板(厚度可忽略)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 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①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②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 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1.B 1个H2O中含有10个电子,则18 g即1 mol H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A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则 11.2 L水中分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5 mol,含有分子的数目大于0.5NA,B错误;NA 个氧气分子与NA 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32 g∶2 g=16∶1,C正确;CO与N2的摩尔质量均为 28 g·mol-1,则28 g以任意比例组成的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CO与N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含有的原子数为2NA,D正确。2.C 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A错误;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 22.4 L,B错误;0.1 mol H2、0.2 mol O2、0.3 mol N2和 0.4 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1 mol+0.2 mol+0.3 mol+0.4 mol)×22.4 L·mol-1=22.4 L,C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 CO和1 mol CO2的体积比为1∶1,D错误。3.B 质量的单位为g,1 mol H2O的质量为 18 g,A错误;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B正确;没有指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均为22.4 L,不是任何物质,D错误。4.B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固体或液体不符合,错误;②标准状况下,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错误;③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 mol H2O的体积不是22.4 L,错误;④CO与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体积约为22.4 L,正确;⑤标准状况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错误;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正确。5.B 相同条件下,根据n=可知,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消耗氧气体积的两倍,这说明有1 mol O2消耗可生成2 mol B,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B中应含有1个氧原子。6.D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①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③n(H2S)==0.4 mol,④n(NH3)=0.2 mol,则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③①④,故正确;b.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36.5、34、17,则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④①,故正确;c.①6.72 L CH4的质量为0.3 mol×16 g·mol-1=4.8 g,②m(HCl)=0.5 mol×36.5 g·mol-1=18.25 g,③m(H2S)=13.6 g,④m(NH3)=0.2 mol×17 g·mol-1=3.4 g,则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④,故正确;d.①n(H)=0.3 mol×4=1.2 mol,②n(H)=0.5 mol×1=0.5 mol,③n(H)=0.4 mol×2=0.8 mol,④n(H)=0.2 mol×3=0.6 mol,则氢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④②,故正确;故选D。7.A 根据n=、n=可知,同一种气体的质量与分子数呈正比,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其物质的量是 n== 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V=n·Vm=mol×22.4 L·mol-1= L,故选A。8.(1)1.75 0.75 57.1% 34.9 g·mol-1(2)1∶1 1∶1 5∶3 4∶11 4∶11(3)H2 H2 H2O H2O解析:(1)混合气体物质的量==1.75 mol,则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M=≈34.9 g·mol-1;设混合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有,解得x=1.0,y=0.75,V(CO)=1.0 mol×22.4 L·mol-1=22.4 L,故CO占总体积的分数为×100%≈57.1%。(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CO2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分子个数比为 1∶1,两者物质的量也相等,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原子个数之比为(1×5)∶(1×3)=5∶3,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16∶44=4∶11,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4∶11。(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 mol、0.5 mol、1 mol,物质的量最大的,分子数最多,故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三种物质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1 mol、3 mol,故原子数最多的是H2;三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4 g、16 g、18 g,故质量最大的是H2O;因在标准状况下只有水不是气体,故体积最小的是H2O。9.D 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从而可知NO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故CO和NO的质量之比为28∶30=14∶15,A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CO与NO的分子数之比为1∶1,B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等,C正确;该混合气体与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均为29 g·mol-1,则其摩尔质量相等,故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该混合气体与空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相等,D错误。10.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A项正确;体积相同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质量(摩尔质量)之比,B项错误;因为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所以各气体的压强相同,C项正确;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分子中所含原子越多,原子数越多,D项正确。11.B 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2.4 L·mol-1×ρ=22.4 L·mol-1×1.0 g·L-1=22.4 g·mol-1,由方程式可知X与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7,根据质量守恒可知X的质量等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质量,故X的摩尔质量M(X)==78.4 g·mol-1,故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4。12.B 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Vm相等,两容器内气体质量相等,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V=可知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由n=可知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则甲的分子数小于乙的分子数,A错误,B正确;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Vm相等,C错误;气体质量相同,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由M=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13.(1)NA (2)16 (3)64 g·mol-1 32 (4)1∶2 2∶1 3∶1 2∶3 2∶1解析:(1)ρ==1.25 g·L-1,则M=1.25 g·L-1×22.4 L·mol-1=28 g·mol-1,28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n==1 mo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2)标准状况下22.4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1 mol,设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氧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x+y=1 mol①,28 g·mol-1x+32 g·mol-1 y=30 g②,解得y=0.5 mol,则氧气的质量m=nM=0.5 mol×32 g·mol-1=16 g。(3)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 mL的气体物质的量n==0.02 mol,质量为1.28 g,则摩尔质量M===64 g·mol-1,化学式为RO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4)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NH3和H2S气体的密度比为17∶34=1∶2;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 2∶1;同温同密度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质量必定相等,则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所含H原子个数比是(2×3NA)∶2NA=3∶1;若两者所含H原子个数相等,=1∶1,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2∶3;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为2∶1。14.(1)64 (2)30 g·mol-1 (3)44 g·mol-1(4) g·mol-1 g·mol-1 (5)1.75 45.9%解析:(1)标准状况下,672 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气体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2)在同温同压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15∶8=∶,计算得出M(A)=30 g·mol-1。(3)在T、V相同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4∶11=∶,计算得出M(A)=44 g·mol-1。(4)平均摩尔质量为=,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a∶b,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二者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1;质量比为a∶b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6a∶b,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1= g·mol-1。(5)标准状况下39.2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75 mol,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计算得出x=1 mol,y=0.75 mol,即混合气体中CO为1 mol,二氧化碳为0.75 mol,1 mol CO的质量为28 g·mol-1×1 mol=28 g,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100%≈45.9%。15.(1) (2)36.5 g·mol-1 (3)①2 mol ②2 1∶2解析:(1)a mol HClO4中含b个氧原子,氧原子物质的量是4a mol,则NA= mol-1。(2)设气体X的摩尔质量是M,7.3 g 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则=,M=36.5 g·mol-1,X的摩尔质量是36.5 g·mol-1。(3)①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B室内有1 mol气体,则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②设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是x mol、混合气体中氧气的物质的量是(2-x)mol,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即 2x+32(2-x)=34,解得x=1,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剩余0.5 mol氧气,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2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1∶2。3 / 3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程 标准 1.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够利用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并能够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分点突破(一) 气体摩尔体积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作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m,常用的单位有L·mol-1或m3·mol-1。(2)公式:Vm=。3.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研究机构测定CO2含量如图所示。【交流讨论】1.在该测定条件下,1立方米空气所含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在本次测定中,若将1立方米空气中CO2气体提取出来,计算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是多少?3.当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时,能否说明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1.气体摩尔体积的四个要素对象 气体摩尔体积研究的对象是气体,可以是单一组分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状况 标准状况是温度为0 ℃,压强为101 kPa的状况。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大于或小于22.4 L·mol-1定量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所含的分子数目成正比。1 mol任何气体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标准状况下,n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mol-1×n mol=22.4n L数值 一定量气体的质量(m)与其密度(ρ)之比,就是这一定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质量(M)与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之比就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即 Vm=2.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的有关计算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22.4 L·mol-1·ρ(ρ的单位是g·L-1)③气体的分子数N=n·NA=·NA④气体的质量m=n·M=·M名师点拨(1)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对象是气态物质,与气体种类无关,既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2)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Vm都相同,但不一定等于22.4 L·mol-1,如在25 ℃、101 kPa时,Vm=24.5 L·mol-1。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因此,在讨论气体摩尔体积时,必须注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B.1 mol H2的质量是2 g,它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mol-1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mol-1D.0 ℃、101 kPa时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NA个氧原子B.12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C.常温常压下,22.4 L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D.4 ℃时9 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A.①③④ B.②⑤C.⑤ D.①⑤分点突破(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2)解释: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故体积相同时,气体分子数相等,其物质的量也相等。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常用推论(1)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2)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3)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4)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名师点拨(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于任意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分子数相同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所有推论不必死记硬背,用时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式中R为常数)以及n==、ρ=进行简单的推导而得到。某同学在元旦晚会上表演的化学节目为猜气球——他先在实验室中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然后在晚会的现场让同学猜测气球是用哪种气体吹起的。【交流讨论】1.如果你在晚会现场,你会怎样猜测呢?2.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时质量为116 g,充满CO2时质量为122 g,充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114 g,则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气体和CO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C.同压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的分子数相等D.同温同压下的CO和N2,若它们体积相同,那么它们的质量也一定相等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在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C.在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D.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3.如图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气体质量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C.所含原子数相等 D.平均摩尔质量相等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分析与推测)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个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 g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1.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 。2.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倍。3.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 。【规律方法】解答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题的思维模板【迁移应用】1.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摩尔质量关系为2M(甲)=M(乙)+M(丙)D.1 mol乙分子中含有2NA个A原子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O2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3.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A、B、C内分别充入等质量的X、CO2、Y三种气体,当隔板静止时,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n(X)<n(CO2)<n(Y) B.分子数目:N(X)=N(Y)C.气体的体积:V(X)>V(CO2)>V(Y) D.摩尔质量:M(X)>M(Y)4.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1.常温常压下,相同质量的C2H2和C6H6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分子数C.体积 D.物质的量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 g N所含电子数为0.9N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2所含质子数为20NAC.标准状况下,11.2 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5N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 4×6.02×102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C.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4.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 g N2和32 g O2B.34 g NH3和4 g H2C.2 L CO2和2 L H2OD.11.2 L O2和0.5 mol O25.回答下列问题:(1)标准状况下,5.6 L的A气体的质量是 15 g,则A的摩尔质量为 。(2)现有H2S、NH3、CH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 g·L-1的CO2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探究活动交流讨论1.提示:n==≈44.6 mol。2.提示:V=n·Vm=·Vm=×22.4 L·mol-1=44.8 L。3.提示:不能。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 L,但 1 mol气 体的体积为22.4 L时,并不一定说明该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比如适当的升高温度(气体膨胀)、增大压强(压缩气体),也能使任意 1 mol 气体的体积变为22.4 L。自主练习1.D A项,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B项,没有指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且气体体积的单位为L或m3,而不是L·mol-1;C项,“任何物质”不一定是气体,且单位不正确;D项,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0 ℃、101 kPa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 L。2.B 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物的状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A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为22.4 L·mol-1,C错误;4 ℃时9 mL水的质量为9 g,物质的量为 0.5 mol,含有1.5 mol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1 mol氮原子,二者含有的原子数不同,D错误。3.B 标准状况下,1 L HCl的物质的量为= mol,1 L H2O的物质的量为≈55.6 mol,二者不相同,①错误;没有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28 g CO的体积不一定为22.4 L,③错误;不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无法计算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故不一定相同,④错误,②⑤正确。分点突破(二)探究活动交流讨论1.提示:等质量的CH4、CO2、O2、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它们的体积比为∶∶∶。因此A、B、C、D四个气球中的气体分别为SO2、CO2、O2、CH4。2.提示:[方法一]按常规思路,设容器的质量为m。因容器容积不变,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必相等,所以有:==,解得m=100 g,M(X)=28 g·mol-1。[方法二]用数学上的分比定理,上式可变形为:=,解得M(X)=28 g·mol-1。自主练习1.D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但原子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气体和CO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一定不等,B错误;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由于温度不知道,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判断,则分子数不能判断,C错误。2.C 由ρ==可知,同温同压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A正确;由pV=nRT可知,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B正确;若质量相等,由=可知,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若质量未知,则不能比较体积和摩尔质量的关系,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根据n=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再根据m=nM知,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D正确。3.C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则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左瓶中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相当于NO,与右瓶内NO的质量相等,但左瓶中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故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不一定相等,平均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A、B、D错误;都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相等,C正确。【关键能力·细培养】1.提示: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 g,左、右两室的压强相等,则右室中CO和CO2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0.25 mol,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解得x=0.187 5 mol、y=0.062 5 mol。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0.187 5 mol∶0.062 5 mol=3∶1。2.提示:右侧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2 g·mol-1,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6倍。3.提示:由pV=nRT可得p=RT,则恒温条件下压强与成正比,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处,则右侧气体物质的量为1 mol×=0.2 mol,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25∶24。迁移应用1.C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A正确;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分解变为乙和丙两种物质,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的摩尔质量关系为2M(甲)=3M(乙)+M(丙),C错误;每个甲物质的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丙物质的每个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乙物质的每个分子是由2个A原子构成,D正确。2.C N2和O2的摩尔质量不等,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不等,则所含原子数不等,A错误;由于压强未知,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的质量相等,由于二者的最简式均为“CH2”,则“CH2”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所含原子数相等,C正确;由于温度未知,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D错误。3.B 当隔板静止时,代表隔板两侧气体的压强相等,容器恒温,所以处于同温同压的环境,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比,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所以气体X、Y的摩尔质量相等。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由分析知,M(X)=M(Y),所以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错误;由选项A分析知,X、Y物质的量相等,故分子数相等,B正确;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同温同压下,X、Y的体积一定相等,C错误;由分析知,M(X)=M(Y),D错误。4.A 氢气为双原子分子,而He为单原子分子,等质量的He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同温同压下,则H2的体积是He的2倍,H2的分子个数是He的2倍。【教学效果·勤检测】1.A C2H2和C6H6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则相同质量时,CH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二者的原子数相同,A项正确;C2H2和C6H6前者摩尔质量小于后者摩尔质量,当质量相同时,前者物质的量更大,则分子数更多,B项错误;C2H2和C6H6前者摩尔质量小于后者摩尔质量,当质量相同时,前者物质的量更大,则相同状态下,体积更大,C项错误;C2H2和C6H6前者摩尔质量小于后者摩尔质量,当质量相同时,前者物质的量更大,D项错误。2.C 1.6 g N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个N含有10个电子,故1.6 g N所含电子数为NA,A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SO2为0.5 mol,1个 SO2含有32个质子,故11.2 L SO2所含质子数为16NA,B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氦气为 0.5 mol,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为0.5NA,C正确;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计算22.4 L CCl4的物质的量,D错误。3.B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但如果是液体或固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其密度不一定相等,导致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根据N=nNA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一定相等,B正确;温度和压强未知,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则无法确定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m=nM知,二者的质量无法比较,C错误;若为固体或液体,则等体积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其分子数也不一定相等,D错误。4.B 根据N=n·NA可知,只要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其分子数一定就是相等的。A项,物质的量分别是0.5 mol和 1 mol,分子数不相等,错误;B项,物质的量都是2 mol,分子数相等,正确;C项,若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液态,不是气体,分子数不相等,错误;D项,11.2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0.5 mol,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5.(1)60 g·mol-1 (2)6∶4∶3 (3)28解析:(1)标准状况下,5.6 L的A气体的质量是 15 g,则A的摩尔质量为M(A)==60 g·mol-1。(2)根据H2S~2H,NH3~3H,CH4~4H,分别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3)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 g·L-1的CO2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 L,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1,故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6 / 6(共98张PPT)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课程 标准 1.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够利用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2.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并能够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2、关键能力·细培养3、教学效果·勤检测4、学科素养·稳提升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气体摩尔体积1.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 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作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 Vm,常用的单位有L·mol-1或m3·mol-1。(2)公式: Vm= 。3.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研究机构测定CO2含量如图所示。【交流讨论】1. 在该测定条件下,1立方米空气所含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 n = = ≈44.6 mol。2. 在本次测定中,若将1立方米空气中CO2气体提取出来,计算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是多少?提示: V = n · Vm= · Vm= ×22.4 L·mol-1=44.8 L。3. 当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时,能否说明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提示:不能。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 L,但 1 mol气 体的体积为22.4 L时,并不一定说明该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比如适当的升高温度(气体膨胀)、增大压强(压缩气体),也能使任意 1 mol 气体的体积变为22.4 L。1. 气体摩尔体积的四个要素对象 气体摩尔体积研究的对象是气体,可以是单一组分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状况 标准状况是温度为0 ℃,压强为101 kPa的状况。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大于或小于22.4 L·mol-1定量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所含的分子数目成正比。1 mol任何气体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标准状况下, n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mol-1× n mol=22.4 n L数值2. 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的有关计算①气体的物质的量 n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 M = = =22.4 L·mol-1·ρ(ρ的单位是g·L-1)③气体的分子数 N = n · NA= · NA④气体的质量 m = n · M = · M名师点拨(1)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对象是气态物质,与气体种类无关,既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2)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 Vm都相同,但不一定等于22.4 L·mol-1,如在25 ℃、101 kPa时, Vm=24.5L·mol-1。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因此,在讨论气体摩尔体积时,必须注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B. 1 mol H2的质量是2 g,它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 L·mol-1C.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mol-1D. 0 ℃、101 kPa时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解析: A项,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B项,没有指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且气体体积的单位为L或m3,而不是L·mol-1;C项,“任何物质”不一定是气体,且单位不正确;D项,0.4 mol H2和0.6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0 ℃、101 kPa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 L。2.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 NA个氧原子B. 12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NAC. 常温常压下,22.4 L O2中含有2 NA个氧原子D. 4 ℃时9 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解析: 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物的状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A错误;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为22.4 L·mol-1,C错误;4 ℃时9 mL水的质量为9 g,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1.5 mol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1 mol氮原子,二者含有的原子数不同,D错误。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A. ①③④ B. ②⑤C. ⑤ D. ①⑤解析: 标准状况下,1 L HCl的物质的量为 =mol,1 L H2O的物质的量为 ≈55.6 mol,二者不相同,①错误;没有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故28 g CO的体积不一定为22.4 L,③错误;不知道物质的聚集状态,无法计算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故不一定相同,④错误,②⑤正确。分点突破(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 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2)解释: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故体积相同时,气体分子数相等,其物质的量也相等。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常用推论(1)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 ;(2)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 ;(3)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4)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名师点拨(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于任意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是气体,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分子数相同这一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所有推论不必死记硬背,用时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式中 R 为常数)以及 n = = 、ρ= 进行简单的推导而得到。某同学在元旦晚会上表演的化学节目为猜气球——他先在实验室中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然后在晚会的现场让同学猜测气球是用哪种气体吹起的。【交流讨论】1. 如果你在晚会现场,你会怎样猜测呢?提示:等质量的CH4、CO2、O2、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它们的体积比为 ∶ ∶ ∶。因此A、B、C、D四个气球中的气体分别为SO2、CO2、O2、CH4。2. 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时质量为116 g,充满CO2时质量为122 g,充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114 g,则气体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提示:[方法一]按常规思路,设容器的质量为 m 。因容器容积不变,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必相等,所以有:= = ,解得 m =100 g, M (X)=28 g·mol-1。[方法二]用数学上的分比定理,上式可变形为:= ,解得 M (X)=28 g·mol-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气体和CO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C. 同压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的分子数相等D. 同温同压下的CO和N2,若它们体积相同,那么它们的质量也一定相等解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但原子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气体和CO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一定不等,B错误;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由于温度不知道,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判断,则分子数不能判断,C错误。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 在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C. 在标准状况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D.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解析: 由ρ= = 可知,同温同压下,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A正确;由 pV = nRT 可知,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B正确;若质量相等,由 = 可知,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若质量未知,则不能比较体积和摩尔质量的关系,C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根据 n = 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再根据 m = nM 知,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D正确。3. 如图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气体质量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C. 所含原子数相等 D. 平均摩尔质量相等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则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左瓶中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相当于NO,与右瓶内NO的质量相等,但左瓶中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故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不一定相等,平均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A、B、D错误;都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相等,C正确。关键能力·细培养2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分析与推测)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个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g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1. 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 。提示:当左侧充入1 mol N2,右侧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 g,左、右两室的压强相等,则右室中CO和CO2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 =0.25 mol,设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 y ,则:解得 x =0.187 5 mol、 y =0.062 5 mol。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0.187 5 mol∶0.062 5 mol=3∶1。2.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倍。提示:右侧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32 g·mol-1,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16倍。3. 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 处,其他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 。提示:由 pV = nRT 可得 p = RT ,则恒温条件下压强与 成正比,若隔板处于距离右端 处,则右侧气体物质的量为1 mol× =0.2mol,则前后两次压强之比为 ∶ =25∶24。【规律方法】解答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题的思维模板【迁移应用】1.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摩尔质量关系为2 M (甲)= M (乙)+ M (丙)D. 1 mol乙分子中含有2 NA个A原子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A正确;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分解变为乙和丙两种物质,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的摩尔质量关系为2 M (甲)=3 M(乙)+ M (丙),C错误;每个甲物质的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丙物质的每个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乙物质的每个分子是由2个A原子构成,D正确。2. 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O2B. 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D. 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解析: N2和O2的摩尔质量不等,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不等,则所含原子数不等,A错误;由于压强未知,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的质量相等,由于二者的最简式均为“CH2”,则“CH2”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所含原子数相等,C正确;由于温度未知,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D错误。3.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A、B、C内分别充入等质量的X、CO2、Y三种气体,当隔板静止时,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 n (X)< n (CO2)< n (Y)B. 分子数目: N (X)= N (Y)C. 气体的体积: V (X)> V (CO2)> V (Y)D. 摩尔质量: M (X)> M (Y)解析: 当隔板静止时,代表隔板两侧气体的压强相等,容器恒温,所以处于同温同压的环境,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比,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所以气体X、Y的摩尔质量相等。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由分析知, M (X)= M (Y),所以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错误;由选项A分析知,X、Y物质的量相等,故分子数相等,B正确;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同温同压下,X、Y的体积一定相等,C错误;由分析知, M (X)= M (Y),D错误。4. 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解析:氢气为双原子分子,而He为单原子分子,等质量的He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同温同压下,则H2的体积是He的2倍,H2的分子个数是He的2倍。教学效果·勤检测3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常温常压下,相同质量的C2H2和C6H6具有相同的( )A. 原子数 B. 分子数C. 体积 D. 物质的量解析: C2H2和C6H6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则相同质量时,CH的物质的量相同,即二者的原子数相同,A项正确;C2H2和C6H6前者摩尔质量小于后者摩尔质量,当质量相同时,前者物质的量更大,则分子数更多,B项错误;C2H2和C6H6前者摩尔质量小于后者摩尔质量,当质量相同时,前者物质的量更大,则相同状态下,体积更大,C项错误;C2H2和C6H6前者摩尔质量小于后者摩尔质量,当质量相同时,前者物质的量更大,D项错误。2. 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标准状况下,11.2 L SO2所含质子数为20 NAC. 标准状况下,11.2 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0.5 N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 4×6.02×1023解析: 1.6 g N 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个N 含有10个电子,故1.6 g N 所含电子数为 NA,A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SO2为0.5 mol,1个 SO2含有32个质子,故11.2 L SO2所含质子数为16 NA,B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氦气为 0.5 mol,氦气为单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为0.5 NA,C正确;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计算22.4 L CCl4的物质的量,D错误。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C. 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D.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但如果是液体或固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其密度不一定相等,导致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根据 N= nNA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一定相等,B正确;温度和压强未知,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则无法确定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 m = nM 知,二者的质量无法比较,C错误;若为固体或液体,则等体积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则其分子数也不一定相等,D错误。4.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 14 g N2和32 g O2 B. 34 g NH3和4 g H2C. 2 L CO2和2 L H2O D. 11.2 L O2和0.5 mol O2解析: 根据 N = n · NA可知,只要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其分子数一定就是相等的。A项,物质的量分别是0.5 mol和1 mol,分子数不相等,错误;B项,物质的量都是2 mol,分子数相等,正确;C项,若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液态,不是气体,分子数不相等,错误;D项,11.2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0.5 mol,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5. 回答下列问题:(1)标准状况下,5.6 L的A气体的质量是15 g,则A的摩尔质量为 。解析: 标准状况下,5.6 L的A气体的质量是 15 g,则A的摩尔质量为 M (A)= =60 g·mol-1。60 g·mol-1 (2)现有H2S、NH3、CH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 根据H2S~2H,NH3~3H,CH4~4H,分别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6∶4∶3。6∶4∶3 (3)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 g·L-1的CO2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解析: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 g·L-1的CO2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该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V L,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28 g·mol-1,故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28 学科素养·稳提升4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8 g H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 NAB. 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 NAC. NA 个氧气分子与 NA 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 16︰1D. 28 g 以任意比例组成的CO与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 NA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1个H2O中含有10个电子,则18 g即1 mol H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 NA,A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则11.2 L水中分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5 mol,含有分子的数目大于0.5 NA,B错误; NA个氧气分子与 NA 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32 g∶2 g=16∶1,C正确;CO与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则28 g以任意比例组成的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CO与N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含有的原子数为2 NA,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2. 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B. 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22.4 L体积C. 0.1 mol H2、0.2 mol O2、0.3 mol N2和0.4 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 标准状况下,1 mol CO和1 mol CO2的体积比为1∶2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A错误;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 L,B错误;0.1 mol H2、0.2 mol O2、0.3 mol N2和0.4 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1 mol+0.2 mol+0.3 mol+0.4 mol)×22.4 L·mol-1=22.4 L,C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CO和1 mol CO2的体积比为1∶1,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 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 NA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 L解析: 质量的单位为g,1 mol H2O的质量为 18 g,A错误;C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B正确;没有指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错误;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均为22.4 L,不是任何物质,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②0.5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⑤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A. ①③⑤ B. ④⑥C. ③④⑥ D. ②④⑥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固体或液体不符合,错误;②标准状况下,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错误;③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 mol H2O的体积不是22.4 L,错误;④CO与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28,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体积约为22.4 L,正确;⑤标准状况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错误;⑥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5. 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消耗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下列关于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 有2个氧原子 B. 有1个氧原子C. 有1个A原子 D. 有2个A原子解析: 相同条件下,根据 n = 可知,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消耗氧气体积的两倍,这说明有1 mol O2消耗可生成2 mol B,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B中应含有1个氧原子。1234567891011121314156. 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 gH2S ④0.2 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 abc B. bcdC. cba D. 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①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0.3 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③ n(H2S)= =0.4 mol,④ n (NH3)=0.2 mol,则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④,故正确;b.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36.5、34、17,则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23456789101112131415②③④①,故正确; c .①6.72 L CH4的质量为0.3 mol×16 g·mol-1=4.8 g,② m (HCl)=0.5 mol×36.5 g·mol-1=18.25 g,③ m (H2S)=13.6 g,④ m (NH3)=0.2 mol×17 g·mol-1=3.4 g,则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④,故正确;d.① n (H)=0.3 mol×4=1.2 mol,② n (H)=0.5 mol×1=0.5 mol,③ n (H)=0.4 mol×2=0.8 mol,④ n (H)=0.2 mol×3=0.6 mol,则氢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④②,故正确;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7. 如果 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则 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根据 n = 、 n = 可知,同一种气体的质量与分子数呈正比, 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 ,则 c g该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其物质的量是 n = = 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 V = n · Vm= mol×22.4 L·mol-1=L,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8. 回答下列问题:(1)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 39.2 L,质量为61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其中CO2为 mol,CO占总体积的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1.75 0.75 57.1% 34.9 g·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混合气体物质的量= =1.75 mol,则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 M = ≈34.9 g·mol-1;设混合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 y mol,则有,解得 x =1.0, y =0.75, V (CO)=1.0mol×22.4 L·mol-1=22.4 L,故CO占总体积的分数为×100%≈57.1%。123456789101112131415(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中,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数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解析: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CO2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分子个数比为 1∶1,两者物质的量也相等,即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故原子个数之比为(1×5)∶(1×3)=5∶3,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16∶44=4∶11,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4∶11。1∶1 1∶1 5∶3 4∶11 4∶11 123456789101112131415(3)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原子数最多的是 ,质量最大的是 ,体积最小的是 。解析: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0.5 mol、1mol,物质的量最大的,分子数最多,故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三种物质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1 mol、3mol,故原子数最多的是H2;三种物质的质量分别为4 g、16g、18 g,故质量最大的是H2O;因在标准状况下只有水不是气体,故体积最小的是H2O。H2 H2 H2O H2O 1234567891011121314159. 同温同压下,由NO和CO组成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 倍(提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9 g·mol-1)。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CO与NO的质量之比为14∶15B. 混合气体中,CO与NO的分子数之比为1∶1C. 同温同压下,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等D.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该混合气体与空气的质量不相等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从而可知NO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故CO和NO的质量之比为28∶30=14∶15,A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CO与NO的分子数之比为1∶1,B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等,C正确;该混合气体与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均为29 g·mol-1,则其摩尔质量相等,故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该混合气体与空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相等,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0. 同温同压下,对于相同体积密闭容器中的四种气体:①Cl2、②CO2、③NH3、④CH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气体的质量:①>②>③>④B. 气体的密度:④>③>②>①C. 气体的压强:①=②=③=④D. 所含原子数:④>③>②>①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A项正确;体积相同时,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质量(摩尔质量)之比,B项错误;因为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所以各气体的压强相同,C项正确;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时,气体分子中所含原子越多,原子数越多,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1. 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2X 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0 g·L-1。则在相同条件下,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11.43 B. 78.4C. 122.86 D. 160.02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2.4L·mol-1×ρ=22.4 L·mol-1×1.0 g·L-1=22.4 g·mol-1,由方程式可知X与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根据质量守恒可知X的质量等于反应后混合气体的质量,故X的摩尔质量 M(X)= =78.4 g·mol-1,故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4。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等,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 Vm相等,两容器内气体质量相等,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 V = 可知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由 n = 可知甲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则甲的分子数小于乙的分子数,A错误,B正确;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 Vm相等,C错误;气体质量相同,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由 M = 可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利用相关知识填空:(1)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1,则28 g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解析: ρ= =1.25 g·L-1,则 M =1.25 g·L-1×22.4L·mol-1=28 g·mol-1,28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n ==1 mo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A。NA 123456789101112131415(2)在标准状况下,22.4 L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其质量为30 g,则其中氧气的质量为 g。解析: 标准状况下22.4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n == =1 mol,设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x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y ,则 x + y =1 mol①,28 g·mol-1 x +32 g·mol-1 y =30 g②,解得 y =0.5 mol,则氧气的质量 m = nM =0.5mol×32 g·mol-1=16 g。16 123456789101112131415(3)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 mL的气体物质的量n = =0.02 mol,质量为1.28 g,则摩尔质量 M= = =64 g·mol-1,化学式为RO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64 g·mol-1 32 123456789101112131415(4)同温同压下,NH3和H2S气体的密度比是 ;同温同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体积比是 ;同温同密度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中所含H原子的个数比是 ;若两者所含H原子个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压强之比是 。1∶2 2∶1 3∶1 2∶3 2∶1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NH3和H2S气体的密度比为17∶34=1∶2;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 =2∶1,则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 2∶1;同温同密度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质量必定相等,则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 =2∶1,则所含H原子个数比是(2×3 NA)∶2 NA=3∶1;123456789101112131415若两者所含H原子个数相等, =1∶1,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2∶3;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NH3和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1,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相等,为2∶1。12345678910111213141514. (1)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解析: 标准状况下,672 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64 g·mol-1,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64 123456789101112131415(2)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同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 。解析: 在同温同压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15∶8= ∶ ,计算得出 M (A)=30 g·mol-1。30 g·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3)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 ℃下,X中充入 a g A气体,Y中充入 a g 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 。解析:在 T 、 V 相同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4∶11= ∶ ,计算得出 M (A)=44 g·mol-1。(4)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 a ∶ b 和质量比为 a ∶ b 的H2和O2的两种混合气体,其平均摩尔质量分别是 和 。44 g·mol-1 g·mol-1 g·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平均摩尔质量为 = ,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a ∶ b ,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b ,二者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1;质量比为 a ∶ b 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 =16 a ∶ b ,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1= g·mol-1。123456789101112131415(5)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其质量为61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CO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1.75 45.9% 解析:标准状况下39.2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75 mol,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 y ,则计算得出 x =1 mol, y =0.75 mol,即混合气体中CO为1 mol,二氧化碳为0.75 mol,1 mol CO的质量为28 g·mol-1×1 mol=28 g,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100%≈45.9%。12345678910111213141515. 根据要求进行计算:(1) a mol HClO4中含 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mol-1(用含 a 、 b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a mol HClO4中含 b 个氧原子,氧原子物质的量是4 a mol,则 NA= 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2)某含氯化合物X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7.3 g 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则X的摩尔质量是 。解析:设气体X的摩尔质量是 M ,7.3 g 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则 = , M =36.5 g·mol-1,X的摩尔质量是36.5 g·mol-1。36.5 g·mol-1 123456789101112131415(3)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挡板(厚度可忽略)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 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①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②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 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 。2 mol 2 1∶2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①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B室内有1 mol气体,则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②设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x mol、混合气体中氧气的物质的量是(2- x )mol,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即2 x +32(2- x )=34,解得 x =1,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剩余0.5 mol氧气,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挡板停留的位置在2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1∶2。123456789101112131415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docx 第3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pptx 第3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