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1.将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按酸、碱、盐分类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孔雀石 B.硝酸、烧碱、胆矾C.醋酸、酒精、硫酸钠 D.盐酸、生石灰、小苏打2.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3.实现下列物质的转化时,只有加入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2(SO4)3 B.ZnZnCl2C.NaOHNaCl D.BaCl2BaSO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生石灰作干燥剂包含化学变化 ③CO2是酸性氧化物,碳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⑥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A.①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④⑤⑥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及反应均正确的是( )A.碳酸钙属于盐,可用于实验室制CO2:CaCO3+H2SO4CaSO4+H2O+CO2↑B.铁属于较活泼金属,可用于实验室制H2:6HCl+2Fe2FeCl3+3H2↑C.纯碱属于碱,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D.烧碱属于碱,可与稀硫酸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B.盐酸、硫酸、醋酸都属于酸,均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C.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NaOH、Ca(OH)2、Ba(OH)2都属于碱,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7.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基本反应类型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金属的化学性质8.如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可以转化为乙。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A H2SO4 Na2SO4 NaOH NaClB BaCl2 K2CO3 HCl KOHC O2 CO CuO CD Fe CuCl2 Zn HCl9.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W依次是( )选项 X Y Z WA Al Cu CuO CuCl2B HCl NaCl Na2CO3 NaOHC H2O2 O2 H2O H2CO3D CaO Ca(OH)2 CaCO3 CO210.现有X、Y、Z、W四种物质,它们是Fe、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图所示,则Y为( )A.Fe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11.已知: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O2是酸性氧化物,CO也是酸性氧化物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Cu与稀硫酸也反应生成H2C.NaH2PO4属于酸式盐,NaH2PO2也属于酸式盐D.CaO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与水反应也生成碱12.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为酸和碱,则C、D中一定有水B.若A、B为两种化合物,则C、D一定为化合物C.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则A、B可能为盐和碱D.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13.某同学对一组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类:(1)类别1为 ;类别2中属于盐的是 (填化学式)。(2)类别2的三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另外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写化学方程式)。14.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1)从K、H、O、C中任选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列表格的横线上。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CaCO3 ⑥ ⑦CO ⑧Fe2O3(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其生成物分别属于 (填物质类别)。(3)写出利用(1)中物质制备③的化学方程式: 。15.种类多样的化学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 (填序号)。①氮 ②氧 ③钠 ④碳 ⑤铁 ⑥氯(2)含上述元素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其中“××”表示不存在或没有列出)选项 元素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A 氮 N2O5 ×× HNO3 NH3 KNO3B 钠 ×× Na2O NaHSO4 NaOH NaClC 碳 CO2 ×× H2CO3 苏打 小苏打D 铁 ×× Fe2O3 ×× Fe(OH)3 K2FeO4E 氯 Cl2O7 ×× HClO NaClO KClO3(3)①钠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②碳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CO、CO2、CH3COOH。①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和②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个(已知:CO2+H2O+Na2CO32NaHCO3)。A.7 B.8 C.9 D.10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1.B 纯碱是Na2CO3的俗名,属于盐,A错误;硝酸属于酸,烧碱是NaOH的俗名,属于碱,胆矾是CuSO4·5H2O的俗名,属于盐,B正确;酒精即乙醇,乙醇是醇,不是碱,C错误;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生石灰是CaO,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2.B 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3.A Fe2O3只有与H2SO4反应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 Fe2(SO4)3,A项正确;Zn可以与Cl2通过化合反应得到ZnCl2,也可以与HCl或比它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如CuCl2)溶液通过置换反应得到ZnCl2,B项错误;NaOH与HCl或CuCl2等盐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得到NaCl,C项错误;BaCl2与H2SO4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得到BaSO4,D项错误。4.A ①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放在一块属于混合物,错误;⑤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两性氧化物,错误;⑥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如NaHCO3与 NaHSO4反应产生Na2SO4与CO2,②③④正确。5.D 碳酸钙属于盐,可用于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但不能用硫酸,因为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表面,隔绝反应进行,A错误;铁可用于实验室制H2,化学方程式为2HCl+FeFeCl2+H2↑,B错误;纯碱属于盐,C错误。6.C CaCO3、Ca(HCO3)2、Cu2(OH)2CO3分别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或CO2),A项正确;盐酸、硫酸、醋酸都属于酸,均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B项正确;胆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C项错误;NaOH、Ca(OH)2、Ba(OH)2都属于碱,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D项正确。7.D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正确;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纯净物与化合物是包含关系,B正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氧、硅、铝、铁等,C正确;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盐,D错误。8.C 硫酸与氯化钠、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钠、硫酸与硫酸钠均不反应,NaCl也不能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Na2SO4,A错误;氯化钡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氢氧化钾也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钾,B错误;氧气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能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过量氧气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少量氧气与C反应生成CO,且过量C与CuO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Cu和CO,C正确;盐酸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D错误。9.C 铝和硫酸铜或者硝酸铜等可溶性铜盐反应生成铜,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碳或者氢气等还原性物质受热生成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但氯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氧化铜,A错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但氯化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钠,B错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为水或者和碱反应生成水,C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但碳酸钙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D错误。10.B 根据X和Y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可知,Y为稀盐酸、NaOH溶液中的一种,由Y和Z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知,Y为稀盐酸,Z为Fe,W为 AgNO3 溶液,故选B。11.D CO2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CO是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元素的后边,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B错误;碱过量时,酸与碱反应产生正盐,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故NaH2PO2属于正盐,C错误;CaO与水反应生成碱Ca(OH)2,Na2O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D正确。12.B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若A、B为酸和碱,C、D中一定有水生成,A正确;若A、B为两种化合物,如CO与CuO在加热时反应产生Cu和CO2,生成物中有单质,所以不一定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错误;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如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BaSO4和Cu(OH)2沉淀,A、B可能为盐和碱,C正确;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反应物可能均为化合物,如CO还原氧化铁生成Fe、CO2,但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正确。13.(1)混合物 CuCl2(2)2NaOH+CuCl22NaCl+Cu(OH)2↓解析:(1)分类标准Ⅰ是按物质的组成来分类的,类别1是混合物,其他物质为纯净物;分类标准Ⅱ是按组成物质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分类的,类别2是化合物,其他物质(N2)是单质,类别2中CuCl2属于盐类。(2)NaOH与CO2、CuCl2均能发生反应,NaOH与CuCl2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14.(1)②H2CO3(合理即可) ③KOH⑥K2CO3 (2)单质、氧化物(3)K2CO3+Ba(OH)2BaCO3↓+2KOH解析:(1)由K、H、O、C中三种元素组成的酸为H2CO3(合理即可),碱为KOH,盐为K2CO3。(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冶炼铁的反应,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别属于单质和氧化物。(3)③是氢氧化钾,制备氢氧化钾可以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15.(1)①②④⑤ (2)D (3)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及物质间的反应。(1)钠元素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氯元素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2)A选项中,NH3不属于碱;B选项中,NaHSO4不属于酸;C选项中,苏打不属于碱;D选项正确;E选项中,NaClO不属于碱。(3)CO2与Na2O、Na2O2、NaOH、Na2CO3的固体或溶液反应;CH3COOH与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固体或溶液反应,共9个化学反应。3 / 3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课程 标准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3.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分点突破(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①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元素的存在形态3.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完成如图所示的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填化学式)。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娄底梅山龙宫,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交流讨论】1.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碳酸钙、碳酸氢钙进行分类。2.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也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那么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的分类 物质2.酸性、碱性氧化物理解(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都不是酸性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4)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只含一种元素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根据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液氮、七氧化二锰、硫酸、烧碱、小苏打B.碘酒、二氧化硫、盐酸、烧碱、食盐C.氢气、一氧化碳、硝酸、纯碱、胆矾D.铜、干冰、醋酸、石灰水、氯化铜3.同一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 ②空气 ③铁 ④二氧化碳⑤硫酸 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 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氧化物的是 ;(3)属于碱的是 ;(4)属于酸的是 ;(5)属于盐的是 ;(6)属于铜盐的是 ;(7)属于钠盐的是 。分点突破(二)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2.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通性(1)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①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②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3)酸的化学通性(以H2SO4为例)(4)碱的化学通性[以Ca(OH)2为例](5)盐的化学通性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H2O、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CuCl2Cu(OH)2CuOCu。【交流讨论】1.铜绿属于碱吗?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反应几?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 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A CO CO2 H2CO3B Cu CuO Cu(OH)2C CaO Ca(OH)2 CaCO3D CuO Cu(OH)2 CuCl2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探究与创新)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口好牙,所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很重要!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组成。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以下内容摘自某品牌牙膏说明书:牙膏 X牙膏 Y牙膏 Z牙膏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1.上述三种摩擦剂属于什么类别?2.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流程图为: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规律方法】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规律转化规律 分类 实例 化学方程式强制弱的规律 强酸制弱酸 CH3COONa+HCl CH3COONa+HClCH3COOH+NaCl强碱制弱碱 FeCl3+NaOH FeCl3+3NaOHFe(OH)3↓+3NaCl易溶物制难溶物 — Na2SO4+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迁移应用】1.关于物质转化规律“单质(酸性或碱性)氧化物酸或碱→盐”说法正确的是( )A.若单质为碳,氧化物可以为COB.单质Cu能实现上述物质间的转化C.若钠元素可实现转化,则碱为Na2CO3D.“Ca→CaO→Ca(OH)2→CaCO3”符合该转化规律2.现有Na2CO3、AgNO3、H2SO4、BaCl2和HCl五种水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Ag2SO4微溶于水,不考虑其为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X一定为H2SO4B.Y一定为BaCl2C.Z肯定是酸D.M、N必定各为Na2CO3、AgNO3 中的一种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酸:HCl、NaHSO4、CH3COOH B.碱:Na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3 ·H2O D.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各组归类不合理的是( )选项 按某一分类标准分类的物质或变化 归类A FeSO4、NO2、MnO2、NaClO H2SO3B CH3COOH、HClO、H2S、H2CO3 HFC 氢气燃烧、氧化钙变质、食物腐烂 冰雪融化D (NH4)2SO4、NH4Cl、NH4NO3、NH3·H2O NH4HCO33.应用化学反应类型研究物质的变化是一种科学方法。以Mg、MgO、Mg(OH)2、MgSO4 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为原料,直接制取MgCl2可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4.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有“—”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碳酸钾、铝片和木炭粉。(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 ;② ;③ ;④ ;⑤ 。(2)写出下列序号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 ;②和④: ;②和⑤: ;④和⑤: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师生互动1.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2.单质 化合物 3.CO2探究活动交流讨论1.提示:碳酸钙属于钙盐、碳酸盐和正盐;碳酸氢钙属于钙盐、碳酸盐和酸式盐。2.提示:不一定。Mn2O7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CO、NO等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3.提示: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由碳元素组成,但不是纯净物。自主练习1.B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而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A项错误;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项错误;根据酸分子电离出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有些酸分子如1个CH3COOH分子中有4个H原子,但却只能电离出1个H+,故醋酸是一元酸而非四元酸,D项错误。2.A 液氮为单质;七氧化二锰可以和碱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硫酸为酸;烧碱即NaOH为碱;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属于盐,A正确;碘酒、盐酸为混合物,B错误;一氧化碳不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C错误;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水溶液,是混合物,D错误。3.(1)②⑧ (2)①④ (3)⑥ (4)⑤ (5)⑦⑨⑩(6)⑦⑨ (7)⑩解析:胆矾(CuSO4·5H2O)、Cu2(OH)2CO3、NaHSO4都有固定的组成,均为纯净物。食盐水由NaCl和水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酸、碱、盐等都有明确的概念,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判断。分点突破(二)探究活动交流讨论1.提示:铜绿不是碱,是碱式盐。2.提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反应①是化合反应。3.提示:CuO+H2Cu+H2O,属于置换反应。自主练习1.D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化合可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可生成盐。2.C A项,H2CO3不能一步转化成CO;B项,CuO不能一步转化成Cu(OH)2,Cu(OH)2不能一步转化成Cu;C项,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加热分解生成CaO;D项,CuO不能一步转化成Cu(OH)2,CuCl2不能一步转化成CuO。【关键能力·细培养】1.提示:分别属于碱、盐、氧化物。2.提示: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3.提示:。迁移应用1.D CO不能与水反应,故氧化物应该为CO2,A错误;单质Cu与氧气生成氧化物不能溶于水,不能实现上述物质间的转化,B错误;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溶于水生成碱NaOH,C错误;若为钙元素,可以实现“CaCaOCa(OH)2CaCO3”,符合该转化规律,D正确。2.C H2SO4能与BaCl2、Na2CO3反应,HCl能与Na2CO3、AgNO3反应,由此说明X、Z各为H2SO4、HCl中的一种;Na2CO3能与其他四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Y为Na2CO3;M、N各为BaCl2、AgNO3中的一种,C项符合题意。【教学效果·勤检测】1.D NaHSO4属于盐类,A错误;Na2CO3属于盐类,B错误;NH3·H2O属于碱,C错误;三种金属氧化物均能与酸反应生成正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D正确。2.C A项中物质均为含氧化合物;B项中物质均属于酸;C项中氢气燃烧、氧化钙变质、食物腐烂均为化学变化,而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D项中物质均为氮肥。3.B Mg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Mg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MgSO4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3种方法。4.(1)①Al ②H2SO4 ③CO2 ④CaO ⑤K2CO3(2)2Al+3H2SO4Al2(SO4)3+3H2↑ H2SO4+CaOCaSO4+H2O H2SO4+K2CO3K2SO4+H2O+CO2↑ H2O+CaO+K2CO3CaCO3↓+2KOH解析:根据可供选择的试剂可知,其中属于酸的只有硫酸,②是H2SO4;能与硫酸反应的单质是铝片,①是 Al;能与硫酸反应的盐和氧化物分别为碳酸钾和生石灰,⑤是K2CO3,④是CaO;能与生石灰反应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③是CO2。7 / 7(共80张PPT)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课程 标准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能依据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列举某种元素的典型代表物。3.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2、关键能力·细培养3、教学效果·勤检测4、学科素养·稳提升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①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 元素的存在形态3. 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完成如图所示的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填化学式)。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娄底梅山龙宫,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交流讨论】1. 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碳酸钙、碳酸氢钙进行分类。提示:碳酸钙属于钙盐、碳酸盐和正盐;碳酸氢钙属于钙盐、碳酸盐和酸式盐。2. 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也属于非金属氧化物,那么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提示:不一定。Mn2O7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CO、NO等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3.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提示: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由碳元素组成,但不是纯净物。 物质1.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的分类2. 酸性、碱性氧化物理解(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都不是酸性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4)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1.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是否只含一种元素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根据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解析: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而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A项错误;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C项错误;根据酸分子电离出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有些酸分子如1个CH3COOH分子中有4个H原子,但却只能电离出1个H+,故醋酸是一元酸而非四元酸,D项错误。2.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 液氮、七氧化二锰、硫酸、烧碱、小苏打B. 碘酒、二氧化硫、盐酸、烧碱、食盐C. 氢气、一氧化碳、硝酸、纯碱、胆矾D. 铜、干冰、醋酸、石灰水、氯化铜解析: 液氮为单质;七氧化二锰可以和碱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硫酸为酸;烧碱即NaOH为碱;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属于盐,A正确;碘酒、盐酸为混合物,B错误;一氧化碳不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C错误;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水溶液,是混合物,D错误。3. 同一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 ②空气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 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 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氧化物的是 ;(3)属于碱的是 ;(4)属于酸的是 ;(5)属于盐的是 ;(6)属于铜盐的是 ;②⑧ ①④ ⑥ ⑤ ⑦⑨⑩ ⑦⑨ (7)属于钠盐的是 。⑩ 解析:胆矾(CuSO4·5H2O)、Cu2(OH)2CO3、NaHSO4都有固定的组成,均为纯净物。食盐水由NaCl和水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酸、碱、盐等都有明确的概念,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判断。分点突破(二)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1.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2. 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通性(1)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①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②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3)酸的化学通性(以H2SO4为例)(4)碱的化学通性[以Ca(OH)2为例](5)盐的化学通性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H2O、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实现了“铜 铜绿 …… 铜”的转化。铜 铜绿 CuCl2 Cu(OH)2 CuO Cu。【交流讨论】1. 铜绿属于碱吗?提示:铜绿不是碱,是碱式盐。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反应几?提示:Cu2(OH)2CO3+4HCl 2CuCl2+CO2↑+3H2O。反应①是化合反应。3. 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提示:CuO+H2 Cu+H2O,属于置换反应。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名师点拨 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般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酸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1. 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A. ①②③ B. ①④⑥C. 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解析: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化合可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可生成盐。2.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A CO CO2 H2CO3B Cu CuO Cu(OH)2C CaO Ca(OH)2 CaCO3D CuO Cu(OH)2 CuCl2解析: A项,H2CO3不能一步转化成CO;B项,CuO不能一步转化成Cu(OH)2,Cu(OH)2不能一步转化成Cu;C项,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加热分解生成CaO;D项,CuO不能一步转化成Cu(OH)2,CuCl2不能一步转化成CuO。关键能力·细培养2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物质的性质与转化(探究与创新)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口好牙,所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很重要!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组成。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以下内容摘自某品牌牙膏说明书:牙膏 X牙膏 Y牙膏 Z牙膏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物质类别(指 酸、碱、盐、氧化物)1. 上述三种摩擦剂属于什么类别?提示:分别属于碱、盐、氧化物。2.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流程图为: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CaCO3 CaO+CO2↑,CaO+H2O Ca(OH)2,Ca(OH)2+Na2CO3 CaCO3↓+2NaOH。3. 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提示:。【规律方法】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规律转化规律 分类 实例 化学方程式强制弱的规律 强酸制弱酸 CH3COONa+HCl CH3COONa+HClCH3COOH+NaCl强碱制弱碱 FeCl3+NaOH FeCl3+3NaOH Fe(OH)3↓+3NaCl易溶物制难溶物 — Na2SO4+BaCl2 Na2SO4+BaCl2 BaSO4↓+2NaCl【迁移应用】1. 关于物质转化规律“单质 (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酸或碱→盐”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单质为碳,氧化物可以为COB. 单质Cu能实现上述物质间的转化C. 若钠元素可实现转化,则碱为Na2CO3D. “Ca→CaO→Ca(OH)2→CaCO3”符合该转化规律解析: CO不能与水反应,故氧化物应该为CO2,A错误;单质Cu与氧气生成氧化物不能溶于水,不能实现上述物质间的转化,B错误;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溶于水生成碱NaOH,C错误;若为钙元素,可以实现“Ca CaO Ca(OH)2 CaCO3”,符合该转化规律,D正确。2. 现有Na2CO3、AgNO3、H2SO4、BaCl2和HCl五种水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Ag2SO4微溶于水,不考虑其为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X一定为H2SO4B. Y一定为BaCl2C. Z肯定是酸D. M、N必定各为Na2CO3、AgNO3 中的一种解析: H2SO4能与BaCl2、Na2CO3反应,HCl能与Na2CO3、AgNO3反应,由此说明X、Z各为H2SO4、HCl中的一种;Na2CO3能与其他四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Y为Na2CO3;M、N各为BaCl2、AgNO3中的一种,C项符合题意。教学效果·勤检测3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 酸:HCl、NaHSO4、CH3COOHB. 碱:NaOH、Ba(OH)2、Na2CO3C. 铵盐:NH4Cl、NH4NO3、NH3 ·H2OD.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解析: NaHSO4属于盐类,A错误;Na2CO3属于盐类,B错误;NH3·H2O属于碱,C错误;三种金属氧化物均能与酸反应生成正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D正确。2.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各组归类不合理的是( )选项 按某一分类标准分类的物质或变化 归类A FeSO4、NO2、MnO2、NaClO H2SO3B CH3COOH、HClO、H2S、H2CO3 HFC 氢气燃烧、氧化钙变质、食物腐烂 冰雪融化D (NH4)2SO4、NH4Cl、NH4NO3、NH3·H2O NH4HCO3解析: A项中物质均为含氧化合物;B项中物质均属于酸;C项中氢气燃烧、氧化钙变质、食物腐烂均为化学变化,而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D项中物质均为氮肥。3. 应用化学反应类型研究物质的变化是一种科学方法。以Mg、MgO、Mg(OH)2、MgSO4 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为原料,直接制取MgCl2可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复分解反应原理的有( )A. 2种 B. 3种C. 4种 D. 5种解析: Mg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Mg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MgSO4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3种方法。4. 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有“—”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碳酸钾、铝片和木炭粉。(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 ;② ;③ ;④ ;⑤ 。Al H2SO4 CO2 CaO K2CO3 (2)写出下列序号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 ;②和④: ;2Al+3H2SO4 Al2(SO4)3+3H2↑ H2SO4+CaO CaSO4+H2O ②和⑤: ;④和⑤: 。H2SO4+K2CO3 K2SO4+H2O+CO2↑ H2O+CaO+K2CO3 CaCO3↓+2KOH 解析:根据可供选择的试剂可知,其中属于酸的只有硫酸,②是H2SO4;能与硫酸反应的单质是铝片,①是 Al;能与硫酸反应的盐和氧化物分别为碳酸钾和生石灰,⑤是K2CO3,④是CaO;能与生石灰反应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③是CO2。学科素养·稳提升4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将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按酸、碱、盐分类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孔雀石 B. 硝酸、烧碱、胆矾C. 醋酸、酒精、硫酸钠 D. 盐酸、生石灰、小苏打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纯碱是Na2CO3的俗名,属于盐,A错误;硝酸属于酸,烧碱是NaOH的俗名,属于碱,胆矾是CuSO4·5H2O的俗名,属于盐,B正确;酒精即乙醇,乙醇是醇,不是碱,C错误;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生石灰是CaO,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2. 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 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 盐和盐的反应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 酸与碱的反应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解析: 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1234567891011121314153. 实现下列物质的转化时,只有加入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Fe2O3 Fe2(SO4)3 B. Zn ZnCl2C. NaOH NaCl D. BaCl2 BaSO4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Fe2O3只有与H2SO4反应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Fe2(SO4)3,A项正确;Zn可以与Cl2通过化合反应得到ZnCl2,也可以与HCl或比它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如CuCl2)溶液通过置换反应得到ZnCl2,B项错误;NaOH与HCl或CuCl2等盐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得到NaCl,C项错误;BaCl2与H2SO4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得到BaSO4,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生石灰作干燥剂包含化学变化 ③CO2是酸性氧化物,碳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⑥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A. ①⑤⑥ B. ①②③④⑤C. ②④⑥ D. ②④⑤⑥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①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放在一块属于混合物,错误;⑤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两性氧化物,错误;⑥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如NaHCO3与 NaHSO4反应产生Na2SO4与CO2,②③④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5.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及反应均正确的是( )A. 碳酸钙属于盐,可用于实验室制CO2:CaCO3+H2SO4 CaSO4+H2O+CO2↑B. 铁属于较活泼金属,可用于实验室制H2:6HCl+2Fe 2FeCl3+3H2↑C. 纯碱属于碱,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2HCl+Na2CO3 2NaCl+H2O+CO2↑D. 烧碱属于碱,可与稀硫酸反应:H2SO4+2NaOH Na2SO4+2H2O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碳酸钙属于盐,可用于实验室制CO2:CaCO3+2HCl CaCl2+H2O+CO2↑,但不能用硫酸,因为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表面,隔绝反应进行,A错误;铁可用于实验室制H2,化学方程式为2HCl+Fe FeCl2+H2↑,B错误;纯碱属于盐,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aCO3、Ca(HCO3)2、Cu2(OH)2CO3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B. 盐酸、硫酸、醋酸都属于酸,均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C. 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 NaOH、Ca(OH)2、Ba(OH)2都属于碱,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CaCO3、Ca(HCO3)2、Cu2(OH)2CO3分别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或CO2),A项正确;盐酸、硫酸、醋酸都属于酸,均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B项正确;胆矾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C项错误;NaOH、Ca(OH)2、Ba(OH)2都属于碱,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7.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基本反应类型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金属的化学性质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正确;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纯净物与化合物是包含关系,B正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氧、硅、铝、铁等,C正确;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盐,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8. 如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可以转化为乙。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A H2SO4 Na2SO4 NaOH NaClB BaCl2 K2CO3 HCl KOHC O2 CO CuO CD Fe CuCl2 Zn HCl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硫酸与氯化钠、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钠、硫酸与硫酸钠均不反应,NaCl也不能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Na2SO4,A错误;氯化钡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氢氧化钾也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碳酸钾,B错误;氧气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能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过量氧气与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少量氧气与C反应生成CO,且过量C与CuO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Cu和CO,C正确;盐酸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9. 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W依次是( )选项 X Y Z WA Al Cu CuO CuCl2B HCl NaCl Na2CO3 NaOHC H2O2 O2 H2O H2CO3D CaO Ca(OH)2 CaCO3 CO2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铝和硫酸铜或者硝酸铜等可溶性铜盐反应生成铜,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碳或者氢气等还原性物质受热生成铜,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但氯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氧化铜,A错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但氯化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钠,B错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为水或者和碱反应生成水,C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但碳酸钙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0. 现有X、Y、Z、W四种物质,它们是Fe、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种,它们的反应关系及反应类型如图所示,则Y为( )A. Fe B. 稀盐酸C. NaOH溶液 D. AgNO3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根据X和Y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可知,Y为稀盐酸、NaOH溶液中的一种,由Y和Z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知,Y为稀盐酸,Z为Fe,W为 AgNO3 溶液,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1. 已知:NaH2PO2可由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 CO2是酸性氧化物,CO也是酸性氧化物B. 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Cu与稀硫酸也反应生成H2C. NaH2PO4属于酸式盐,NaH2PO2也属于酸式盐D. CaO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与水反应也生成碱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CO2能够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CO是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元素的后边,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B错误;碱过量时,酸与碱反应产生正盐,H3PO2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2PO2,故NaH2PO2属于正盐,C错误;CaO与水反应生成碱Ca(OH)2,Na2O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对于化学反应:A+B C+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B为酸和碱,则C、D中一定有水B. 若A、B为两种化合物,则C、D一定为化合物C. 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则A、B可能为盐和碱D. 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若A、B为酸和碱,C、D中一定有水生成,A正确;若A、B为两种化合物,如CO与CuO在加热时反应产生Cu和CO2,生成物中有单质,所以不一定两种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错误;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如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BaSO4和Cu(OH)2沉淀,A、B可能为盐和碱,C正确;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反应物可能均为化合物,如CO还原氧化铁生成Fe、CO2,但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3. 某同学对一组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类:(1)类别1为 ;类别2中属于盐的是 (填化学式)。混合物 CuCl2 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分类标准Ⅰ是按物质的组成来分类的,类别1是混合物,其他物质为纯净物;分类标准Ⅱ是按组成物质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分类的,类别2是化合物,其他物质(N2)是单质,类别2中CuCl2属于盐类。123456789101112131415(2)类别2的三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另外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写化学方程式)。解析: NaOH与CO2、CuCl2均能发生反应,NaOH与CuCl2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2NaOH+CuCl22NaCl+Cu(OH)2↓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1)从K、H、O、C中任选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列表格的横线上。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CaCO3 ⑥ ⑦CO⑧Fe2O3H2CO3(合理即可) KOH K2CO3 解析:由K、H、O、C中三种元素组成的酸为H2CO3(合理即可),碱为KOH,盐为K2CO3。123456789101112131415(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其生成物分别属于 (填物质类别)。解析: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冶炼铁的反应,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别属于单质和氧化物。单质、氧化物 (3)写出利用(1)中物质制备③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③是氢氧化钾,制备氢氧化钾可以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K2CO3+Ba(OH)2 BaCO3↓+2KOH 12345678910111213141515. 种类多样的化学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的是 (填序号)。①氮 ②氧 ③钠 ④碳 ⑤铁 ⑥氯①②④⑤解析:本题考查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及物质间的反应。(1)钠元素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氯元素在自然界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123456789101112131415(2)含上述元素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其中“××”表示不存在或没有列出)选项 元素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A 氮 N2O5 ×× HNO3 NH3 KNO3B 钠 ×× Na2O NaHSO4 NaOH NaClC 碳 CO2 ×× H2CO3 苏打 小苏打D 铁 ×× Fe2O3 ×× Fe(OH)3 K2FeO4E 氯 Cl2O7 ×× HClO NaClO KClO3D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A选项中,NH3不属于碱;B选项中,NaHSO4不属于酸;C选项中,苏打不属于碱;D选项正确;E选项中,NaClO不属于碱。123456789101112131415(3)①钠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②碳元素所形成的物质有CO、CO2、CH3COOH。①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和②中所有物质(固体或溶液)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个(已知:CO2+H2O+Na2CO3 2NaHCO3)。A. 7 B. 8 C. 9 D. 10C解析:CO2与Na2O、Na2O2、NaOH、Na2CO3的固体或溶液反应;CH3COOH与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固体或溶液反应,共9个化学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感谢欣赏THE END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docx 第1节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pptx 第1节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