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Fe+Cu2+Fe2++Cu中,Fe作还原剂,在其他反应中,Fe作为反应物时,一定也作还原剂
B.在反应Fe+Cu2+Fe2++Cu中,氧化性:Fe2+>Cu2+
C.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D.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的氧化性一定很强
3.Cu与HNO3反应时,Cu被HNO3氧化成 Cu(NO3)2,又知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则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 D.NH4NO3
4.硫代硫酸钠可用作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将转化成(  )
A.S2- B.S C.S D.S
5.氢化亚铜(CuH、其中Cu为+1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不稳定,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还能在氯气中燃烧。氢化亚铜可用CuSO4 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来制备。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uH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与盐酸反应中HCl为氧化剂,CuH为还原剂
D.CuH在足量的Cl2 中燃烧生成物应该为CuCl2 和HCl
6.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和相关说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相关说法
A 氧气是氧化产物,氯酸钾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C 4CuO2Cu2O+O2↑ 该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O2,则转移2NA个电子
D 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氧化性:Na2O2>Na2FeO4>FeSO4
7.酸性KMnO4溶液和CuS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Mn+CuS+H+Cu2++SO2↑+Mn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Mn2+的还原性强于CuS的还原性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D.若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6 mol
8.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Fe3+、N、H+和H2O六种微粒,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的微粒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N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B.还原性:Fe2+>N
C.该反应中Fe2+被还原为Fe3+ D.H2O在反应中一定是生成物
9.已知:①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立即变蓝;②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加稀盐酸酸化后,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硫酸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和酸化剂
B.实验②证明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上述实验③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3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I2>S
10.水体中存在的N、N等致癌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采用Pd-Fe3O4双催化剂,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N、N。Fe3O4中含有、,分别表示为 Fe(Ⅱ)、Fe(Ⅲ),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B.过程③发生的反应为N+6Fe2++8H+6Fe3++N+2H2O
C.过程④每生成1分子N2,转移3个电子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酸性增强
11.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其化学方程式为Co2O3+HClCoCl2+Cl2↑+H2O (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化产物为Cl2,氧化性:Co2O3>Cl2 B.H2O前面的计量数为3
C.HCl在该反应中只表现还原性 D.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22.4 L Cl2时,转移 2 mol电子
12.在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反应:Ag++H3PO2+H2OAg↓+H3PO4+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中,H3PO2被    (填“氧化”或“还原”)。
(2)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Ag++    H3PO2+     H2O     Ag↓+   H3PO4+    H+。
(3)H3PO2是一元弱酸,写出其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若该反应有5a个电子转移,则镀件镀上银的质量为    g。(已知每个银原子质量为b g)
1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Mn、Zn、Ni,且均为+2价,下同)是由铁酸盐MFe2O4经过高温反应得到的。
(1)M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酸性条件下,Fe2 容易转化为Fe2+,某反应体系中共存在下列6种微粒:Fe2、Fe2+、H+、H2O、Cu2O、Cu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则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3)已知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反应前后H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①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
14.已知HNO2是一种弱酸,向NaNO2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2,HNO2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气体;HNO2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    (填“氧化”或“还原”)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      。
A.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S2可以与Fe2+反应制备Fe2O3纳米颗粒。
①若Fe2+与S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    S2+     H2O2+    OH-    Fe2O3+    S2+    H2O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中S2表现了氧化性
B.已知生成的Fe2O3纳米颗粒直径为10纳米,则Fe2O3纳米颗粒为胶体
C.该反应中H2O2做氧化剂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1.C 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2Cu+SCu2S、Fe+SFe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
2.A 在反应Fe+Cu2+Fe2++Cu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Fe无负价,铁单质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故在其他氧化还原反应中,Fe一定也做还原剂,A正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在反应Fe+Cu2+Fe2++Cu中,Cu2+是氧化剂,Fe2+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u2+>Fe2+,B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的还原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还原性,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弱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C错误;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一定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但在反应时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D错误。
3.B 在该反应中Cu被氧化成Cu(NO3)2,HNO3为氧化剂,设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5)-x]=3×2,解得x=+2,即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即还原产物为NO。
4.C 据题意可知,氧化剂Cl2与还原剂Na2S2O3恰好完全反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生成物中S的化合价为x,则Cl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01 mol;Na2S2O3,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5 L×0.10 mol·L-1×(x-2)×2,则有0.01 mol=0.025 L× 0.10 mol·L-1×(x-2)×2解得x=4。
5.C CuH中铜为+1价,化合价可以升高到 +2价,也可以降低到0价,H元素为 -1价,化合价可以升高到0价,所以CuH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CuH中Cu为+1价,硫酸铜中Cu为+2价,硫酸铜和“另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来制备CuH,铜的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物质”有还原性,B正确;在CuH与盐酸的反应中,Cu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氧化剂除了HCl,还有CuH,C错误;CuH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1价的Cu被氧化为+2价,生成CuCl2,-1价H被氧化为+1价,生成HCl,D正确。
6.D 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O元素化合价升高,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A项错误;反应Cl2+2Br-2Cl-+Br2中,Cl元素被还原,反应Zn+Cu2+Zn2++Cu中,Zn被氧化,因此两反应并不都是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B项错误;反应4CuO2Cu2O+O2↑中Cu由+2价降低到+1价,O由-2价升高到0价,转移4e-,因此每生成1 mol O2,转移4NA个电子,C项错误;反应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中氧化剂为Na2O2,氧化产物为Na2FeO4,FeSO4为还原剂,因此氧化性的顺序为Na2O2>Na2FeO4>FeSO4,D项正确。
7.D 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变,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到+4价,只有硫元素被氧化,A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uS>Mn2+,B错误;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CuS,设KMnO4为x mol,CuS为 y mol,根据电子守恒:x×(7-2)=y×[4-(-2)],x∶y=6∶5,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C错误;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0.1 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 KMnO4的量为0.1 mol×=0.12 mol,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故转移电子为0.12 mol×(7-2)=0.6 mol,D正确。
8.C 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N的物质的量减小,而Fe3+的物质的量从0开始增加,故Fe3+是生成物,则Fe2+和N应是反应物,N元素化合价降低,其还原产物为N,结合化合价升降守恒,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8Fe2++N+10H+8Fe3++N+3H2O。在反应中N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Fe2+>N,B正确;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C错误;H2O在反应中是生成物,D正确。
9.D 实验①中的化学方程式:NaClO+2KI+H2SO4I2+NaCl+K2SO4+H2O,H2SO4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化,所以硫酸的作用是作酸化剂,A错误;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Na2SO3+I2+H2ONa2SO4+2HI,Na2SO3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B错误;根据分析,③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即白色沉淀是BaSO4,C错误;根据分析,①中溶液变蓝,则NaClO将KI氧化为I2,所以氧化性:ClO->I2;②中蓝色逐渐消失,则Na2SO3与I2发生反应,根据实验③现象可知实验②中S被I2氧化为S,则氧化性:I2>S,所以氧化性:ClO->I2>S,D正确。
10.D 由图中信息可知,Fe(Ⅱ)和Fe(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们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A正确;由图可知,反应③中N转化成N,Fe2+转化为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6Fe2++8H+6Fe3++N+2H2O,故B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④为N和N反应生成N2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N+NN2↑+2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分子N2,转移3个电子,故C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该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N+4H2+2H+N2+5H2O,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水体酸性减弱,故D错误。
11.C Cl2是氧化产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知,氧化性:Co2O3>Cl2,A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为Co2O3+6HCl2CoCl2+Cl2↑+3H2O,H2O前面的计量数为3,B正确;HCl在该反应中既表现还原性也表现酸性,C错误;生成22.4 L Cl2也就是 1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得知,转移了2 mol电子,D正确。
12.(1)+1 氧化 (2)4 1 2 4 1 4 
(3)H3PO2+OH-H2O+H2P (4)5ab
解析:(1)在一般的化合物中,H元素为+1价、O元素为 -2价,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P元素化合价为+1价;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以H3PO2做还原剂,被氧化。(2)该反应中Ag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P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5价,转移电子数为4,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4Ag++H3PO2+2H2O4Ag↓+H3PO4+4H+。(3)H3PO2是一元弱酸,只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所以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2+OH-H2P+H2O。(4)反应中Ag元素化合价有+1价变化为0价,若该反应有5a个电子转移,则应生成5a个Ag,则质量为5ab g。
13.(1)+3 (2)Fe2+10H++Cu2O2Fe2++5H2O+2Cu2+ Fe2 Cu2O 
(3)①+6H2SO42AsH3↑+6ZnSO4+3H2O ②ZnSO4
解析:(1)M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MFe2O4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2)+2x+(-2×4)=0,x=+3,即M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2)在酸性条件下,Fe2容易转化为Fe2+,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作还原剂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应该是Cu2O生成Cu2+,才符合化合价升高的变化,故氧化剂为Fe2,还原剂为Cu2O,反应为Fe2+10H++Cu2O2Fe2++5H2O+2Cu2+。(3)①在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3价,1个As2O3参加反应得到12个电子,Zn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6个Zn参加反应失去12个电子,用单线桥可以表示为+6H2SO42AsH3↑+6ZnSO4+3H2O;②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锌,ZnSO4是氧化产物。
14.(1)还原 (2)B (3)①2 1 4 4 1 1 6 ②C
解析:(2)加入盐酸,NaCl不反应,无现象,NaNO2反应有NO和NO2生成,A项不选;加入AgNO3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B项选;NaCl与FeCl2溶液不反应,NaNO2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Cl2使溶液变成黄色,C项不选;(3)①根据电子守恒1 mol S2、2 mol Fe2+反应时,有 4 mol H2O2反应;再根据电荷守恒得知有4 mol OH-反应,最后观察配平H、O原子,即2Fe2++S2+4H2O2+4OH-Fe2O3+S2+6H2O;②S2S2,S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5价,S2被氧化,有还原性,A项错误;胶体是混合物,Fe2O3纳米颗粒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B项错误;该反应中只有H2O2是氧化剂,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C项正确。
3 / 3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程 标准 1.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能够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分点突破(一) 氧化剂和还原剂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如在反应Zn+CuCl2Cu+ZnCl2中,Zn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后被氧化为ZnCl2,故ZnCl2为氧化产物;CuCl2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后被还原为Cu,故Cu为还原产物。
2.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油画颜料是一种油画专用绘画颜料,油画的白色颜料久置后会变黑。油画变黑,可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擦洗修复,发生反应为4H2O2+PbSPbSO4+4H2O。
【交流讨论】
1.修复油画时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
2.已知下列四个反应中均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
①Na2O2+HClH2O2+NaCl
②Ag2O+H2O2Ag+O2↑+H2O
③H2O2H2O+O2↑
④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
分析上述反应中H2O2各体现了什么性质?
1.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活泼非金属单质 氧气、氯气 H2O、Cl-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 浓硝酸、浓硫酸、稀HNO3 NO2、SO2、NO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盐 KMnO4、KClO3、FeCl3 Mn2+、Cl-、Fe2+
含高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MnO2 Mn2+
过氧化物 Na2O2、H2O2 OH-、H2O
(2)常见的还原剂及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活泼金属单质 Al、Fe、Zn Al3+、Fe2+(或Fe3+)、Zn2+
某些非金属单质 H2、C H2O、CO2
含低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CO、SO2 CO2、SO3或S
含低价态元素的盐 KI、Na2SO3、FeSO4 I2、Na2SO4、Fe2(SO4)3
含低价态元素的酸 H2S、H2SO3 S或SO2、H2SO4
(3)常见的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的物质:H2O2、Fe2+、SO2、H2SO3等。
2.记忆口诀
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即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1.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O2O2 B.[Al(OH)4]-Al(OH)3
C.AsAs D.MnO2Mn2+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
B.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升高
C.Al、CO、H2、FeCl2在化学反应中常做还原剂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分点突破(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
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
【交流讨论】
1.在Cu、Fe、Ag中,还原性最强的是哪种物质?在Cu2+、Fe2+Ag+中,氧化性最强的是哪种离子?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溶液(FeCl2)。在氯气分子(Cl2)、氯离子、H+中,具有氧化性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是    。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3.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2)Na、Mg、Al单质与H2O反应情况如下,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加热才反应,Al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还原性:Na>Mg>Al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同种物质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例如:2Fe+3Cl22FeCl3
Fe+SFeS
氧化性:Cl2>S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类似。
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Fe(NO3)3+NO↑+2H2O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Cl2Br2+2Cl;②Cl+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l2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Cl>Cl2>Fe3+
D.溶液中可发生:Cl+6Fe2++6H+Cl-+6Fe3++3H2O
3.已知PbO2在盐酸中易被还原成PbCl2,且PbO2、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个PbO2在盐酸中被氧化为PbCl2时转移2个电子
C.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PbCl2氧化为PbO2
分点突破(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1.上述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理由是              。
2.KClO3+6HCl(浓)KCl+3Cl2↑+3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正确吗?
3.M2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M2+3S2-+14H+2M3++3S↓+7H2O,则M2中M的化合价是    。
4.已知还原性:I->Fe2+>Br-。向含有Br-、I-、Fe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1.守恒律
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或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归纳
内容 应用
守恒 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转移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强弱 规律 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先后 规律 多种氧化剂与一种还原剂相遇,氧化性强的首先得电子被还原;多种还原剂与一种氧化剂相遇,还原性强的首先失电子被氧化 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顺序
价态 规律 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 如:2H2O 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及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
1.24 mL 0.05 mol·L-1 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 0.02 mol·L-1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2.在反应KIO3+6HI3I2+KI+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碘原子个数之比为(  )
A.1∶1 B.1∶6
C.1∶5 D.5∶1
3.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将I-氧化除去而不氧化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理解与辨析)
1.配平下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Mn2++O2+OH-MnO(OH)2
(2)MnO(OH)2+I-+H+Mn2++I2+H2O
2.Ba(NO3)2受热分解生成BaO、O2和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规律方法】
1.配平原则
2.配平步骤
3.缺项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原则
缺项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写出来,一般为水、酸或碱。
(1)方法: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行配平。
(2)补项原则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水)
碱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2O(水),少O(氧)补OH-
【迁移应用】
1.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亚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Mn+Fe2++fMn2++Fe3++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式中f代表OH-
B.Mn 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C.Mn2+的还原性强于Fe2+
D.每生成1 mol水转移1.2 mol的电子
2.Mn2+、Bi3+、Bi、Mn、H+、H2O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发生BiBi3+的反应过程。将以上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   +        +    +7H2O
3.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大苏打,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遇强酸反应产生硫单质和二氧化硫气体;具有强还原性,与强氧化剂反应产物为S。
(1)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可作为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要脱去22.4 L Cl2(标准状况下),需要Na2S2O3    mol。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一定不是同一种物质
B.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某种元素失电子数目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的是(  )
A.H2SO4+2KOHK2SO4+2H2O
B.H2SO4+MgCO3MgSO4+H2O+CO2↑
C.3H2SO4+Fe2O3Fe2(SO4)3+3H2O
D.H2SO4+ZnZnSO4+H2↑
3.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可用CS2溶解清洗,也可倒入热的NaOH溶液将硫除掉,其反应方程式为3S+6NaOH2Na2S+Na2SO3+3H2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A.2∶7 B.7∶2
C.2∶1 D.1∶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Al2O3+N2+3C2AlN+3C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C.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2H2S+SO23S↓+2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H2O2 PbS
2.提示:反应①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盐酸是强酸,它与Na2O2反应除生成盐外还得到H2O2,按照“强酸可制得弱酸”的规律,在此反应中H2O2表现出弱酸性。反应②中Ag2O变成单质银,H2O2表现为还原性。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③是一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H2O2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还原性。反应④中Cr元素由+3价升高为+6价,因此H2O2体现了氧化性。
自主练习
1.C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转化,则表明所给物质的转化是还原剂发生的转化,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H2O2O2中,O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但H2O2分解也可生成O2,A不符合题意;[Al(OH)4]-Al(OH)3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AsAs中,As由+3价升高到+5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C符合题意;MnO2Mn2+中,Mn元素由+4价降低到+2价,D不符合题意。
2.C Fe2+、S中Fe、S元素分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错误;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越易失去电子的还原性就越强,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没有关系,D错误。
分点突破(二)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发生两个化学反应:①Fe+CuSO4FeSO4+Cu,②Cu+2AgNO32Ag+Cu(NO3)2。据①知还原性:Fe>Cu,氧化性:Cu2+>Fe2+;据②知还原性:Cu>Ag,氧化性:Ag+>Cu2+;故还原性:Fe>Cu>Ag,氧化性:Ag+>Cu2+>Fe2+。
2.提示:H+、Cl2具有氧化性,氧化性最强的是Cl2。
自主练习
1.A 反应①中,H2SO3为还原剂,I-(HI)为还原产物,还原性:H2SO3>I-;反应②中,HI为还原剂,Fe2+(FeCl2)为还原产物,还原性:I->Fe2+;反应③中,FeCl2为还原剂,NO为还原产物,还原性:Fe2+>NO,则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
2.B 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①中Br是氧化剂,Cl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Cl;②中Cl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Cl2;③中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Cl2在反应②中既由化合价降低得到,又由化合价升高得到,所以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正确;根据化合价的变化,Cl2在①反应中作还原剂,在③反应中作氧化剂,B错误;根据分析可得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Cl>Cl2>Fe3+,C正确;根据氧化性:Cl>Fe3+,所以反应Cl+6Fe2++6H+Cl-+6Fe3++3H2O可发生,D正确。
3.C 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所以将Cl2通入FeI2溶液中,Cl2先氧化I-后氧化Fe2+,不会生成FeI3,且不存在FeI3,A项错误;1个PbO2在盐酸中被还原为PbCl2时,Pb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转移2个电子,B项错误;FeCl3的氧化性强于I2,所以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成I2,C项正确;PbO2、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因此I2不能把PbCl2氧化为PbO2,D项错误。
分点突破(三)
交流讨论
1.提示:②;若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价态之间。②式反应物中的氮元素为-3价、+2价,生成物中为+3价,-3价与+2价之间的价态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能实现。
2.提示:不正确;应为

3.提示: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设M2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n,由电子守恒可知,2×(n-3)=3×[0-(-2)],解得n=+6。
4.提示:Cl2+2I-2Cl-+I2 Cl2+2Fe2+2Fe3++2Cl- Cl2+2Br-2Cl-+Br2
自主练习
1.B 设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Na2O3Na2O4,K2r2O72r,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有0.02 L×0.02 mol·L-1×(6-x)×2=0.024 L×0.05 mol·L-1×2,解得x=3。
2.D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归中规律可知,碘酸钾中碘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碘酸钾是氧化剂;HI中碘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HI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碘原子个数之比为5∶1,D项正确。
3.C 由信息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Cl2>Fe3+>I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Cl->Mn2+。氯气能将Fe2+、I-氧化,A不符合题意;KMnO4能将Fe2+、I-和Cl-氧化,B不符合题意;FeCl3能氧化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C符合题意;HCl与三种离子均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关键能力·细培养】
1.提示:(1)2Mn2++O2+4OH-2MnO(OH)2↓
(2)MnO(OH)2+2I-+4H+Mn2++I2+3H2O。
2.提示:2Ba(NO3)22BaO+O2↑+4NO2↑
迁移应用
1.B 由题给信息: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亚铁离子反应,以及离子方程式可知,f代表H+,A项错误;根据方程式可知,Mn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B项正确;由离子方程式可知,Fe2+为还原剂,Mn2+为还原产物,可得出结论:Fe2+的还原性强于Mn2+,C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完整的离子方程式为Mn+5Fe2++8H+Mn2++5Fe3++4H2O,则每生成4 mol水,则转移5 mol电子,故每生成1 mol水转移1.25 mol的电子,D项错误。
2.2Mn2+ 5Bi 14H+ 2Mn 5Bi3+
解析:发生BiBi3+的反应,Bi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即发生还原反应,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则还要发生氧化反应即Mn2+Mn,Mn元素由+2价升高为+7价,发生Mn2++Bi+H+Mn+Bi3++H2O,由电子守恒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为2Mn2++5Bi+14H+2Mn+5Bi3++7H2O。
3.(1)+2 
(2)2H++S2SO2↑+S↓+H2O
(3)4Cl2+S2+5H2O2S+10H++8Cl- 0.25
解析:(1)设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2+2x+(-2)×3=0,解得x=2,故S元素化合价为+2价。(2)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单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2SO2↑+S↓+H2O。(3)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可作为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故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4Cl2+5H2O2NaCl+2H2SO4+6HCl,故离子方程式为4Cl2+S2+5H2O2S+10H++8Cl-;设需要Na2S2O3物质的量为x,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1 mol,由Na2S2O3+4Cl2+5H2O2NaCl+2H2SO4+6HCl可知,参加反应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 1 mol×=0.25 mol。
【教学效果·勤检测】
1.D 氧化剂与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过氧化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自身发生氧化还原,B错误;某种元素失电子数目越多,与其还原性强弱无必然关系,和其失去电子难易程度有关,C错误;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硫酸和二氧化硫不反应,D正确。
2.D A、B、C项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中H2SO4 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氧化性,符合题意。
3.C 由3S+6NaOH2Na2S+Na2SO3+3H2O可以看出,S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Na2S和Na2SO3,其中Na2S为还原产物,Na2SO3为氧化产物,所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2∶1。
4.B 氧化剂为MnO2,还原剂为HCl(方程式中的HCl被氧化),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项错误;氧化剂为N2,还原剂为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项正确;2S2K2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K2SO3(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项错误;2H2S2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S为氧化产物),SO2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为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
7 / 7(共97张PPT)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程 标准 1.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能够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降趋势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
性或还原性,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4、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如在反应Zn+CuCl2 Cu+ZnCl2中,Zn是还原剂,具有还原
性,失去电子后被氧化为ZnCl2,故ZnCl2为氧化产物;CuCl2是氧
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后被还原为Cu,故Cu为还原产物。
2. 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油画颜料是一种油画专用绘画颜料,油画的白色颜料久置后会变黑。
油画变黑,可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擦洗修复,发生反应为4H2O2+
PbS PbSO4+4H2O。
【交流讨论】
1. 修复油画时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
提示:H2O2 PbS
2. 已知下列四个反应中均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
①Na2O2+HCl H2O2+NaCl
②Ag2O+H2O2 Ag+O2↑+H2O
③H2O2 H2O+O2↑
④H2O2+Cr2(SO4)3+KOH K2CrO4+K2SO4+H2O
分析上述反应中H2O2各体现了什么性质?
提示:反应①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盐酸是强酸,它与Na2O2反
应除生成盐外还得到H2O2,按照“强酸可制得弱酸”的规律,在
此反应中H2O2表现出弱酸性。反应②中Ag2O变成单质银,H2O2表
现为还原性。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③是一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H2O2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还原性。反应④中Cr元素由+3价
升高为+6价,因此H2O2体现了氧化性。
1.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活泼非金属单质 氧气、氯气 H2O、Cl-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 浓硝酸、浓硫酸、 稀HNO3 NO2、SO2、NO
含较高价态元素的盐 KMnO4、KClO3、
FeCl3 Mn2+、Cl-、Fe2+
含高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MnO2 Mn2+
过氧化物 Na2O2、H2O2 OH-、H2O
(2)常见的还原剂及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活泼金属单质 Al、Fe、Zn Al3+、Fe2+(或Fe3+)、Zn2+
某些非金属单质 H2、C H2O、CO2
含低价态元素的氧化物 CO、SO2
含低价态元素的盐 KI、Na2SO3、FeSO4 I2、Na2SO4、Fe2
(SO4)3
含低价态元素的酸 H2S、H2SO3 S或SO2、H2SO4
(3)常见的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的物质:H2O2、Fe2+、
SO2、H2SO3等。
2. 记忆口诀
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即氧化剂→得到电子→所
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
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
成氧化产物。
1. 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解析: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转化,则表明所给物质的转化
是还原剂发生的转化,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H2O2
O2中,O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但H2O2分解也可生成O2,A不符
合题意;[Al(OH)4]- Al(OH)3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
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As As 中,As由+3价升高
到+5价,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C符合题意;MnO2 Mn2
+中,Mn元素由+4价降低到+2价,D不符合题意。
2.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
B. 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升高
C. Al、CO、H2、FeCl2在化学反应中常做还原剂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解析: Fe2+、S 中Fe、S元素分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有关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错误;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
程度有关,越易失去电子的还原性就越强,与失去电子的多少
没有关系,D错误。
分点突破(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
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
【交流讨论】
1. 在Cu、Fe、Ag中,还原性最强的是哪种物质?在Cu2+、Fe2+Ag+
中,氧化性最强的是哪种离子?
提示:发生两个化学反应:①Fe+CuSO4 FeSO4+Cu,②Cu+
2AgNO3 2Ag+Cu(NO3)2。据①知还原性:Fe>Cu,氧化
性:Cu2+>Fe2+;据②知还原性:Cu>Ag,氧化性:Ag+>Cu2
+;故还原性:Fe>Cu>Ag,氧化性:Ag+>Cu2+>Fe2+。
2. 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浅
绿色溶液(FeCl2)。在氯气分子(Cl2)、氯离子、H+中,具有氧
化性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是   。
提示:H+、Cl2具有氧化性,氧化性最强的是Cl2。
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3. 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
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
性)越强,反之越弱。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2)Na、Mg、Al单质与H2O反应情况如下,Na与冷水剧烈反应,
Mg加热才反应,Al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还原性:Na>Mg>Al
4. 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同种物质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例如:2Fe+3Cl2 2FeCl3
Fe+S FeS
氧化性:Cl2>S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类似。
1.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 2HI+H2SO4
②2FeCl3+2HI 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 2FeCl3+Fe(NO3)3+NO↑+2H2O
A. H2SO3>I->Fe2+>NO B. I->Fe2+>H2SO3>NO
C. Fe2+>I->H2SO3>NO D. NO>Fe2+>H2SO3>I-
解析: 反应①中,H2SO3为还原剂,I-(HI)为还原产物,还
原性:H2SO3>I-;反应②中,HI为还原剂,Fe2+(FeCl2)为还原
产物,还原性:I->Fe2+;反应③中,FeCl2为还原剂,NO为还原
产物,还原性:Fe2+>NO,则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
->Fe2+>NO。
2.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 +Cl2 Br2+2Cl ;②Cl +
5Cl—+6H+ 3Cl2↑+3H2O;③2FeCl2+Cl2 2FeCl3。根据上
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l2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解析: 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①
中Br 是氧化剂,Cl 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 >Cl
;②中Cl 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 >
Cl2;③中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
+。Cl2在反应②中既由化合价降低得到,又由化合价升高得到,所
以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正确;根据化合价的变化,
Cl2在①反应中作还原剂,在③反应中作氧化剂,B错误;根据分析
可得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 >Cl >Cl2>Fe3+,C正确;根据
氧化性:Cl >Fe3+,所以反应Cl +6Fe2++6H+ Cl-+
6Fe3++3H2O可发生,D正确。
3. 已知PbO2在盐酸中易被还原成PbCl2,且PbO2、Cl2、FeCl3、I2的氧
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每1个PbO2在盐酸中被氧化为PbCl2时转移2个电子
C. 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
D. 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PbCl2氧化为PbO2
解析: 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所以将Cl2通入FeI2溶
液中,Cl2先氧化I-后氧化Fe2+,不会生成FeI3,且不存在FeI3,A
项错误;1个PbO2在盐酸中被还原为PbCl2时,Pb元素化合价从+4
价降低到+2价,转移2个电子,B项错误;FeCl3的氧化性强于I2,
所以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成I2,C项正确;PbO2、
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因此I2不能把PbCl2氧化为
PbO2,D项错误。
分点突破(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 N2O3+H2O
②NH3+NO HNO2+H2O
③N2O4+H2O HNO3+HNO2
1. 上述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理由是         。
提示:②;若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价态之间。②式反应
物中的氮元素为-3价、+2价,生成物中为+3价,-3价与+2价
之间的价态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
能实现。
2. KClO3+6HCl(浓) KCl+3Cl2↑+3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为 ,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应为
3. M2 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M2 +3S2-+14H+
2M3++3S↓+7H2O,则M2 中M的化合价是   。
提示: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设
M2 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 n ,由电子守恒可知,2×( n -3)=
3×[0-(-2)],解得 n =+6。
4. 已知还原性:I->Fe2+>Br-。向含有Br-、I-、Fe2+的溶液中,
缓慢通入Cl2,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提示:Cl2+2I- 2Cl-+I2 Cl2+2Fe2+ 2Fe3++2Cl- Cl2
+2Br- 2Cl-+Br2
1. 守恒律
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或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
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归纳
内容 应用
守恒 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转移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强弱 规律 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先后 规律 多种氧化剂与一种还原剂相遇,氧化性强的首先得电子被还原;多种还原剂与一种氧化剂相遇,还原性强的首先失电子被氧化 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顺序
内容 应用
价态 规律 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 如: 2H2O 判断物质的氧化性、
还原性及反应中转移
电子的数目
1.24 mL 0.05 mol·L-1 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 0.02 mol·L-1 K2Cr2O7
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
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解析: 设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x ,Na2
O3 Na2 O4,K2 r2O7 2 r,得失电子数相
等,所以有0.02 L×0.02 mol·L-1×(6- x )×2=0.024 L×0.05
mol·L-1×2,解得 x =3。
2. 在反应KIO3+6HI 3I2+KI+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碘原
子个数之比为(  )
A. 1∶1 B. 1∶6
C. 1∶5 D. 5∶1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归中规律可知,碘酸钾中碘元素化
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碘酸钾是氧化剂;HI中碘
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HI是还原剂,根据
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碘原子个数之比为5∶1,D项
正确。
3. 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 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 2FeCl3
③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将I-氧化除去而不氧化Fe2+
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解析: 由信息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 >Cl2>
Fe3+>I2,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I->Fe2+>Cl->Mn2+。氯气
能将Fe2+、I-氧化,A不符合题意;KMnO4能将Fe2+、I-和Cl-氧
化,B不符合题意;FeCl3能氧化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C符
合题意;HCl与三种离子均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理解与辨析)
1. 配平下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Mn2++O2+OH- MnO(OH)2
提示: 2Mn2++O2+4OH- 2MnO(OH)2↓
(2)MnO(OH)2+I-+H+ Mn2++I2+H2O
提示: MnO(OH)2+2I-+4H+ Mn2++I2+3H2O。
2. Ba(NO3)2受热分解生成BaO、O2和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提示:2Ba(NO3)2 2BaO+O2↑+4NO2↑
【规律方法】
1. 配平原则
2. 配平步骤
3. 缺项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原则
缺项方程式是指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式没有写出来,一般为
水、酸或碱。
(1)方法: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
学计量数,然后由原子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原子守恒进
行配平。
(2)补项原则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
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水)
碱性
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2O(水),少O(氧)补OH-
【迁移应用】
1. 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亚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如
下:Mn +Fe2++f Mn2++Fe3++H2O(未配平),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程式中f代表OH-
C. Mn2+的还原性强于Fe2+
D. 每生成1 mol水转移1.2 mol的电子
解析: 由题给信息: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亚铁离
子反应,以及离子方程式可知,f代表H+,A项错误;根据方程
式可知,Mn 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B项正确;由离子
方程式可知,Fe2+为还原剂,Mn2+为还原产物,可得出结论:
Fe2+的还原性强于Mn2+,C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完整的离
子方程式为Mn +5Fe2++8H+ Mn2++5Fe3++4H2O,
则每生成4 mol水,则转移5 mol电子,故每生成1 mol水转移
1.25 mol的电子,D项错误。
2. Mn2+、Bi3+、Bi 、Mn 、H+、H2O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体系中,发生Bi Bi3+的反应过程。将以上物质分别填入下
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 + + +
7H2O
2Mn2+ 
5Bi  
14H+ 
2Mn  
5Bi3+ 
解析:发生Bi Bi3+的反应,Bi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即
发生还原反应,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则还要发生氧化反应即Mn2
+ Mn ,Mn元素由+2价升高为+7价,发生Mn2++Bi +
H+ Mn +Bi3++H2O,由电子守恒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该反应为2Mn2++5Bi +14H+ 2Mn +5Bi3++7H2O。
3.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大苏打,无色透明晶体,易溶
于水,遇强酸反应产生硫单质和二氧化硫气体;具有强还原性,与
强氧化剂反应产物为S 。
(1)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解析:设Na2S2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x ,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2+2 x +(-2)×3=0,解得 x =2,故S元素化合价为+2价。
+2 
(2)向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单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2 SO2↑+S↓+H2O。
2H+
+S2 SO2↑+S↓+H2O 
(3)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可作为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要脱去22.4 L Cl2(标准状况下),需要
Na2S2O3 mol。
4Cl2+S2 +5H2O 2S +
10H++8Cl- 
0.25 
解析: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可作为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故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4Cl2+5H2O 2NaCl+
2H2SO4+6HCl,故离子方程式为4Cl2+S2 +5H2O 2S
+10H++8Cl-;设需要Na2S2O3物质的量为 x ,反应的氯
气物质的量= =1 mol,由Na2S2O3+4Cl2+5H2O
2NaCl+2H2SO4+6HCl可知,参加反应的Na2S2O3的物质
的量为 1 mol× =0.25 mol。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剂与还原剂一定不是同一种物质
B. 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某种元素失电子数目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 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氧化剂与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
生成氧气和水,过氧化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一种元
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
气,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自身发生氧化还原,B错误;某种元素失电
子数目越多,与其还原性强弱无必然关系,和其失去电子难易程度
有关,C错误;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
如硫酸和二氧化硫不反应,D正确。
2. 下列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的是(  )
解析: A、B、C项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中
H2SO4 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氧化性,符合题意。
3. 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可用CS2溶解清洗,也可倒入热的NaOH溶液将
硫除掉,其反应方程式为3S+6NaOH 2Na2S+Na2SO3+3H2O。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A. 2∶7 B. 7∶2
C. 2∶1 D. 1∶2
解析: 由3S+6NaOH 2Na2S+Na2SO3+3H2O可以看出,S
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Na2S和Na2SO3,其中Na2S为还
原产物,Na2SO3为氧化产物,所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
之比为2∶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l2O3+N2+3C 2AlN+3C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1∶3
解析: 氧化剂为MnO2,还原剂为HCl(方程式中 的HCl被氧
化),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项错误;氧化剂
为N2,还原剂为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项
正确;2S 2K2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 K2SO3
(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元素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1∶2,C项错误;2H2S 2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S
为氧化产物),SO2 S(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为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 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 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 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 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解析: 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
S Ag2S、2Cu+S Cu2S、Fe+S FeS,反应中S作氧化
剂,与其氧化性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排在后
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在反应Fe+Cu2+ Fe2++Cu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
高,做还原剂,Fe无负价,铁单质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中
Fe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故在其他氧化还原反应中,Fe一定也做
还原剂,A正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在反应Fe+Cu2+
Fe2++Cu中,Cu2+是氧化剂,Fe2+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
Cu2+>Fe2+,B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的还原
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还原性,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弱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C错误;处于最高价态的元
素一定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S 中硫元素
的化合价是+6价,但在反应时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Cu与HNO3反应时,Cu被HNO3氧化成Cu(NO3)2,又知该反应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则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  )
A. NO2 B. NO
C. N2 D. NH4NO3
解析:在该反应中Cu被氧化成Cu(NO3)2,HNO3为氧化剂,设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x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2×[(+5)- x ]=3×2,解得 x =+2,即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即还原产物为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硫代硫酸钠可用作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 mol·L-1 Na2S2O3溶
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 将转化成
(  )
A. S2- B.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据题意可知,氧化剂Cl2与还原剂Na2S2O3恰好完全反
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生成物中S的化合价为 x ,则Cl2得到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 ×2=0.01 mol;Na2S2O3,失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0.025 L×0.10 mol·L-1×( x -2)×2,则有0.01 mol
=0.025 L× 0.10 mol·L-1×( x -2)×2解得 x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氢化亚铜(CuH、其中Cu为+1价)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不稳
定,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 CuCl2+2H2↑
+Cu;还能在氯气中燃烧。氢化亚铜可用CuSO4 溶液和“另一种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来制备。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CuH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 “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 CuH与盐酸反应中HCl为氧化剂,CuH为还原剂
D. CuH在足量的Cl2 中燃烧生成物应该为CuCl2 和H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CuH中铜为+1价,化合价可以升高到 +2价,也可以降
低到0价,H元素为 -1价,化合价可以升高到0价,所以CuH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CuH中Cu为+1价,硫酸铜中Cu为
+2价,硫酸铜和“另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来制备CuH,
铜的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物质”有还原性,B正确;在CuH与
盐酸的反应中,Cu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氧化剂除了
HCl,还有CuH,C错误;CuH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1价的Cu被
氧化为+2价,生成CuCl2,-1价H被氧化为+1价,生成HCl,D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和相关说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相关说法
A 氧气是氧化产物,氯酸钾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C 4CuO 2Cu2O+O2↑ 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O2,则转移2 NA个电子
D 氧化性:Na2O2>Na2FeO4>Fe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KClO3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O元素化合价升高,KClO3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 ,A项错误;反应Cl2+2Br- 2Cl-+Br2中,Cl元素被还原,反应Zn+Cu2+ Zn2++Cu中,Zn被氧化,因此两反应并不都是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B项错误;反应4CuO 2Cu2O+O2↑中Cu由+2价降低到+1价,O由-2价升高到0价,转移4e-,因此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NA个电子,C项错误;反应2FeSO4+6Na2O2 2Na2FeO4+2Na2O+2Na2SO4+O2↑中氧化剂为Na2O2,氧化产物为Na2FeO4,FeSO4为还原剂,因此氧化性的顺序为Na2O2>Na2FeO4>FeSO4,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酸性KMnO4溶液和CuS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Mn +CuS+
H+ Cu2++SO2↑+Mn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 Mn2+的还原性强于CuS的还原性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D. 若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6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变,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
升到+4价,只有硫元素被氧化,A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
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uS>Mn2+,B错误;氧化剂为
KMnO4,还原剂为CuS,设KMnO4为 x mol,CuS为 y mol,根据电
子守恒: x ×(7-2)= y ×[4-(-2)], x ∶ y =6∶5,所以氧
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C错误;二氧化硫物质的量
为0.1 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KMnO4的量为0.1 mol× =0.12
mol,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故转移电子为
0.12 mol×(7-2)=0.6 mol,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 、Fe3
+、N 、H+和H2O六种微粒,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 的
微粒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C. 该反应中Fe2+被还原为Fe3+
D. H2O在反应中一定是生成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N 的物质的量减小,
而Fe3+的物质的量从0开始增加,故Fe3+是生成物,则Fe2+和N
应是反应物,N元素化合价降低,其还原产物为N ,结合化合
价升降守恒,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8Fe2++N +10H+ 8Fe3+
+N +3H2O。在反应中N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Fe2+>N ,B
正确;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C错误;H2O在反应中是生成
物,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已知:①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硫
酸,溶液立即变蓝;②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2SO3溶
液,蓝色逐渐消失;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加稀盐酸酸化后,滴
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中硫酸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和酸化剂
C. 上述实验③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实验①中的化学方程式:NaClO+2KI+H2SO4 I2+
NaCl+K2SO4+H2O,H2SO4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化,
所以硫酸的作用是作酸化剂,A错误;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
Na2SO3+I2+H2O Na2SO4+2HI,Na2SO3作还原剂,具有还原
性,B错误;根据分析,③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Na2SO4 BaSO4↓+2NaCl,即白色沉淀是BaSO4,C错误;根据
分析,①中溶液变蓝,则NaClO将KI氧化为I2,所以氧化性:ClO-
>I2;②中蓝色逐渐消失,则Na2SO3与I2发生反应,根据实验③现象可知实验②中S 被I2氧化为S ,则氧化性:I2>S ,所以氧化性:ClO->I2>S ,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水体中存在的N 、N 等致癌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采用Pd-Fe3O4双催化剂,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N 、N 。Fe3O4中含有 、 ,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 过程④每生成1分子N2,转移3个电子
D. 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酸性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Fe(Ⅱ)和Fe(Ⅲ)是该反应的催化
剂,它们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A正确;由图可
知,反应③中N 转化成N ,Fe2+转化为Fe3+,根据得失电
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
6Fe2++8H+ 6Fe3++N +2H2O,故B正确;由图中信息
可知,反应④为N 和N 反应生成N2和H2O,其离子方程式
为N +N N2↑+2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分子N2,转移3个电子,故C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该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N +4H2+2H+ N2+5H2O,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水体酸性减弱,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其化学方程式为Co2O3+HCl
CoCl2+Cl2↑+H2O (未配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化产物为Cl2,氧化性:Co2O3>Cl2
B. H2O前面的计量数为3
C. HCl在该反应中只表现还原性
D. 标准状况下,反应生成22.4 L Cl2时,转移 2 mol电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Cl2是氧化产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
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知,氧化性:Co2O3>Cl2,A正确;配
平化学方程式为Co2O3+6HCl 2CoCl2+Cl2↑+3H2O,H2O前
面的计量数为3,B正确;HCl在该反应中既表现还原性也表现酸
性,C错误;生成22.4 L Cl2也就是 1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得
知,转移了2 mol电子,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在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反应:Ag+
+H3PO2+H2O Ag↓+H3PO4+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中,H3PO2
被 (填“氧化”或“还原”)。
解析: 在一般的化合物中,H元素为+1价、O元素为
-2价,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P元素化合价为+1
价;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
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以H3PO2做还原剂,被氧化。
+1 
氧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Ag++ H3PO2+ H2O
Ag↓+ H3PO4+ H+。
解析: 该反应中Ag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P元
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5价,转移电子数为4,根据转移电
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4Ag++H3PO2
+2H2O 4Ag↓+H3PO4+4H+。
4 
1 
2 
4 
1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H3PO2是一元弱酸,写出其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
解析: H3PO2是一元弱酸,只能电离出1个氢离子,其
电离方程式为H3PO2 H++H2P ,所以与足量NaOH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3PO2+OH- H2P +H2O。
(4)若该反应有5 a 个电子转移,则镀件镀上银的质量为
g。(已知每个银原子质量为 b g)
解析: 反应中Ag元素化合价有+1价变化为0价,若该
反应有5 a 个电子转移,则应生成5 a 个Ag,则质量为5 ab g。
H3PO2+OH- H2O+H2P  
5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 x ,3< x <4,M=Mn、
Zn、Ni,且均为+2价,下同)是由铁酸盐MFe2O4经过高温反
应得到的。
(1)M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解析:M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x ,依据化合物MFe2O4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2)+2 x +(-2×4)=0, x =+3,即M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3。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在酸性条件下,Fe2 容易转化为Fe2+,某反应体系中共
存在下列6种微粒:Fe2 、Fe2+、H+、H2O、Cu2O、Cu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则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Fe2 +10H++Cu2O
2Fe2++5H2O+2Cu2+ 
Fe2  
Cu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在酸性条件下,Fe2 容易转化为Fe2+,化合
价降低作氧化剂,作还原剂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
应该是Cu2O生成Cu2+,才符合化合价升高的变化,故氧化
剂为Fe2 ,还原剂为Cu2O,反应为Fe2 +10H++
Cu2O 2Fe2++5H2O+2Cu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

6H2SO4 2AsH3↑+6ZnSO4+3H2O 
ZnSO4 
(3)已知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
2AsH3↑+6ZnSO4+3H2O(反应前后H元素化合价未发
生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①在As2O3+6Zn+6H2SO4 2AsH3↑+
6ZnSO4+3H2O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3
价,1个As2O3参加反应得到12个电子,Zn元素化合价从0价
升高到+2价,6个Zn参加反应失去12个电子,用单线桥可
以表示为 +6H2SO4 2AsH3↑+6ZnSO4+
3H2O;②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硫酸锌,ZnSO4是氧化产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已知HNO2是一种弱酸,向NaNO2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2,HNO2
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气体;HNO2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
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
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
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
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 (填
“氧化”或“还原”)性。
还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 。
A. 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 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S2 可以与Fe2+反应制备Fe2O3纳米颗粒。
①若Fe2+与S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配平该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Fe2++ S2 + H2O2
+ OH- Fe2O3+ S2 + H2O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B. 已知生成的Fe2O3纳米颗粒直径为10纳米,则Fe2O3纳米颗粒为胶体
C. 该反应中H2O2做氧化剂
2 
1 
4 
4 
1 
1 
6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加入盐酸,NaCl不反应,无现象,NaNO2反应有NO和NO2生成,A项不选;加入AgNO3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B项选;NaCl与FeCl2溶液不反应,NaNO2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Cl2使溶液变成黄色,C项不选;(3)①根据电子守恒1 mol S2 、2 mol Fe2+反应时,有4 mol H2O2反应;再根据电荷守恒得知有4 mol OH-反应,最后观察配平H、O原子,即2Fe2++S2 +4H2O2+4OH- Fe2O3+S2 +6H2O;②S2 S2 ,S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5价,S2 被氧化,有还原性,A项错误;胶体是混合物,Fe2O3纳米颗粒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B项错误;该反应中只有H2O2是氧化剂,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C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感谢欣赏
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