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 标准 1.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的性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 3.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项目活动(一) 解读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
实验用品
稀释的84消毒液、稀盐酸、淀粉-KI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胶头滴管、培养皿、表面皿、棉花、玻璃棒。
1.预测性质
(1)从类别上看:NaClO为一种弱酸盐(类比Na2CO3),溶液呈碱性,能和较强酸生成HClO。
(2)从价态上看:NaClO中的Cl元素为+1价,有降低到-1价或0价的趋势,有氧化性。
(3)从使用说明看:NaClO有一定的漂白性。
2.实验探究
预测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碱性 在表面皿上放置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84消毒液滴在试纸中央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且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
氧化性 取几滴淀粉碘化钾溶液于培养皿中,滴加少量稀释的84消毒液 溶液变蓝 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ClO-+2I-+H2OI2+Cl-+2OH-
取少量稀释的84消毒液于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ClO-+Cl-+2H+Cl2↑+H2O、Cl2+2I-I2+2Cl-
次氯酸钠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试管1溶液为紫色; 试管2溶液为蓝色,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3溶液先变蓝,滴2滴稀硫酸后快速褪色 NaCl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氧化性更强的HClO
次氯酸钠可以与稀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淀粉-KI试纸变蓝 NaClO和HCl反应生成Cl2,NaClO表现氧化性
【交流讨论】
1.84消毒液使用说明中的哪些注意事项可以用次氯酸钠的性质来解释?
2.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有盐酸)等酸性产品同时使用?
3.资料表明84消毒液使用过程中起主要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你认为次氯酸是怎样产生的?
4.保存84消毒液为什么要密封避光并放置在阴凉处?
1.次氯酸钠的性质
(1)NaClO为弱酸(比碳酸弱)盐,能和较强酸生成HClO;
2NaClO+H2SO4Na2SO4+2HClO。
(2)NaClO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某些还原性物质。
如KI、HCl、H2O2等;
NaClO+2KI+H2OI2+NaCl+2KOH,
NaClO+2HCl(浓)NaCl+Cl2↑+H2O,NaClO+H2O2NaCl+O2↑+H2O。
(3)NaClO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
(4)NaClO有漂白性。
2.次氯酸的性质
(1)弱酸性:比碳酸弱;
NaClO+CO2+H2OHClO+NaHCO3。
(2)氧化性:能与Fe2+、S、I-等还原剂反应。
(3)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
(4)漂白性: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3.84消毒液的失效过程
NaClO+CO2+H2OHClO+NaHCO3,2HClO2HCl+O2↑。
4.常见含氯消毒剂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2HClNaCl+X↑+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X是Cl2
B.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消毒效果更好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2.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
B.该消毒液可由Cl2与石灰水反应制得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的Cl2: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
3.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A.Cl2 B.H2O2
C.ClO2 D.O3
(2)消毒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 1 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    。
(3)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利用氯碱工业的产物可以生产84消毒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项目活动(二) 探究消毒剂的使用问题
某游泳池一直使用含氯消毒剂抑制藻类生长,误加过氧化氢后泳池变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用品
次氯酸钠溶液,过氧化氢,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火柴,试管,导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向图示装置中依次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少量过氧化氢。
现象与结论:观察到有较多气泡冒出。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用带火星的火柴棒靠近导气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与结论: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至过量,再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Cl-的存在。
【交流讨论】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过氧化氢的用量?
2.为什么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至过量?
3.判断Cl-存在的现象是什么?写出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1.常见化学试剂的杀菌消毒原理
(1)酒精:吸收细菌蛋白中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
(2)医用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把脓液、污物中的细菌氧化,从而杀死细菌。
2.分析解释实际问题——“池水变绿”的原因
3.消毒剂的使用误区
(1)“混用更保险”:使用消毒剂一定要科学,使用前一定要认真了解各种消毒剂的成分及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切不可混用,混用后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或降低效果。
(2)“越浓越保险”:消毒剂浓度并不是越浓效果越好,例如75%的酒精可以吸收细菌蛋白中的水分,使蛋白质脱水变性,而纯酒精或95%的酒精会使菌体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乙醇分子进一步渗入,影响杀菌效果,使其效果降低。
(3)同一时期使用消毒剂“多样化更高效”:如果同一时期频繁使用多种消毒剂,有可能使消毒剂消毒效果大大降低,还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先用84消毒液消毒,再用洁厕灵消毒,就有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空气的氯气。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B.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做消毒剂
C.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使用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D.由于84消毒液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很强,使用时使用者必须先佩戴手套和口罩
2.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MnO4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也可以用来制取氯气,请用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实验室还可以利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制取氯气。若制取标准状况下6.72 L氯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已知“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在清洗卫生间时,若将“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可能会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新买的漂白粉没有保存说明书,请你为漂白粉设计一份保存注意事项:              。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活动(一)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84消毒液不能与皮肤接触,不能用于钢、铝制品的消毒,不能用于有色棉、麻、毛等织物的消毒,不能与酸性产品同时使用,应避光置于阴凉处保存。
2.提示:次氯酸钠与洁厕剂中的盐酸反应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
3.提示:次氯酸钠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而具有消毒的功能。
4.提示:次氯酸钠能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受热易分解,而使84消毒液失效。
自主练习
1.B 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A正确;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生成氯气,有毒,B错误;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 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C正确;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正确。
2.B 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消毒液,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A项正确;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和CaCl2,不能得到NaClO,B项错误;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ClO-与Cl-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C项正确;HClO有较强的漂白性,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ClO,在该消毒液中加入CH3COOH,会使CH3COOH与ClO-反应生成HClO,增强其漂白性,D项正确。
3.(1)C (2)6.02×1023 (3)ClO-+Cl-+2H+Cl2↑+H2O Cl2+2NaOHNaClO+NaCl+H2O
解析:(1)1 mol Cl2(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H2O2、ClO2、O3分别消毒时,转移电子依次为1 mol、2 mol、5 mol、2 mol,则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反应时ClO2转移的电子数最多,消毒效率最高。(2)题给反应是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分降低到-1价。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6.02×1023。(3)ClO-与浓盐酸中的Cl-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Cl2。氯碱工业的产物是NaOH、H2和Cl2,NaOH溶液和Cl2反应可以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
项目活动(二)
探究活动
交流讨论
1.提示:过量过氧化氢久置后也会缓慢分解产生氧气。
2.提示:加入过量过氧化氢的目的是将次氯酸钠全部还原,防止加入硝酸后生成HClO,次氯酸分解生成的HCl(Cl-)会干扰实验。
3.提示: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自主练习
1.C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和病毒,A正确;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做消毒剂,B正确;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会与乙醇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有毒气体,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C错误;由于84消毒液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很强,因此使用时使用者必须先戴手套和口罩,D正确。
2.(1)2KCl+2MnCl2+5Cl2↑+8H2O
(2)0.5NA 
(3)Cl-+ClO-+2H+Cl2↑+H2O 
(4)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 
(5)Ca(ClO)2 在密封、避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解析:(2)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3 mol氯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则制备标准状况下6.72 L氯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0.5NA。(3)Cl-具有还原性,Cl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气体Cl2,根据守恒关系配平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4)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溶液,ClO-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知氯气到ClO-与Cl升价总数为1+1×5=6,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Cl-的个数应为6,再结合元素守恒配平反应得: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5)漂白粉为混合物,有效成分为 Ca(ClO)2;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而失效,所以应在密封、避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4 / 4(共34张PPT)
微项目 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程 标
准 1.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的
性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并解释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
象和出现的问题。
3.增强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项目活动(一) 解读84消毒液的产品说明
实验用品
稀释的84消毒液、稀盐酸、淀粉-KI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胶头滴管、培养皿、表面皿、棉花、
玻璃棒。
1. 预测性质
(1)从类别上看:NaClO为一种弱酸盐(类比Na2CO3),溶液呈
碱性,能和较强酸生成HClO。
(2)从价态上看:NaClO中的Cl元素为+1价,有降低到-1价或0
价的趋势,有氧化性。
(3)从使用说明看:NaClO有一定的漂白性。
2. 实验探究
预测
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碱性 在表面皿上放置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84消毒液滴在试纸中央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次氯酸钠溶液显
碱性,且次氯酸
钠具有氧化性
预测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氧 化
性 取几滴淀粉碘化钾溶液于培养皿中,滴加少量稀释的84消毒液 溶液变蓝
取少量稀释的84消毒液于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
预测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次氯酸钠
可以与稀
酸反应生
成次氯酸 试管1溶液为紫色; 试管2溶液为蓝色,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3溶液先变蓝,滴2滴稀硫酸后快速褪色 NaCl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氧化性更强的HClO
次氯酸钠
可以与稀
酸反应生
成次氯酸 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淀粉-KI试纸变蓝 NaClO和HCl反应生成Cl2,NaClO
表现氧化性
【交流讨论】
1.84消毒液使用说明中的哪些注意事项可以用次氯酸钠的性质来
解释?
提示:84消毒液不能与皮肤接触,不能用于钢、铝制品的消毒,不
能用于有色棉、麻、毛等织物的消毒,不能与酸性产品同时使用,
应避光置于阴凉处保存。
2.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与洁厕剂(通常含有盐酸)等酸性产品同
时使用?
提示:次氯酸钠与洁厕剂中的盐酸反应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气体氯气。
3. 资料表明84消毒液使用过程中起主要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你认为
次氯酸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次氯酸钠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而具有消
毒的功能。
4. 保存84消毒液为什么要密封避光并放置在阴凉处?
提示:次氯酸钠能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
光受热易分解,而使84消毒液失效。
1. 次氯酸钠的性质
(1)NaClO为弱酸(比碳酸弱)盐,能和较强酸生成HClO;
2NaClO+H2SO4 Na2SO4+2HClO。
(2)NaClO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某些还原性物质。
如KI、HCl、H2O2等;
NaClO+2KI+H2O I2+NaCl+2KOH,
NaClO+2HCl(浓) NaCl+Cl2↑+H2O,NaClO+H2O2
NaCl+O2↑+H2O。
(4)NaClO有漂白性。
(3)NaClO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
2. 次氯酸的性质
(1)弱酸性:比碳酸弱;
NaClO+CO2+H2O HClO+NaHCO3。
(2)氧化性:能与Fe2+、S 、I-等还原剂反应。
(3)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2HClO 2HCl+O2↑。
(4)漂白性: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成无
色物质。
3.84消毒液的失效过程
NaClO+CO2+H2O HClO+NaHCO3,2HClO 2HCl+
O2↑。
4. 常见含氯消毒剂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
+2HCl NaCl+X↑+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 X是Cl2
B. 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消毒效果更好
C. 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 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解析: 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 NaCl+Cl2↑+H2O,A
正确;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生成氯气,有毒,B错误;84消毒液
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 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C正确;洁厕灵
主要成分为盐酸,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正确。
2. 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
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B. 该消毒液可由Cl2与石灰水反应制得
解析: 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消毒液,离子方程式为
2OH-+Cl2 Cl-+ClO-+H2O,A项正确;Cl2与Ca(OH)2反
应生成Ca(ClO)2和CaCl2,不能得到NaClO,B项错误;该消毒液
与洁厕灵混用时,ClO-与Cl-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C项正
确;HClO有较强的漂白性,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ClO,在
该消毒液中加入CH3COOH,会使CH3COOH与ClO-反应生成
HClO,增强其漂白性,D项正确。
3. 消毒剂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
毒的杀菌剂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 mol O3转化为1
mol O2和1 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
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A. Cl2 B. H2O2 C. ClO2 D. O3
C 
解析: 1 mol Cl2(发生的反应为Cl2+H2O HCl+
HClO)、H2O2、ClO2、O3分别消毒时,转移电子依次为1
mol、2 mol、5 mol、2 mol,则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反应时
ClO2转移的电子数最多,消毒效率最高。
(2)消毒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
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 ClO2↑
+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 mol ClO2
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 。
解析: 题给反应是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
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
分降低到-1价。当有1 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 mol电
子,即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6.02×1023。
6.02×1023 
(3)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
酸)不能混用,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利用氯碱工业的产物可以生产84消毒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
解析: ClO-与浓盐酸中的Cl-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
Cl2。氯碱工业的产物是NaOH、H2和Cl2,NaOH溶液和Cl2反
应可以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
ClO-+Cl-+2H+ Cl2↑+
H2O 
Cl2+2NaOH NaClO+NaCl+H2O 
项目活动(二) 探究消毒剂的使用问题
某游泳池一直使用含氯消毒剂抑制藻类生长,误加过氧化氢后泳池变
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用品
次氯酸钠溶液,过氧化氢,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火柴,试管,导
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向图示装置中依次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少量过氧化氢。
现象与结论:观察到有较多气泡冒出。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用带火星的火柴
棒靠近导气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与结论: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至过量,再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Cl-的存在。
【交流讨论】
1.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过氧化氢的用量?
提示:过量过氧化氢久置后也会缓慢分解产生氧气。
2. 为什么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至过量?
提示:加入过量过氧化氢的目的是将次氯酸钠全部还原,防止加入
硝酸后生成HClO,次氯酸分解生成的HCl(Cl-)会干扰实验。
3. 判断Cl-存在的现象是什么?写出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产生白色沉淀。Cl-+Ag+ AgCl↓。
1. 常见化学试剂的杀菌消毒原理
(1)酒精:吸收细菌蛋白中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
(2)医用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把脓液、污物中的细菌氧
化,从而杀死细菌。
2. 分析解释实际问题——“池水变绿”的原因
3. 消毒剂的使用误区
(1)“混用更保险”:使用消毒剂一定要科学,使用前一定要认
真了解各种消毒剂的成分及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
切不可混用,混用后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或降低效果。
(2)“越浓越保险”:消毒剂浓度并不是越浓效果越好,例如75
%的酒精可以吸收细菌蛋白中的水分,使蛋白质脱水变性,
而纯酒精或95%的酒精会使菌体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乙醇
分子进一步渗入,影响杀菌效果,使其效果降低。
(3)同一时期使用消毒剂“多样化更高效”:如果同一时期频繁
使用多种消毒剂,有可能使消毒剂消毒效果大大降低,还可
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如先用84消毒液消毒,再用洁
厕灵消毒,就有可能产生严重污染空气的氯气。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B. 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做消毒剂
C. 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使用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D. 由于84消毒液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很强,使用时使用者必须先佩戴手套和口罩
解析: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
能杀灭细菌和病毒,A正确;医疗上常用75%的乙醇溶液做消毒
剂,B正确;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会与乙醇
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有毒气体,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
用,C错误;由于84消毒液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很强,因此使用时使
用者必须先戴手套和口罩,D正确。
2. 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MnO4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
(浓) 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也可以用
来制取氯气,请用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2KCl+2MnCl2+5Cl2↑+
8H2O 
(2)实验室还可以利用反应KClO3+6HCl(浓) KCl+3Cl2↑
+3H2O制取氯气。若制取标准状况下6.72 L氯气,反应过程
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值)。
0.5 NA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3 mol氯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则制备标准状况下6.72 L氯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 × NA=0.5 NA。
(3)已知“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在清洗卫生间
时,若将“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84消毒液”
混合使用可能会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
度分析原因: (用离
子方程式表示)。
Cl-+ClO-+2H+ Cl2↑+H2O 
解析: Cl-具有还原性,Cl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气体Cl2,根据守恒关系配平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 Cl2↑+H2O。
(4)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和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 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l2+8NaOH
6NaCl+NaClO+NaClO3+4H2O 
解析: 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溶液,ClO-与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可知氯气到ClO-与Cl 升价总数为1+1×5=6,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Cl-的个数应为6,再结合元素守恒配平反应得:4Cl2+8NaOH 6NaCl+NaClO+NaClO3+4H2O。
(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新买的
漂白粉没有保存说明书,请你为漂白粉设计一份保存注意事
项: 。
Ca(ClO)2 
在密封、避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酸性物质接
触 
解析: 漂白粉为混合物,有效成分为 Ca(ClO)2;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而失效,所以应在密封、避光、干燥处保存,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感谢欣赏
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